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一百两
见容音兴致缺缺,秋生很快的就换了一个话题。
“师傅说,我们等雨停后就要离开了,镇长说中午在酒楼设宴为我们饯行,你等下出门记得多穿件衣服!”
容音闻言忍不住有些无语,她除了裙子就是短袖上衣,根本没有外套,她穿啥出门?
不过雨下的小,也不是很冷,于是出门的时候容音并没有穿外套,当然她也没有外套穿。
在对上秋生关切的目光时,容音给自己的手臂肌肉来了个特写。
“区区风雨,不足为惧!”
秋生:“???”
文才奇怪的看了容音一眼,对秋生问道,“她又在抽什么风?”
这时九叔穿了身白色的对襟褂出来,在看到地面上的泥泞后,他忍不住抽了抽嘴角。
“待为师再回去换身衣服!”
等九叔再出来后,身上已经是一身青灰色的旧衣了,看来他还是舍不得弄脏那身新衣服。
还是上次那家酒楼,不过今天这一桌的饭菜与以往稍有差别,但还是一样美味,从文才和秋生两人的吃相就能看得出来了。
吃饱喝足,镇长又跟九叔客套了一番,然后就到了最关键的环节,发红包!
只见镇长从随从的托盘里,拿走了最大最厚的那一个红包,然后交给了九叔。
“九叔,这几天您辛苦了,这小小心意您可得一定要收下!”
容音偷偷的白了镇长一眼,这说的他们好像要拒绝似的。
九叔一点也不客气的接过红包,嘴里客套道。
“这是我应该做的!”
然后就是容音和秋生文才三人的,三人的红包份量大小都一样,薄薄的,估计里面装的也没多少。
不过秋生和文才两人拿到红包后还是很开心了,他们此时已经在不动声色的把红包藏进内衣袋中,一旁的九叔不动声色的瞟了两人一眼,没说话。
容音把红包顺手揣进裙袋中,然后看向了托盘上还剩下一个,非常显眼的长荷包。
见容音直愣愣的盯着,镇长爽朗的笑了两声,然后拿起那个荷包,一时间,师徒四人的目光都粘在了荷包上。
镇长把荷包在四人的面前晃了一圈,然后把荷包放在了容音的手中。
容音有些意外的看着手里的荷包,心中不解,但是手却很诚实的把荷包给装进了口袋。
进了她口袋的东西,可别想再拿出来了!
不等师徒四人说话,镇长就笑眯眯的解释道。
“这个荷包是队长特意让我交给阿音姑娘的,说是他对阿音姑娘的一点感谢!”
师徒四人闻言顿时恍然大悟,既然是队长拿给容音的,那也是容音该得的。
于是也没人再继续纠结这个问题,九叔也顺势向镇长提了离开的事。
镇长没有挽留,他对九叔又是几番感谢后,命人送来了几套衣裳和鞋袜,还有路上他们吃的干粮,九叔在推辞了好几番后这才勉为其难的收下。
走在路上,秋生和文才两个人迫不及待的把红包拆开看了看,兴奋的表情顿时就垮了下来。
“师傅,这镇长才抠门,红包里居然只有几张毛票!”文才苦着脸看着手里的毛票,一脸的生无可恋。
秋生把毛票丝滑的揣包里后,然后扭头看向了九叔。
“师傅,你那个红包最厚,拆开让我们俩开开眼呗!”
九叔闻言顿时心神一动,他其实早就想拆开看看里面有多少钱了,那个红包捏着厚厚的格外勾人。
但是在自己三个徒弟面前,他又不太好意思表现出来,现在在听到秋生的话后,于是他就顺势拿出了那个红包。
“咳!既然你们都这么好奇,那为师就拆开看看吧!”
九叔表面上一副稳重严肃的样子,但实际上,他的嘴角正情不自禁的翘了起来。
那个红包在九叔的手里渐渐剥去外壳,露出了里面厚厚一沓钞票,不过就是颜色不太对。
“一块的?有多少张?”
文才惊讶的喊出了声,九叔期待的表情也同时一僵,他看着手里一沓面值一块的钞票有些无语。
他还以为红包里面装的都是银票呢,结果就这?
九叔面无表情的数了数,一共有二十张,也就是二十块钱。
这金额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反正他感觉自己好像被那个镇长给耍了。
几人的情绪顿时都有些失落,还以为这次能赚一笔呢,不过也聊胜于无吧!
这时,文才想到了什么看向容音。
“小师妹,队长不还给了你一个吗?你要不拆开看看?”
文才的话音刚落,秋生就一脸嫌弃道。
“得了吧,镇长都这么抠门了,那个满身心眼子又算计不明白的队长肯定更抠门,看不看都没差!”
容音想到那个捏着薄薄一层的荷包,确实对它没有抱什么希望,不过她倒是好奇那个队长到底会有多抠门,于是把荷包给拿了出来。
“不管多少也是钱,看看吧!”
九叔点头表示同意,心想果然还是女孩子最乖巧了,不像秋生和文才两人,遇到点事儿就咋咋呼呼的。
三双眼睛同时看向了容音手里的荷包,在犹如万众瞩目之下,容音打开了荷包,掏出了里面的东西。
顿时,一阵银光闪闪的光芒让师徒四人的双眼暂时失明了一会儿,等四人再度睁开眼后,三个繁体字让他们又忍不住瞪大了眼睛。
“一百两!我这不是做梦吧!”
“我眼花了?”
秋生和文才两人忍不住凑近容音,企图让自己仔仔细细的看清楚,不过他们再怎么瞪着眼睛看,银票上一百两那三个字依旧很是闪亮。
容音甩了甩银票,清脆的响声落在旁边三人耳中很是悦耳,她又举起来对着天空看了看,发现还在下小雨后,悻悻的收了回来。
“这会不会有假?”
文才忍不住上前从容音手中夺过银票,然后爱怜的抚摸着银票上的朱砂,嘴里喃喃自语道。
“这么漂亮的朱砂,怎么会是假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