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三人回老家
“放假了很忙吧?刚才柱哥那边说想这周末回老家,咱们仨。”
电话里江平的声音带着爽朗的笑意,“对了,你那边辅导班没人盯着行吗?别到时候玩也玩不踏实。”
陈秀芳往林悦的方向瞥了一眼,见她正低头认真整理学生的作业清单,嘴角漾起笑意:“放心吧,问题已经解决了。我啊,前段时间捡了个‘闺女’,现在在辅导班帮我打理,家长沟通、学生考勤这些事,她都做得井井有条,比我还细心。有她在,咱们只管安心回去。”
江平愣了一下,随即追问:“捡了个闺女?啥情况啊?这孩子靠谱不?秀芳,不是我说你,你可得留心。你亲儿子王浩那性子,你当初不也没少操心,最后还不是闹得鸡飞狗跳才让他走?这外人家的孩子,你就这么信得过?”
陈秀芳早料到江平会有这顾虑,语气依旧平和:“这个闺女你认识!”
“谁?”
“林悦!”
“啊?”江平嘴巴张的老大,这陈秀芳是犟上林悦了,当不了儿媳妇就当闺女呀!
陈秀芳此时说,“你这么吃惊干嘛?你这话我早想过,刚认识她的时候,我也留着戒心,毕竟人心隔肚皮。但这孩子啊,是真的实诚。她之前在花店受了委屈,我帮了她一把,后来她来辅导班帮忙,从不偷懒,还主动想着优化作业批改流程,帮着安抚闹脾气的家长,做事有章法又有分寸,回家就干活,从来不等现成的。”
她顿了顿,想起林悦把工资主动让她存着,说“闺女的钱存妈那天经地义”的模样,心里暖意更甚:“而且她待人掏心掏肺,不藏着掖着,有啥说啥。我看她做事,比看王浩踏实多了。王浩是被我惯坏了,可林悦不一样,她知道体谅人,也知道珍惜机会,我相信她不是那种会耍心眼的孩子。”
电话那头的江平听到林悦住到陈秀芳那里去了,沉默了几秒,随即叹道:“行吧,你心里有数就行。既然你这么说,那我就放心了。那咱们周末准时碰头,一起回老家!”
“好嘞,到时候见!”陈秀芳挂了电话,赶紧给李玉柱打了过去,李玉柱没想到变化来的这么快,高兴极了,挂了手机就开始琢磨行程和安排。
周六一早,李玉柱就开着他那辆半旧的suv停在陈秀芳楼下,车后座塞满了给老家亲戚带的北京特产——茯苓饼、酱肘子,还有给村里老人准备的老花镜。
陈秀芳拎着两大袋东西下来时,江平早已坐在副驾上,正对着后视镜整理头发,见她过来,忙下车坐到后座上,还笑着打趣:“哟,咱们‘老姑娘’回娘家,这阵仗可不小!”
陈秀芳白了她一眼,把东西塞进后备箱:“少贫嘴,赶紧坐好,别耽误赶路。”
说着拉开车门坐在后座,刚系好安全带,李玉柱就发动了车子,笑着说:“放心,保证中午让你们吃上我大妈炖的小鸡炖蘑菇!”
车子开了好久才驶离市区,一路往郊区开,窗外的风景渐渐从高楼变成了田野。
陈秀芳看着路边成片的玉米地,眼神柔和下来,跟江平念叨:“你还记得不?有个周末咱们去挖野菜,你把苦菜当荠菜,周一上学你跟我说吃的时候苦得直咧嘴。”
江平哈哈大笑:“哪能忘!倒是你,野菜跟认识你似的,我挑错了也就算了,还比你少一大半。”
“我那时候是被逼无奈,天天去割草、挑菜,啥菜不认识?你可别羡慕我,我那时候可羡慕你们这些‘大小姐’了。”
李玉柱在前面接话:“那时候农村孩子差不多都那样,我一个男生还常去呢,挑菜算是轻松的,周末还得去割秋草,割回来顶着晌午火辣的太阳晒,晒两天干了卖钱,根本卖不了几个钱,可爹妈还是逼着去。也就人家江平这样市里来的受保护,不让干活,土生土长的都一样。”
江平不服,“我可没当过保护对象,只是我从小住在老家,姥姥姥爷岁数大了,不种地,不养牲口,我姥姥就几只鸡,家里种的菜都吃不了,我没地里的活干。”
三人你一言我一语,聊起小时候的事,车厢里满满的回忆。
临近中午,车子终于拐进了小屯村。
村口的老槐树下,几个老人正坐着乘凉,见李玉柱的车开进来,立刻有人往车里看,但是却没人能认出他们。
乘凉的人里有陈秀芳认识的,李老四、小芳爷爷、二怪光棍三爷爷……
李玉柱减慢车速,摇下车窗笑着打招呼:“三爷爷,待着呢?”
二怪三爷看了半天没认出来,李玉柱下车,说了自己父亲的名字,爷爷的名字,二怪三爷才想起来,“哦!你是柱子吧!怎么老成这样了!”
李玉柱摸摸秃脑门,“可不是嘛,咱爷俩一晃多少年不见了?”心里却想,你只看见我老了,你自己何尝不是?
车子直接开到李玉柱家的院子门口,两扇刷着蓝漆的木门虚掩着。
院子不算大,用青砖铺就的地面扫得干干净净,砖缝里没有野草看来是有人经常打理。
靠墙的位置搭着个简易棚子,里面整齐码放着锄头、镰刀等农具,木柄被摩挲得发亮;棚子旁开辟出两畦菜地,小白菜、小葱绿油油的,菜畦边还架着竹竿,爬满了豆角藤,几朵淡紫色的豆角花正开得热闹。
院子中间栽着棵老枣树,枝干粗壮,叶子茂密,树下摆着一张石桌和四条石凳,石桌上还放着个没喝完的粗瓷碗,显然刚有人用过。
屋檐下挂着几串晾晒的干豆角和萝卜干,墙角的咸菜缸盖得严严实实,缸沿擦得干干净净。
李玉柱笑着解释:“我爸妈去北京后,这院子就托给我大爷大妈照看,他俩每天都来扫扫院子、浇浇菜,比我自己打理得还上心。”
话音刚落,就见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拎着水桶从屋里出来,正是李玉柱的大爷,见他们回来,笑着招呼:“柱子回来啦!快跟我回家,你大妈饭都快做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