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利剑出鞘

车间里鼎沸的人声,仿佛被一把无形的、烧红的铁钳猛然扼住了喉咙。

所有的声音,无论是激动的呐喊,还是压低了的议论,都在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那股刚刚被路承舟点燃的、足以熔化钢铁的生产热情,撞上了一堵冰冷的、由铁血煞气构筑的墙壁,瞬间凝固。

空气中,只剩下那台老旧车床皮带轮转动时发出的、单调的“嗡嗡”声,显得格外刺耳。

门口,那个逆光而立的身影,像一尊沉默的铁铸雕像。

他没有多余的动作,仅仅是站在那里,就将整个车间的气场彻底改变。

那是一种纯粹的、不加掩饰的压迫感,源自尸山血海的磨砺,与办公室里的官僚威压有着本质的区别。

在场的所有工人,都是在工厂里摸爬滚打了一辈子的老实人,他们何曾见过这般人物?

他们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甚至不敢抬头直视那道身影,仿佛多看一眼,都是对某种神圣威严的亵渎。

江建国的心脏猛地一缩。

他刚刚挺直的脊梁,在那道锐利如鹰隼的目光扫视下,竟感到一丝本能的寒意。

他立刻意识到,来人的级别与目的,恐怕远远超出了市工业局的范畴。

这阵风,不是从市里刮来的。

这是从京城,从那个真正的权力中枢,呼啸而至的烈风。

整个车间,数十号人,此刻唯一还能保持镇定的,只有路承舟。

在那句冰冷质问响起的一瞬间,他便已经转过身。

他没有丝毫的意外,仿佛早已预料到这一幕的发生。

那份寄往京城的资料,就是他投下的一颗深水炸弹,而眼前这位军官,便是被炸出水面的第一条巨鲨。

在所有人敬畏、恐惧、困惑的目光注视下,路承舟平静地拨开身前的人群,向前走去。

他的脚步不疾不徐,每一步都踏得沉稳而有力,最终停在了那名军官面前三步远的地方。

“我就是。”

他开口,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了每个人的耳中。

没有半分的卑微,也没有丝毫的张扬,只是最简单、最直接的陈述。

那名校官的目光,终于完全聚焦在了路承舟的身上。

那是一双怎样的眼睛,深邃、锐利,仿佛能洞穿人心。

当他的视线落在路承舟那张年轻得过分的脸上时,他那如雕塑般冷硬的眉峰,几不可察地微微一蹙。

显然,他也被这张脸的主人与他所做之事间的巨大反差,惊到了。

但他没有将这份惊讶表露出来。

军人严苛的纪律让他迅速压下了所有情绪,他只是从上到下,用一种审视武器般的目光,重新打量了一遍路承舟。

片刻的沉默之后,他从内侧口袋里,掏出了一个由牛皮纸包裹的、用火漆封口的厚重文件袋。

“总装备部,第三研究所,上校,雷振宇。”

他自报家门,每一个字都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带着金属的质感。

总装备部!

这三个字一出口,江建国的身体便猛地一晃,险些站立不稳。

他身后的几位老师傅,更是脸色煞白,倒吸了一口凉气。

如果说市工业局是他们这些地方工厂的天,那么总装备部,就是天外的天!

那是执掌着整个国家所有尖端武器研发与生产的至高机构,是他们平日里连在报纸上都难以窥见全貌的、传说中的存在。

雷振宇没有理会众人的惊骇。

他的目光始终锁定着路承舟,像是在确认最终的目标。

他撕开火漆,从文件袋里抽出一份印着鲜红抬头的命令文件,直接递到路承舟面前。

“根据最高指示,红星厂柴油机技术革新项目,即刻升级为军方重点督办项目。项目代号:‘强心’。”

雷振宇的声音冷硬,不带一丝感情。

“即刻起,‘强心’项目指挥部,由你,路承,担任总设计师,江建国同志担任总工程师。我,雷振宇,担任项目总负责人,全权负责项目安保、协调及监督工作。”

这份命令,比之前市局司机的口谕,更加霸道,也更加直接!

总设计师!

总负责人!

权力的架构,在这一刻被重新定义。

路承舟被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技术核心位置,而雷振宇的出现,则意味着军方力量的直接、强势介入。

“这是命令。”

雷振宇将文件塞进路承舟的手中,语气不容置疑,“现在,我需要立刻看到所有技术资料、原始图纸,以及那批零误差的样品。一样,都不能少。”

他不是来商量的,他是来接管的。

路承舟平静地接过那份分量沉重的任命文件,只是扫了一眼,便将其递给了身旁早已呆若木鸡的江建国。

“雷上校,东西都在这里。”

他侧过身,指向车间中央的工作台,“但我想,您可能更想先看一样别的东西。”

雷振宇眉头一挑,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

他的目光,落在了那片画着复杂草图的水泥地上。

作为总装备部研究所的上校,雷振宇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毋庸置疑。

他或许不是一线操作的工人,但他对机械原理的理解,远超常人。

只一眼,他的瞳孔,便骤然收缩。

他大步流星地走了过去,直接蹲下身,那双戴着白色手套的手,甚至没有去碰触那些珍贵的零件样品,而是直接悬停在了那副用粉笔画出的夹具草图上方。

他的目光,如同最精密的扫描仪,飞速地扫过图上的每一个结构,每一处细节。

从定位的卡槽,到微调的刻度盘,再到那个设计得鬼斧神工的自动补偿机构。

车间里,落针可闻。

所有人都屏息凝神地看着这位气场强大的上校,看着他脸上的表情,从最初的冷硬,到审视,再到惊讶,最后化作了一抹难以掩饰的、极致的震撼。

“半自动定位,微米级补偿……”

他几乎是在梦呓,声音里充满了不敢置信,“利用杠杆原理抵消切削应力,再用弹簧的回弹系数来量化砂轮的磨损……天才……这简直是天才的设计!”

他猛地抬起头,那双锐利的眼睛死死地盯着路承舟,仿佛要将他从里到外看个通透。

“这张图,也是你画的?”

“为了解决量产问题,刚画的。”

路承舟的回答,云淡风轻。

雷振宇的胸膛,剧烈地起伏了一下。

他缓缓站起身,再次看向路承舟的眼神,已经彻底变了。

如果说之前是审视与执行命令的冷漠,那么此刻,那眼神中,燃烧起了一股炙热的、仿佛发现了稀世珍宝的火焰!

他终于明白,为什么总部那些眼高于顶的老专家们,在看到那份资料后会集体失态,甚至不惜动用最高权限,也要将这个项目牢牢抓在手里。

眼前这个年轻人,他所拥有的,根本不是什么技术革新。

这是一座足以改变整个国家工业格局的,未被发掘的金矿!

“警卫员!”

雷振宇猛然转身,对着车间门口沉声喝道。

两名身姿挺拔、眼神警惕的军人,立刻从门外冲了进来,立正敬礼。

“传我命令!”

雷振宇的声音,斩钉截铁,“即刻联系东海舰队陆战旅,调派一个战斗工兵连,一小时内进驻红星厂!三号车间外五百米,设立一级军事禁区,二十四小时武装巡逻!架设高强度电网,铺设红外警报器!”

他顿了顿,冰冷的目光扫过车间里所有噤若寒蝉的工人。

“另外,命令保卫部,立刻对车间内所有人员,进行最高级别的政治审查!在审查结果出来之前,任何人,不许离开车间半步!”

命令下达,如山崩地裂。

一场刚刚在厂门口平息的风暴,此刻,以一种更加强悍、更加不容置疑的姿态,在这座小小的车间里,再度降临。

而这一次,风暴的中心,不再是权力的更迭。

是国家这台战争机器,为了保护它最珍贵的瑰宝,露出了它最锋利的獠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