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公开课很成功
她从上午就到了教室,把提前打印好的“看图写话步骤图”贴满了墙壁,连角落里的小桌子都摆上了瓜子和橘子。
王老太太带着烁一第一个来的,进门就笑:“秀芳,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吗?我把后边那几家也拽来了,你可得好好讲讲!”
陈秀芳一听,心里高兴,忙让她自己找座位坐下。
今天这间教室的桌子已经全清到了另外一间教室里,陈秀芳把所有能用的板凳都搬了过来,也不知道够不够,正好王老太太要帮忙,陈秀芳也不和她客气:“阿姨,您要是方便把您家能拿的板凳、椅子都拿过来,好不好?”
王老太太听了,招呼烁一跟他一起去,烁一看今天气氛和以往上课不一样,不愿意走,王老太太嘱咐了两句,自己走了。
烁一凑过来,站在陈秀芳旁边看热闹。
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陈秀芳发现烁一在学习语文上很有潜力,他比别的孩子小一年,却并没有比别人差,除了词汇量和识字量不如别人外,其他的都好,甚至理解能力方面比有的孩子还要强。
陈秀芳很喜欢他,见他要留下也没反对,让他不要搬板凳,免得砸了脚,就忙着把投影仪打开,院里的人就在这时陆陆续续往里涌,原本准备的二十把椅子很快坐满了,后来的人拿了王老太太搬的板凳挤在过道里。
有人说,算了,王姐,别搬了,咱们站着吧,楼道里摆上板凳空间小了不少,这么多人,根本就坐不下。
有抱着作业本的家长,有被子女硬拉来的老人,甚至连平时总爱挑刺的老张头都来了,坐在第一排,手里还攥着个笔记本。
“今天咱不说别的,先聊聊孩子们最头疼的看图写话。”
陈秀芳也不拖泥带水上来,就直奔重点。
为什么偏偏选一年级的课呢?因为在这大院里住的老人居多,陈秀芳这节公开课不可能选在周末,周中年轻人差不多都上班去了,也就是老人在家,在辅导功课方面,他们也只能用过时的方法辅导辅导低年级孩子,至于高年级的别说辅导,他们可能听都听不明白,在这点上陈秀芳也是动了脑的。
陈秀芳站在讲台上,声音清亮,“很多家长说孩子写不出来,其实是没找对方法——你看这张图,画的是小猫钓鱼,咱先让孩子说清楚‘谁在什么地方做什么’,再问‘他心里想啥’,这不就有话写了?”
她边说边在黑板上画思维导图,从“时间、地点、人物”到“动作、表情、想法”,条理清楚得像剥洋葱。
底下的人听得入了神,有家长举着手机录像,老张头的笔在本子上唰唰写着,连嘴里的烟都忘了点。
讲完作文技巧,陈秀芳话锋一转:“其实啊,孩子写得好不好,跟咱当家长的关系太大了。”
她指了指后排一个总抱怨儿子“不听话”的妈妈,“你天天对着孩子喊‘赶紧写’,不如坐下来陪他读篇小故事;你嫌他写得短,不如先夸夸他‘这个词用得好’。亲子关系顺了,孩子才愿意跟你交心,写出来的东西才有劲儿。”
这话像说到了大伙心坎里,底下顿时炸开了锅。有人说“我家那小子就怕他爸,一辅导作业就吵架”,有人问“秀芳你说,我该不该盯着孩子写作业”,陈秀芳都耐心答了,说到动情处,连平时总板着脸的李大姐都红了眼眶:“可不是嘛,我总嫌闺女笨,其实是我自己没耐心。”
散场时,家长们围着陈秀芳要联系方式,刘大妈的外孙女拽着她的衣角:“陈老师,下次还讲吗?我想让我妈也来听。”
连老张头都站起来,瓮声瓮气地说:“秀芳,我那孙子写作业总磨蹭,明天我带他来,你帮着瞅瞅?”公开课收到了不错的效果,陈秀芳心里乐开了花。
她心里祈祷着今天的课能够开启家长们和孩子沟通的新大门。
这时,一直没说话的烁一突然走到她面前,手里捧着一个小盒子,“阿姨,我送您一份礼物。”
陈秀芳有些惊讶,笑着接过,打开一看,是一幅画,画里是陈老师在讲台上讲课,旁边还有几个小朋友认真听课。
“烁一,你画得真好!”陈秀芳感动地说。
王老太太这时也收拾好板凳回来了,笑着说:“秀芳,这课讲得太好啦,街坊邻居一边走一边称赞呢。”
陈秀芳忙道谢。
公开课结束后,陈秀芳回味着今天的场景。
她突然觉得,这场本来带有“讨好”性质的公开课变得格外有意义。
她原本只是想通过公开课改善和邻里的关系,没想到竟真的帮到了大家。
家长们的认可和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接下来她打算多多听取家长的意见,根据家长们提出的问题,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
她相信,只要自己用心,一定能让孩子们在学习上更上一层楼,也能让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
没过两天,陈秀芳去菜市场买菜,卖豆腐的大姐老远就喊:“陈老师,我那上二年级的侄子,按你说的方法写作文,得了个‘优’!”引得菜场好多人都侧目观看。
大院门口的传达室里,老李也拿着她的讲课视频给来串门的老伙计看:“咱院这陈老师,比学校老师讲得还明白!我儿子小时候要遇到这样的老师,也不至于五年级就辍学了”
人怕出名猪怕壮,话糙理不糙,这场课不仅在现场家长心里产生了涟漪,它的辐射作用也不可小觑,人传人,很多家长都知道了军区大院里有个陈老师,教课教得好。
不久后,陈秀芳就收到了一些陌生家长的电话,想让孩子来她这儿上课。
陈秀芳心里又惊喜又有些无奈,惊喜于自己的教学成果得到了更多认可,无奈的是班里学位有限,只能先到先得,招满为止。
陈秀芳比以前更忙碌了,天天备课、上课、处理作业、与家长沟通,连上厕所、去买菜都在语音回家长微信。
头条也暂停了更新,听小说的时间也少了很多,很多时候是还没听上五分钟就哑了声,一看,家长的微信电话来了。
可是,孩子们可不管你这些,这天,又出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