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启明星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令人不安的肃穆。十来年了,自从那场震惊列岛、让日本警方倾尽全力却最终沦为悬案的“靖国神社焚毁事件”以来,每年的这个日子,气氛都格外紧绷。
那场大火不仅烧掉了神社,更伴随着一夜之间东京十一家右派武馆被血洗的恐怖传闻,死者皆是一拳打死,干净利落得像一场仪式性的献祭。那次的事情,就像是一根刺,深深扎在这个国家骄傲的喉中,从未被拔出。
崭新的神殿在原址上拔地而起,比以往更加宏伟、更加坚固,警备也森严了数倍。青白色的石材在秋日阳光下泛着冷光,冰冷坚硬,仿佛是为了刻意抹去那段被火焰与鲜血浸透的记忆。
而今天,这根刺,似乎要被赋予新的意义。
警方如临大敌,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将神社周边围得水泄不通。他们的目光鹰隼般扫过每一个路人的面孔,神经紧绷。不仅仅是因为十一年前的旧案,更因为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天皇陛下和首相大人将亲临,主持将那批二战甲级战犯的牌位正式供奉入新神社的仪式。绝不能有任何意外。
仪式在内部秘密进行,对外严格封锁消息。森严的警卫之下,只有少数高官、皇室成员和神情肃穆的神职人员参与,气氛压抑得几乎凝滞。他们试图用这种最高规格却又悄无声息的方式,完成一次对历史的强硬涂抹。
天皇的身影略显苍白,首相的鞠躬一丝不苟,神官们的祷词古老而晦涩。香烛的烟雾缭绕,试图掩盖某种更深的不安。
一切步骤都精准无误,庄严,压抑,符合所有预期。
新的靖国神社,在官方的记录里,终于“完整”了。它供奉着他们执意要供奉的“英灵”。
仪式结束,高官和皇室成员们在重重护卫下陆续离去,面无表情。外面的警卫依旧森严,不敢有丝毫松懈。阳光照在崭新的神社屋顶和冰冷的石阶上,一切看起来完美无瑕,仿佛十一年前的烈焰和血腥从未发生。
——————————————
然而,在同一片天空之下,远离东京那场精心编排的压抑仪式,在东南亚金三角层峦叠嶂的密林深处,却是另一番景象。
一座依托天然洞穴和人造工事构建的秘密基地里,大量闪烁着各色指示灯的坚实机柜和略显笨重的阴极射线管显示器。
空气里弥漫着高级航空燃油、焊接后的金属以及一丝若有若无的臭氧味道。风扇轰鸣着,为超负荷运行的计算机集群降温。
这是一种粗粝而硬核的科技感,每一个细节都透着一股远超同时代主流水平的、经过千锤百炼的可靠性。
屏幕中央,那枚火箭的造型简洁利落,采用了大量哑光灰黑的复合材料和一体化设计,虽然能看出一些苏美最新火箭技术的影子,但其气动外形和结构效率明显更加优化,像是一把经过精密计算的标枪,沉默地积蓄着力量。
吴志军站在主控台前,台面上是密密麻麻的物理按钮和拨动开关。他穿着一件蛟龙军装,眼神专注地扫过不断跳动的绿色数字和波形图。周围,“华兴”的科研人员和金三角的技术员们都屏息凝神,气氛凝重得能拧出水来。
“各系统最终自检通过。”一名技术人员报告,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紧张。
吴志军深吸一口气,按下了通话按钮,他的声音通过有线广播传遍发射场:
“发射。”
传统的倒计时声响起,但比任何公开的发射都要简短急促。
“十、九、八……三、二、一!点火!”
轰!!!
巨大的轰鸣声瞬间撕裂了山谷的寂静,比这个时代任何火箭的噪音都要集中、狂暴,仿佛一头被压抑太久后猛然咆哮的钢铁巨兽。
火箭底部喷出的烈焰不再是简单的橙红色,而是在核心处呈现出一种异常明亮的、近乎纯白的颜色,温度显然极高!
它拔地而起的速度快得惊人,加速度远超寻常,以一种近乎粗暴的效率挣脱地心引力,笔直地刺向天空,留下的尾迹烟柱也更细、更凝实,直上云霄。
没有花哨的光效,只有纯粹的力量和速度,一种令人心悸的、高效而冷酷的推进。
基地内部,在短暂的延迟后,爆发出了一阵真正如释重负的、热烈的欢呼和掌声,技术人员们互相捶打着肩膀,脸上洋溢着自豪和激动。成功了!他们真的做到了!
吴志军紧绷的肩膀稍稍放松,嘴角难得地露出一丝笑意,但眼神依旧锐利。他盯着屏幕上的数据链传回的信息。
“一级分离成功!”
“二级点火!”
“箭星分离成功!”
“‘启明星一号’已进入预定轨道!”
主屏幕上切换出了简单的轨道参数图,代表卫星的光点正沿着预设的轨道稳定运行。
“启动对地观测系统校准。”吴志军命令道,他的声音恢复了平静。
很快,一些经过处理的、略有些模糊但特征清晰的黑白照片开始传回。其中一张,恰好能分辨出东京某个区域的轮廓,那座新建的建筑群如同一个微小的模型。
他们的卫星成功了。一颗性能远超外界想象,超越当下美苏顶级侦察卫星的“太空眼”,悄无声息地嵌入了地球轨道。
它有一个朴素的名字——“启明星”。
但它的意义绝非启蒙。它意味着,在世人毫无察觉的情况下,一片无法之地升起的力量,第一次真正拥有了凝视全球的能力。
地面的仪式或许篡改了几本历史书,而他们,则悄然握住了开启未来的钥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