第 166 章 贾家的算计
贾张氏斗大的字不识一个,压根没读过书。
孙主任见状说可以按手印,随后从包里拿出一盒印泥。
贾张氏知道按手印这事儿,便在协议上按了个手印,手印还没按完就急切问道:“钱呢?”
孙副主任说道:“秦怀茹,签个名字吧。”
秦怀茹读过小学,接过笔签了自己的名字。
孙副主任拿着协议看了看,说:“行。”他把协议认真地放到包里,然后从包里拿出一沓钱,开始数,数出 30 张大黑十递给秦怀茹。
可就在这时,贾张氏一把将钱抢过来,迅速卷起来塞进自己兜里。
王主任看到这一幕,也不好多说什么,只是说道:“行了,既然这样事情做完了,那就让你儿子赶快出殡吧。”
说完,王主任和李副厂长、孙副主任打了个招呼:“李副厂长,孙副主任,那我就先走了。”
接着他转身对杨卫国说:“杨处长,那我就先走了。”
杨卫国回应:“行,王主任您慢走。”随后,李怀德和孙副主任也告辞离开了。
杨卫国回到家,推着自行车就往院外走,准备去上班。此时刘海中赶忙说道:“杨处长,杨处长,不吃饭再走啊?”
杨卫国说道:“别别别,你们忙着,我还有事,刘师傅,今天辛苦你了。”
刘海中拍了拍肚子,又拍了拍胸脯说:“哎,杨组长,那你就先忙吧,这边交给我了。”
杨卫国便骑车去上班,一天的工作结束后,他回到四合院。
贾家正忙着筹备贾东旭的葬礼,邻里们纷纷过来帮忙,有人负责买菜,有人负责准备锅碗瓢盆,准备做些饭菜招待帮忙的人。
大家齐心协力,很快饭菜就准备得差不多了,其中有几道菜还放了些肉。
就在这时,贾张氏突然走过来,不由分说地把盛肉菜的盘子往自己这边拉,嘴里念叨着:“这些菜可都是用我家东旭抚恤金买的,都是我贾家的,这肉菜我得拿一半走。”
众人都愣住了,帮忙的邻居们面面相觑,心中满是无奈。
有人小声嘀咕道:“我们这忙前忙后的,她怎么能这样呢?”但大家也不好发作,毕竟贾家刚遭遇丧事。
尽管心里有气,可大家还是继续帮忙,最终把贾东旭送去火化。
在去火化的路上,大家都沉默不语,只是默默做事。但每个人心里都对贾张氏的行为产生了怨气,这怨气如同种子,在众人心中种下,不知道日后会引发怎样的矛盾。
贾东旭火化后,贾家的事情看似告一段落,可这四合院的氛围却悄然发生了变化。
邻里间表面上依旧客客气气,但那层微妙的隔阂已然产生。
贾东旭火化之后,四合院看似回归平常,然而贾家内部却悄然谋划着一些事。
一日午后,贾家屋内安静得有些压抑。
贾张氏坐在床边,拉过秦怀茹的手,压低声音道:“怀茹啊,东旭一走,咱娘儿俩以后的日子可不好过。我思来想去,你生了之后,你得去上个环。”
秦怀茹满脸惊讶,忙问:“妈,为啥要去上环呀?”
贾张氏眉头紧皱,叹着气说:“你别以为我不知道你的心思,你还年轻,要是不小心再怀上孩子,那丢的是我贾家的脸,咱家这条件也养不活?去上环,断了这念想,你也能好好到厂里去上班。”
秦怀茹心中一阵纠结,想到未来生活的艰难,最终无奈地点了点头。
贾张氏见秦怀茹应下,脸上闪过一丝算计,接着道:“还有件事,我瞧着傻柱这小子平日里对咱娘儿俩挺照顾,咱们找机会跟他借钱,借粮以后日子也能宽松点。”
秦怀茹愣了愣,说道:“妈,傻柱平时是帮了不少忙,可跟他借钱,合适吗?”
贾张氏撇撇嘴,不以为然道:“有啥不合适的?他一个光棍,挣的钱也没地儿花。咱孤儿寡母的,他不帮衬谁帮衬?你就多在他面前哭诉哭诉咱娘儿俩的难处,给你甜头他,他心一软,肯定借。”
秦怀茹面露难色,可又不好反驳贾张氏,只得应道:“那我试试吧,也不知道能不能行。”
贾张氏拍拍秦怀茹的手,自信道:“你放心,就凭你这模样,再加上咱的苦情戏,傻柱肯定扛不住。只要能借到钱,咱家以后日子就轻松多了。”
次日,秦怀茹瞅准傻柱出门打水的时机,赶忙迎上去,眼眶瞬间红了,带着哭腔说:“柱子,你说我跟妈往后可咋活呀?东旭一走,家里没了主心骨,日子太难熬了。”
傻柱看着秦怀茹可怜巴巴的样子,心里一软,忙道:“秦姐,你别太伤心,有啥难处就跟我说,能帮上的我一定帮。”
秦怀茹心中暗喜,觉得有了突破口,继续哭诉:“柱子,家里现在实在困难,孩子要吃穿,家里啥都要钱。我实在没办法了,你能不能借我们点钱救救急啊?”
傻柱一听,微微一愣,脸上露出犹豫之色。他虽说平日里对秦怀茹一家多有照顾,但借钱可不是小事,自己手头也不宽裕。
就在傻柱犹豫之时,杨卫国恰好路过,看到这一幕,心中不禁犯起嘀咕:贾家这俩女人又在打什么主意?
傻柱到底会不会借钱给她们?还是不是原来的傻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