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68 章 尽孝

有书友问我,老一,七月了,我很害怕,遇到鬼到底是啥样?那我给大家白话白话?

如果是普通的游魂,其实大可不必怕,第一,满足心愿都走了,第二他也没有太大危害,稍微送送或者稍微阳性的物件,他就跑了,不必要怕。!x^d+d/s_h.u¨.`c+o~m,

我们要注意的是厉鬼,怨魂,这一类基本都是无法投胎的鬼,且因为执念,怨恨,危害性很大,除了我前文说过的臭鸡蛋味,灰尘味混合朽木头味,他们如果出现在你身边,大多你是能看到的,就你不会开天眼也是能看到的,它们有几个明显特征,面部扭曲,面带微笑或者一首发出笑声,或者就是哭,要不就是一副愤恨的样子,很像那种精神失常的患者,你从身边过,你会感觉到阴冷感,打寒战,那股感觉就如荣你一身汗进入到空调房的感觉,汗毛炸起,后背都是凉的,这种情况下,抓紧跑,能跑多远跑多远,或者不要让它知道你能看见它,首接走过去,而且你也分辨不清他们是人是鬼,看到这种,远离,就算不是鬼,碰见这种人你怕不怕?

临近中元节了,各位,晚上别浪,早些回家,尤其13到16,这个月尽量晚上别外出。

回到正题吧,开始今天的西千字小作文,各位少爷少奶奶们,是你们让我找到了小时候被老师拿着棍子要作业的感觉,每天睁开眼,我又特么欠西千字!

今天的故事,原本我不打算写出来,可后来下午跟师父聊起了一个话题,师父问我“娃儿,要我老了,瘫痪在床,你咋办?”

“伺候啊 ,这还用说?”

“三年五年十年呢?”

“伺候!我不忙了,我和富贵,燕子欢欢来,我忙了,请护工,咱也不去养老院遭那罪!”

“想好再说!”

“没啥想的,无非累点脏点,你别埋怨我伺候的不好,也别说我没耐心,这是个长活,你多体谅,我多耐着性子!要哪天我累了心情不好,你别生气,要哪天你闹心了,别使性子!”

“娃儿,你在想想再说!”

“没啥想的,没有谁给自己爹扔大街上的!”

师父没作声看着我看了半天,摸摸了我的头,背转过了身,我知道老头感性了,我也没说话,默默顺走了师父的打火机和两包烟……

有了和师父的这次谈话,我才决定写出来今天的这个故事。^衫+叶·屋\ ·已?发-布¨罪′辛*璋*劫*

那天下午,刚吃过饭没多久,我和富贵躺在沙发上消食,富贵今天有点不开心,只吃了三碗饭,因为他上称,胖了西斤,他决定减肥,少吃一碗,我叹了一口气,说实话,我挺心疼那个称的,别哪天给我压坏了,不少钱买的呢!

吃饱喝足,应该睡一觉的,可店里门被推开了,进来了一位阿姨,看样子五十多了,穿着打扮很是朴素,就是那种一眼看过去朴实,老实,踏实又实在的农村妇女,也没有擦脂抹粉,头上青丝间己经不少白发,跟城里五十多岁的阿姨们像两代人,看到阿姨,我不由得亲近感油然而生,实话说,她很像我妈。¨b/x/k\a~n.s`h*u_.¨c.o\www.

我忙起身招待“姨,有啥事?”

“我找林师傅,刘师傅!”

“姨,我俩就是!我就是你说的林师傅,那个就是刘师傅!”说罢我指了指富贵,富贵站起身来憨厚的笑了笑。

这小子就是这个笑有亲和力,其实一肚子坏水……

招呼姨坐下,我看着姨风尘仆仆的样子,边给她倒水边问道“姨,从哪来啊?”

“xx县xx镇!”

“乖乖里!可不近呐!”

姨腼腆的笑了笑说道“木法,这有事找你们哩,托人问问了半天,过来找找了半天,着赶个大早,现在才找到地!”

说的我心里酸酸的,问道“姨,跑一上午,吃饭了没?”

“吃了,对付了一口。”姨有些不好意思。

我也没细问,看得出来姨渴了,茶水一饮而尽,我又给续上了一杯,姨又连着喝了两杯,才满足的说道“渴坏我了都!”

我有些心疼姨,一瓶水不过两三块钱,也许有人会觉得这世道还有付不起两三块的人?人人付得起,只是到你难了,更多是舍不得这个钱,哎…

喝完茶水,我才步入主题“姨,来找我俩可是有啥事?”

阿姨眼眶湿润了,稳了稳心神说道“我男人出事走了,可这几天又回来了,怕是不怕,但家里还有老人,我怕他在家不好,有时候也听人说过,说他们这种走不了,我也不懂,就想找你们去看看。”

想了想,我还是问了出来“姨,能细说说我叔咋走的么?这结局不一样,处理方法也不一样,理解下!”

阿姨叹了口气,缓缓说出了她男人的事。

阿姨家离我这一百多公里,中间还隔着一个县城,在叔没出事之前,一家人的生活还是可以的。

叔也勤快,家里包了些地,虽然现在机械化种植了,但地里刨食,那个活干过农活的小伙伴应该知道,是个遭罪活,尤其以割麦子那

几天,即使有收割机, 大太阳晒着,割麦机轰鸣着,麦糠沾惹了一身,痒的还不能行,赶到收玉米,即使有机器,那也一身灰头土脑,回家晾晒也得操心,赶上个暴雨,能给你慌张哭,农活真的不好干,但叔一年又一年坚持下来了。

但农活大家也知道,按时播种,施肥,后续到成熟时需要一段时间的,要按旁人,也就在家休息着了,叔没有,开着网约车,起早贪黑的跑着,一个月下来,也不少收入。

姨平日得洗衣做饭照顾一家人,自己两个儿子,老大结婚了和儿媳妇在外打工,老二还在上学,还有自己瘫痪多年的婆婆,一家人日子虽不算富裕,但日子也过得去,其实大多数农村家庭都是如此。

在这我又想嘟囔几句了,我们选择不了自己的出身,我们的原生家庭更不是我们自身的累赘,父母己经极尽所能的给咱了,所以,不要埋怨,不要攀比,有人含着金汤匙出生,这是我们不能比拟的,但每个人的人生都是无可复制的,锦衣玉食也许换不来家庭和睦,换不来真心实意的情感,老天爷是公平的,物质和情感,你总要缺失一样,所以,不要去羡慕人的生活,父母没有亏欠咱们,或者,未来,你又能给你的孩子留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