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图纸之外的战争1

夜色如墨,将红星厂巨大的轮廓无声地吞噬。

白日的喧嚣与激昂早已沉淀,只剩下几盏孤零零的防爆灯,在铸造车间内投下昏黄而疲惫的光晕。

那座刚刚经历过烈火洗礼的柴油机缸体,此刻正静静地卧在车间中央,像一头蛰伏的钢铁巨兽,体表的最后一丝余温,与深夜的寒气交融,在空气中氤氲出一种近乎神圣的薄雾。

路承舟没有走。

他靠在一台冰冷的C620车床旁,脚下散落着十几张写满了密集公式与草图的纸张。

他已经在这里不眠不休地计算了整整六个小时。

胜利的狂喜早已被一种更加深沉、更加冷静的专注所取代。

他的大脑,此刻就是一台高速运转的差分机,将材料学、金属切削原理、热力学与应力分析等无数个变量,投入一场无声的战争。

图纸上的胜利,终究只是二维的。

而眼前这件沉重、坚硬、内部蕴藏着无数未知应力的造物,才是三维世界里最严苛的考官。

他终于停下了笔。

长长地,他吐出了一口浊气,那口气在微凉的空气中化作一团白雾。

他的双眼布满了血丝,脸色因极度的精神消耗而显得有些苍白,但那双眼睛的深处,却燃烧着一簇明亮得惊人的火焰。

“江总。”

他站起身,声音因为许久未曾说话而显得有些沙哑。

一直默默守护在一旁的江建国与孙大海,同时将目光投了过来。

“算完了?”

江建国问道,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关切。

路承舟点了点头,他拿起那叠尚带着体温的图纸,走到两人面前。

“初步的机加工工艺流程,还有关键部位的热处理方案,都出来了。”

他的语气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自信。

那是一种源于科学与精密计算的、最纯粹的底气。

孙大海凑过来看了一眼,纸上那些他完全看不懂的符号与曲线,让他一阵头晕眼花。

他挠了挠头,瓮声瓮气地说道:“小路,你就直说,咱们这宝贝疙瘩,到底经不经得住那些车刀铣刀的折腾?”

路承舟的目光,落在那座巨大的缸体上,眼神变得复杂而深邃。

“孙师傅,铸造,是赋予它生命。而机加工,则是为这具躯体,雕刻出经络与骨骼。”

他顿了顿,用一种更加直白的方式解释道,“它现在很强壮,但也很脆弱。任何一次错误的切削,任何一点超过预期的加工应力,都可能在它体内埋下一道我们看不见的暗伤。平时或许无事,可一旦将来在高压和高温下运转,那道暗伤,就会成为撕裂它整个身体的起点。”

这番话,让孙大海脸上的最后一丝轻松也消失了。

他终于明白,这场战争,远未到可以庆功的时刻。

江建国接过那几张图纸,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

他虽然不是专精于此,但丰富的工程经验让他能轻易看懂其中的核心思路。

他越看,眼神就越亮。

“好……好一个‘分步退火,逐层释放’的方案!”

江建国忍不住低声赞叹,“你把热处理工艺穿插在了整个机加工流程之中,而不是像常规那样,等所有加工完成后再进行最后一次整体处理。这样一来,每完成一道关键工序,就通过一次局部的、低强度的退火来释放掉加工产生的内应力,确保下一步的加工,是在一个‘干净’的基体上进行。”

他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看着路承舟,那眼神里充满了惊叹与欣赏。

“小路,你这个想法,简直是天才!”

路承舟摇了摇头,神色依旧平静:“这只是理论上的最优解。想要实现它,我们需要机加工车间最顶尖的设备,和最顶尖的老师傅。尤其是镗削缸孔和研磨顶面的那台t68卧式镗床,还有龙门刨床,精度差一点都不行。”

此话一出,刚刚才被点燃的气氛,瞬间又冷却了下来。

江建国脸上的笑容也缓缓收敛,他沉默了片刻,将图纸小心翼翼地折好,放入内侧的口袋,动作郑重得如同收藏一份绝密文件。

“我明白。”

他沉声说道,“天亮之后,我亲自带你去机加工车间。”

三人之间,再无多余的话语。

他们都清楚,即将面对的,将是另一场截然不同的、却可能更加凶险的战争。

那是一场关于人情、资源与权力的博弈,战场,就在图纸之外。

……

第二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刺破晨雾,为红星厂的烟囱镀上一层金边时,江建国已经带着一脸倦容却精神矍铄的路承舟,站在了机加工车间的门口。

与铸造车间的粗犷、炽热不同,这里是另一个世界。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郁的、由切削液和机油混合而成的独特气味。

上百台各种型号的机床整齐排列,构成了一片钢铁森林。

刺耳的切削声、马达的嗡鸣声与金属的撞击声交织在一起,谱写出一曲激昂而又精密的工业交响乐。

江建国没有理会那些投来的好奇目光,径直带着路承舟,走向了车间尽头那间挂着“生产调度室”牌子的办公室。

办公室的门虚掩着,里面传来一个不紧不慢的声音。

“……所以说,这批泵体的加工顺序要调整一下,优先保证给矿务局的那批货。张主任,这可是王厂长亲自交代下来的死任务,这个月完不成,咱们谁都别想好过。”

江建国推门而入。

一个戴着深度近视眼镜、身材瘦高的中年干部正坐在桌后,手里拿着一本生产台账,对着面前一个工段长模样的汉子交代着工作。

看到江建国进来,他愣了一下,随即慢条斯理地合上台账,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

“江总,什么风把您给吹来了?”

来人正是机加工车间的主任,马恒。

他的语气客气,却透着一股公事公办的疏离。

“马主任,”

江建国开门见山,“我来,是想请你帮个忙。我们项目组的柴油机缸体毛坯,昨天出来了,想请你们车间给加工一下。”

马恒的眼皮跳了一下,脸上露出一丝不出所料的、为难的笑容。

“哎呀,江总,恭喜恭喜啊!您那项目的事,我可都听说了,真是给咱们红星厂争光!”

他先是客套地恭维了一句,随即话锋一转,摊开手里的那本生产台账,一脸的苦涩,“可您瞧瞧,真不是我老马不帮忙。这个月的生产任务,早就排满了。别说插一个缸体进来,就是多插一个螺丝钉的活儿,我这儿都挤不出半点富余的机时啊。”

他指着台账上那排得密密麻麻的表格,叹了口气:“王厂长下了死命令,所有产能都要优先保证出口和重点单位的订单。我这……实在是爱莫能助啊。”

这番滴水不漏的话,直接将江建国的所有请求,堵死在了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