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模式不对
陈秀芳已经失去了跟他继续说下去的兴趣,改口道:“你以为我还是原来那个对你一忍再忍的陈秀芳吗,我连我儿子都不管了,何况是你。”
陈秀芳该说的已经说完了,要不是因为路太远,她就跑过去找他算账了,可是现在胳膊再长也伸不到老家去。
已经不想再和他说了,扔下一句“挂了吧!”率先挂了电话。
电话那头的王建军看着手机愣了一会儿,叹了口气,又去搅和已进入白热化阶段的离婚案子。
陈秀芳一口恶气只能暂时放下,她就等着看王建军下个月转不转钱,他要不转,到时候有他好看。
时间溜溜哒哒就到了五月份,天气一天比一天热,陈秀芳明显觉得今年的天气比去年热。
她记得去年五一放假前她穿衬衫外面套个马甲正好,可是今年穿件打底衫正午时分还觉得热。
按往年经验,唐山五月平均最高温也就27、28c ,闲来无事,打开手机查了查北京的天气,北京五月份平均最高温都能到29c,有时候甚至直逼34c,怪不得这般燥热呢!
备了一上午课,累了,也没什么胃口吃饭,胡乱吃了点早上的剩饭陈秀芳就靠在沙发上休息。
她又想起了于咏琪妈妈的话。
于咏琪是一个八年级的女孩,是现在唯一一个一对一的孩子,刚来时语文很差,差到哪种程度呢,这么说吧——500字的作文,她能写得前言不搭后语,句子颠三倒四不说,连“的、得、地”都分不清,开篇写“我和妈妈去公园”,结尾突然跳到“今天吃了好吃的蛋糕”,中间的逻辑断层能让人看懵;基础题更不用提,古诗默写十句错八句,语文考试满分120,她常年徘徊在50分左右。
于咏琪妈妈也是慕名而来,第一次来辅导班时,急得眼圈发红:“陈老师,您救救这孩子吧!她马上要升九年级,语文再这么差,连普通高中都考不上。我们找过好几个老师,都说她基础太弱,不愿意带。”
陈秀芳看着于咏琪低着头、手指绞着衣角的样子,心软了,可是她这种情况显然不适合上班课。
可是周中孩子要在学校上课,晚上时间和周末陈秀芳几乎都有课,仅仅剩下的周日晚上怎么够用?
陈秀芳想帮帮这个孩子,思前想后,问道:“永琪妈妈,我实在是拿不出太合适的时间了,您看晚上八点半上课可以吗?”
八点辅导班下课不假,可是一放学,学生、家长的都或多或少的有些问题,怎么都得等处理完这些再给于咏琪上课。
于咏琪妈妈一听,忙不迭地点头答应,“八点半也行,上一个小时,回家收拾收拾十点还能睡觉。”
于是陈秀芳给于咏琪制定了专属计划:每天补1小时基础,从拼音、字词开始,一个一个抠;作文先练片段,教她写“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四要素,再慢慢串成篇。
刚开始于咏琪很抵触,觉得枯燥,写着写着就走神。陈秀芳没骂她,反而找她喜欢的漫画书,让她试着把漫画里的故事用文字写出来。
没想到这招管用,于咏琪慢慢愿意动笔了,作文也从原来的颠三倒四,变得能说清一件完整的事。
上了将近一个月了,陈秀芳感觉很吃力,正不知道如何是好时,昨天于咏琪妈妈打电话来,声音里满是激动:“陈老师!这次月考,咏琪语文考了78分!老师说她进步特别大,作文还被当着全班念了!真是太谢谢您了!”
陈秀芳想着于咏琪妈妈激动的表情,嘴角不自觉地翘了起来。
“这孩子,总算开窍了。”陈秀芳的喜悦不亚于家长,有了的喜讯,陈秀芳信心一下子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鼓励,不过,这个月她是真累呀!
前些日子她晚上回家,马姐会把饭给她送过来,后来她不好意思再加上更不好意思,就主动过去吃,天天总能吃顿热乎饭,一边吃饭还能一边和张老太太、马姐聊聊家常,让陈秀芳体会到了些家的温暖。
陈秀芳看得出来,张老太太和马姐的关系并不融洽,但是她去时,两个人都会刻意收敛着矛盾,让气氛不那么尴尬。
于咏琪来了以后,陈秀芳天天到家都得十点来钟,哪儿还好意思再过去打搅,非亲非故,就因为帮了个忙就天天吃人家的饭,也太上不得台面了,这正好是个借口,陈秀芳跟张老太太讲了于咏琪要来上课的事,最后商量:“张姨,以后我天天晚上吃完饭再去上课,5点多钟吃了,也不影响6点钟上课,下课就不过来了,我除了周末,白天一般都在家,我这回换个时间过来看您。”
张老太太皱着眉头,“你那么早吃了饭,赶下课回来不就饿了吗?”
陈秀芳跟她打趣说:“我这些日子吃您家的饭吃的都胖了。”
说着还转了个圈,“您看看是不是?肚子都出来了,一来是您让马姐给我做的饭太好吃了,二来吃的也太晚,对健康不利,我以后早点吃,赶睡觉就消化完了,正好减减肥!”
张老太太知道她有推辞的成分,不过说的也有道理,就说:“那也行,晚上不来了,那以后中午来吃吧!也不费事,加双碗筷的事。”
陈秀芳不想麻烦人,也怕因为自己的频道到来惹的马姐对张老太太意见更大,就说:“这样张姨,我哪天来之前打电话好吗?关键我批改作业、备课什么的一天事儿不少,有时候一干上就不想动了,我一有空就过来和您说话,好吗?”
张老太太也只好作罢,但心里有些失落,她实在不懂,为什么跟马姐没有跟陈秀芳在一起这种感觉呢,要不然该多好!
于是从那天起,陈秀芳不再去张老太太那儿吃晚饭了,午饭多做点儿,晚上吃点就走了,下课回来如果特别饿,就吃点零食。
每天的时间都安排的紧紧的,忙忙碌碌,几乎没有成块的休息时间。
很累,总是想起老师讲的美国老头老太太种玉米的故事,人家那么多地能出去旅游,而自己办个班搭上整个人不说,每天做着机械重复相同的事,像个机器,这模式不对,一定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