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回家

李清河和李子建都知道杜月儿的心愿是什么,杜月儿以前就经常念叨,从小就往李子建的脑子里灌输。

李子建听后连连摇头道:“不,妈!我没有爸爸!我只有妈妈和姐姐,我没有爸爸!”

李子建越来越大,别人的闲言闲语他也听得进去,他知道李嘉靖是他爸爸,也知道李嘉靖根本没管他们母子的死活,所以他怎么可能会去爱自己的爸爸,而杜月儿却总在他耳边说要跟自己爸爸和解,即使杜月儿临终,李子建也接受不了。

一听这话,杜月儿气得全身发抖。

李清河见势不对,拉了拉李子建的衣角,连连向他摆头。

李子建心领神会,咬了咬牙,欺骗杜月儿道:“妈,你不要生气了,我听你的,我也听姐姐的,我会……我会跟他和好的。”

李清河也赶紧附和道:“月儿阿姨,我会想办法把子建带回去的,以前……以前爸爸就偷偷跟我说过,他现在不能是因为有我妈还在,所以需要等待……她现在身体也不好,等她一旦……不行了,他就会接回弟弟的。”

李嘉靖一直都是这个态度,只要没有赵秋燕,他早就把母子二人给接回去,甚至杜月儿还没成为家母,但赵秋燕就是一直都在,虽然赵秋燕的身体也如李清河所说那样不好,但杜月儿终究是没有熬过赵秋燕,她是等不到那一天了,只能看自己儿子能不能熬到那个时候。

“我……不相信你爸爸,但……但我相信你。”杜月儿已经快死了,李嘉靖都还没完成承诺,她对李嘉靖的信任也变得有限,但她相信李清河,李清河一定会兑现承诺。

对于李清河来说,人微言轻,这事儿完全交给她的话,很有难度,她的肩上将抗下极大的压力,但她还是咬牙道:“月儿阿姨,我答应你,不管爸爸怎么想,我都一定……一定把弟弟带回李家!”

杜月儿听到李清河的承诺,心里舒服多了,她吊着的那口气也终于可以落下。

“谢…谢……”杜月儿用最微弱的声音说出了最后两个字,然后她安然去了天堂。

“妈!”李子建的喊声响彻整个医院。

“萱堂日永,慈爱难忘思懿范;婺宿星沉,音容宛在忆慈恩。”

在殡仪馆的灵堂上,李清河看着这纪念母亲的挽联,回想起杜月儿去世的时候,心里的感觉十分复杂。

这挽联不是纪念杜月儿的,杜月儿去世已经是七年前,而此时她自己的母亲赵秋燕也迎来了自己的终点。

这两个女人互相恨了一辈子,最后都被病魔夺走了性命,真是让人唏嘘。

而此时正是赵秋燕的葬礼。

李家一家人,除了李清河坐在角落,李嘉靖带着李子脩和李子桓一直在招呼不断来访的客人。

通常这种事情都落不到李清河身上,倒也清净,她也不喜欢这种虚情假意的客套。

等忙得差不多了,李嘉靖才注意到李清河,便坐了过来。

李清河看着假装不看自己的李嘉靖,她知道李嘉靖有话要说,便主动问道:“爸,你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人都死了,你还害怕开口吗?”

李嘉靖听到这话想笑,但这种场合也不方便笑出来,她确实被李清河说中了心事,今天的他看上去很累,但却是他这辈子最轻松的时刻,他的头上再没有人骑着他,他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情。

“你弟弟……最近有和他联系吗?”赵秋燕这才刚去世,李嘉靖便开始询问李子建的状况,他的打算很明显。

“有的,你要他的电话号码?”李清河这话是有些讽刺的,讽刺李嘉靖不敢自己去找李子建。

“现在门开了,你可以带他回家了。”李嘉靖还是希望李清河把人带回来,他知道李子建肯定对他有成见,他自己去的话,李子建多半不会见他。

“那两个‘门神’怎么办?”李清河指得是李子脩和李子桓,这两人肯定不希望李子建回家。

李嘉靖霸气道:“不用管他俩,现在我说了算。”

以前李嘉靖是名义上的一家之主,如今他是真正意义上的一家之主,并且是“李唐集团”的董事长,谁敢拦他接儿子回家,两个兔崽子不值一提。

“那我现在就去办。”李清河早就不想在这个虚伪的地方待下去,正好借机离开。

如今李清河总算能完成杜月儿的遗愿,也算是了却了一桩心事。

李子建由此回到李家,也正式走入了公共的视野,让所有人都知道李嘉靖还有一个四公子。

六年后。

李嘉靖也因为癌症去世,李子建或许跟李嘉靖相处的时间实在太短,所以他也没能跟李嘉靖建立一个良好的父子关系。

如今李子建所做的事情更是令人咋舌。

西都市公安局卢局长的办公室。

“真没想到啊,原来李子建就是当年那个杜月儿的儿子。”卢局长便是当年派出所的卢剑义。

“你当年都知道杜月儿跟李嘉靖的关系,那么李子建的出身,你应该很清楚才对。”高嘉慧就是在卢剑义的办公室跟他讨论李子建的情况。

“当年我跟杜月儿就只见过那一次,时间这么久远,我怎么可能记得住,而且我给她留了电话,她却从来没有给我打过,也许……我是说也许,她后来求助于我,至少我觉得我可以在生活上帮助一下她,她也不至于过得那么艰难。”卢剑义很唏嘘,好歹当年有这一面之缘,他跟杜月儿也算是朋友了,可最后他还是没能帮到杜月儿。

“过去的事情就过去了,这也不是你的错。”高嘉慧倒安慰起卢剑义来。

“我还需要你来教?”卢剑义白了高嘉慧一眼。

高嘉慧尴尬赔笑。

“你所探查到李子建的消息就这么多吗?”卢剑义对高嘉慧的调查不满意,“他十三岁以后到二十岁这段时间里,李子建做过什么,就全是空白?一点痕迹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