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莎士比亚

我这才明白……难怪叫狗蛋呢。

出生时取的乳名,后来亲生父母死后,也没人帮他取个正经点的名字,这名字就一直伴随着他长大了。

至于李武华这个干爹……虽然是有资格给狗蛋取名字的。

但看他行事大大咧咧不拘小节的样子,就不像是那种会给人取文雅名字的人。

这一点,从李武华的大哥……***那里就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一个能把自家中医馆取名叫‘老约翰中医馆’的人,你指望他能给你取多正经的人名儿?

李武华显然也没往这方面想,大概寻思着,反正人在国外,先随便取个外国名字叫着,什么托尼汤姆之类的都行。

等以后落叶归根,回了国后,再找个靠谱的算命先生给取个中国名字得了。

别人的家事,我也不好继续过问什么。

一边吃着李武华带来的早餐,一边和他闲聊起来。

李武华说道:“这段时间我先帮你把身份证明搞好,在身份证明没搞好之前,你也尽量不要惹事。”

“我让托尼先带着你熟悉下周围的环境,有什么问题你也可以问他。”

我点点头,看了托尼一眼。

这家伙立刻自告奋勇道:“桓哥儿你放心好了,这一片我可太熟了,到时候一定让你玩儿个痛快。”

吃过饭后,李武华走了。

马莉看来是真的累了,到现在还没起床。

我们也没继续等他,双双走出了门。

看着街道店铺的招牌上,分别用中文和英文写的招牌,以及那些极具中国代表的大红灯笼和建筑风格,我一时有些好奇。

托尼在一旁解释道:“这里就是温哥华最大的华人社区……唐人街。”

我疑惑问道:“唐人街难道不是一条街吗?”

托尼憨厚的笑了。“加拿大的华人总数大概有两百万人口,多数集中在温哥华和多伦多。”

“而光是温哥华的华人,就有五十万以上的华人……这么多华人,如果只是一条街的话,怎么可能居住得下?”

“唐人街那都是不知道情况的华人对这地方的称呼,其实它真正的名字……叫唐人街区。”

我这才明白过来。

就像是电影里蜘蛛侠住的皇后街区一样……皇后街当然也不可能只是一条街。

要不然的话,那蜘蛛侠干的活儿,从中国弄一两个城管过去也能干。

事实上,唐人街区的面积很大,覆盖了纵横六条街。

而经过托尼的介绍,唐人街也并不是只有华人居住……

事实上,东南亚的那些小国家,比如越南、泰国、缅甸……等等,甚至包括中亚一些国家的人,都居住在唐人街。

“这里除了我们华人外,最多的就要数越南猴子了。”

托尼说到越南人时,一阵咬牙切齿的。

我不仅好奇问道:“你为什么这么恨越南人?”

托尼撇撇嘴。“他们也不喜欢我们华人的……觉得是因为我们生活在这里,才让他们被那些白皮猪看不起。”

闻言,我不由得哑然失笑。

不同肤色的人,彼此看不起对方,这属于是历史遗留问题了,历朝历代都没有改变过。

至于越南人,就我所知,那就更加如此了。

这帮人属于是……掐脖子求饶,松开手跳脚的那种。

当年对越反击战的时候,把他们人脑袋都打成狗脑袋了,这才过去二十来年而已,雨停了天晴了,觉得自己又行了……

我俩说说笑笑,在大街上走着。

而我也在观察着周围的环境……唐人街的建筑风格,和电视里的香港很像。

这一点,让我心中感慨。

身处异国他乡,竟然也能感受到国内的氛围。

托尼显然经常在这条街上混,和街上那些商铺老板、街边小贩都比较熟识,每每路过时,遇到熟人了都会打声招呼。

完事儿后,托尼还不忘向我介绍。

“这一片儿的华人商铺,都是我们罩着的,有事儿打声招呼就行。”

“你看那个擦皮鞋的,老蒯……修自行车摊的,老周……还有那个卖糖糕的,老婶子……大家都是熟人。”

我看得眼皮一阵跳动,一一和他们打过招呼后,才小声问道:“咱们罩着的……就没有高端一点的么?”

“高端的?”

托尼想了想,不明白的问道:“啥是高端啊?”

“额……”

我一时也有些愕然,想了半天才道:“就像是……莎士比亚鸡尾酒那样的,高大上一点的。”

“那个啊。”

托尼摇摇头。“没有。”

我不由得一阵错愕,感情华人在温哥华这边也混得不咋地啊。

“不过……”

托尼话锋一转,想了想后继续说道:“之前咱们厂里的老贾倒是幻想过那玩意儿。”

“幻想过?”

我一时间有些茫然,不明白托尼说的意思。

但他随后点点头,开始解释了起来。

“是啊,幻想过……老贾老光棍儿一条,去年检查出了癌症,然后厂里给了他一笔补贴,让他退了休。”

“我后来见过他几次,和他聊过几次,他说他这辈子没日过女人,临死前最大的愿望就是睡一盘女人……神神叨叨的念叨着啥是逼呀?”

我眼皮直跳动,张着嘴半天说不出话来。

咱俩说的……是同一个莎士比亚么?

不敢和这家伙继续扯莎士比亚的话题,我俩继续在街上闲逛着。

逛了一圈下来,国外给我的最大感觉就是……钱太好赚了,也花得太快了!

随便一瓶水都要两加元,而一加元差不多是五六块人民币换算汇率……也就是说,只是一瓶自来水而已,竟然就要十来块钱。

“在这边生活,要是工资不高一点的话,根本活不起啊。”

我不由得发出一声感叹来,托尼也大为认同。

“不过换个角度想……在这边赚加元,再拿到国内换成人民币花,岂不是瞬间奔小康?”

我皱着眉嘟囔着,也终于想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要跑到国外来淘金了。

在这边省吃俭用个几年,攒个十来万加元,回去一兑换,岂不是瞬间就成百万富翁了?

我想得出神,并没注意到,迎面走过来一个人,好像是故意的一样,直直的朝我撞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