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铁砂掌
依旧是阮地华,但是比前一场对决的时候看上去要成熟了很多。
显然这第二段内容拍摄的年代要差上几年。
这次阮地华的对手是一个中年人,看上去气度很沉稳,走了几步,看样子步伐很灵敏!
果然,对决开始之后,中年人立刻上去展开了攻击,他飞起腿来,居然一口气就对着阮地华踢出了五脚!
我眯起了眼睛,这个阮地华的对手看来功夫都在腿上了!
而且看样子,应该是练过谭腿之类的功夫吧。
阮地华开始只是硬是挡了几下,但是很快就开始躲闪了。
可是他抗击打的能力也很恐怖,被踢中了两腿,但都只是用手臂挡住了。
而且他一旦被蹋中就立刻后退,利用后退把对方的力道化解了几分。
所以看上去他虽然很狼狈,但是实际上并没有太大损伤。
终于,等着对手忽然凌空一个侧踢的时候,阮地华身子一矮……然后就看见他肩膀已经扛住了对方的脚,忽然就抬起起了左手,一掌就拍在了对方的小腿上!
看着画面,我心里不禁一紧!
果然,那个中年人惨叫了一声。等他蹦蹦跳跳退开的时候,他的那条腿的小腿,明显已经变形了!
看来是小腿骨都被抬断了!
然后画面再次切换……
李武华的这张光碟里,一共有四段画面。
后面又有两场比斗,阮地华的对手换了两个人,每个对手身手都不错的水准,
但是无一倒外的,都被阮地华击败了!
而且,每次都是败在了阮地华的掌下,阮地华仿佛有着一对铁掌一般,每次开始的时候,都是仗着稳健的防守和灵活的躲闪,先等对方发起攻击。
他的抗击打能力也相当地强,而每次都等对方攻出来之后,他再看准对方地一个破绽,上去一掌就解决战斗!
他的掌上的力道很重!主要的攻击力就在手掌上了!
“这是阮地华四次打地下黑拳后赢了的影像。”李武华淡淡道:“你看出什么了么?”
我深深吸了口气,“他的手很重,一掌致胜……”
我侧头想了想,回想了一下昨天见到阮地华时候的情景,回想了一下他的模样,还有他的手掌的形状,然后缓缓吐了口气:“他练的应该是铁砂掌吧。”
李武华点点头。“嗯……你看得很准,他练的确是铁砂掌。”
铁砂掌是一种民间传很广的武术。
和很多武侠小说里的掌法比较。这种功夫没有什么招数套路……主要是一种锻炼掌力的窍门。
知道铁砂掌的人很多,但是能练好的人实在太少太少了。
不是因为这种功夫找不到修炼的法门,而是……
很多人以为,所谓的铁砂掌就是像一些影视或者小说里描述的那样,一个人抱着一锅炒热了的铁砂,然后用双手一个劲儿的往沙子里瞎勾巴插……那都是假的。
如果有人这么练,那么你的手掌一定废掉了!
练铁砂掌,最关键的是要仰仗药力!
诀窍在于,需要有一种特殊配置出来的药!
要配置这种药,需要的药材很多!有二十几种约材!然后还要配上白醋,还有一种药酒!
混合一起之后,煎熬出来,然后把煎出来的药物捣成药泥状态,再住药泥里面掺如一定量的铁砂,均匀的混合在一起……
需要注意的是,药泥和铁砂的分量的铁砂,不能多也不能少。
然后,把混合出来的药泥和铁砂,一起放进沙包里,这就是做成了一个专门练铁砂掌的沙包!
修炼的办法很简单扼要,每天早晚,各练两次。
练的是时候,就把沙包放在面前,然后双手在上面拍打就行了。
下手的力道从轻到重,不能过快,也不能太慢。
练铁砂掌初学的时候,手掌肯定会青肿,甚至皮开肉绽。
不过因为铁砂掌含了特殊配置的药物,所以这些药物会随着拍打的时候,渗入手掌里……其实这种锻炼方法,是利用药力改造人的手掌。每天练完了之后,还要注意用一种特殊秘制出来的药酒洗手!
这样才能让修炼者的手掌恢复得很快……不但可以消除手肿,愈合伤口,同时还能强化手掌的力道!
铁砂掌是一种杀伤力很强的功夫,练成了之后,一掌下去,就能让人伤筋断骨!
如果打的地方正好是命门,一掌就能致命!
我之所以知道这些,就是因为当年在部队上的时候,有一个战友家族里就是练习铁砂掌的。
因为我那时候对天下间的传统武术都极为感兴趣,所以就经常和他闲聊。
那家伙虽然知道这个练习铁砂掌的方法,但因为吃不了那个苦,也就没有连成。
家里人看他学不进去家传绝学,总不能一事无成吧?
到时候一定会被别人看扁的……说什么铁砂掌传人竟然不会铁砂掌,说出去都觉得丢人。
于是家里人就硬逼着他来了部队,寻思着不能继承家传绝学,最起码在部队上凭着拳脚身手,万一运气好,混个军功什么的……以后继承家族,说出去脸上也有光。
那个战友就曾经说起过,他们家族里有个铁砂掌的高手,一掌下去就能把一张八仙桌的桌面给拍个窟窿!
那种硬木的长条凳子,一掌就能拍断了!
但是铁砂掌流传虽然广,但是练成地高手却很少……不是别的,主要是修炼砂掌的关键,不在于拍打铁砂的沙袋……而是那个药方,知道地人太少太少了!
和铁砂混合在一起的药泥,需要能二十多种药材配置出来!
这个药方,现在外面流传的大多数都是残缺的……这样的药物,少了几样关键的,那效果就根本差了很多了!
还有就是每天练功之后,需要用一种秘方地药酒洗手!
那个秘方地药酒,也很少有人知道是什么材料,如何配置。
中国的武术圈。有什么绝招,都是父传子,师传徒。都是口传身教,没有多少书面的东西流传下来……
这里有一部分是大部分人敝帚自珍。
有什么绝招,都不太愿意轻易传授给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