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温柔乖巧优等生VS责任心泛滥好老师 12
顾知远严格遵守了张启给他的建议——“别当她的老师”。
他不再刻意去关注宋清音的一举一动,上课时,他把她当成一个普通的、成绩优异的学生。他会提问她,但语气和对待其他同学没有任何区别。下课后,他不再找她谈话,甚至在走廊里遇见,他也只是淡淡地点点头,然后擦肩而过。
他不再试图去纠正她,也不再试图去窥探她的秘密。
他只是在等。
等一个她愿意主动开口的时机。
而宋清音,似乎也乐于见到这种变化。
她依旧是那个完美的班长,上课认真听讲,笔记一丝不苟,作业永远是全班最工整的。她会帮同学讲解难题,会协助各科老师收发作业,脸上永远带着温和得体的微笑。
白天在学校里,她和那个在办公室里主动挑衅他、在酒吧里颓靡冷漠的女孩,仿佛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人。
如果不是那些记忆太过深刻,顾知远几乎要以为,之前的一切都只是他的一场幻觉。
但越是这样,他心里那根弦就绷得越紧。
他知道,这只是暴风雨前的宁静。
她越是扮演得完美,就说明她内心的那个黑洞,可能叫嚣得越是厉害。
联考成绩很快就出来了。
没有任何意外,宋清音以高出第二名三十分的绝对优势,再次拿下了全年级第一。
成绩单发下来的那天,班级里一片欢呼。
“班长牛逼!永远的神!”
“清音,你到底是怎么学的啊?也太强了吧!”
李萌更是激动地抱着宋清音的胳膊直晃:“清音你太厉害了!这次的数学题那么难,你居然只扣了两分!”
宋清音只是笑了笑,那笑容一如既往的谦虚和温和:“运气好而已,有几道选择题是蒙对的。”
她这副样子,引来了周围同学更大声的赞叹。
只有顾知远,站在讲台上,看着那个被人群包围的女孩,心里却是一片冰凉。
他出的那套数学卷子,最后一道大题的最后一问,是他特意设计的,甚至超出了高中的知识范畴,需要用到一点大学微积分的思路才能完美解出。
他原本以为,全校都不会有人能做出来。
但是宋清音做出来了。
解题步骤清晰,逻辑严谨,甚至比他预想的标准答案还要简洁漂亮。
这绝不是一句“运气好”可以解释的。
这个女孩的聪明,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
一个如此聪明的头脑,却被困在一具十七岁的、被要求“完美”的躯壳里,这本身就是一种残忍。
家长会定在周五的晚上。
下午最后一节课,顾知远站在讲台上,宣布了这件事。
“……所以,请同学们今天回家后,务必把开家长会的通知,以及这次的联考成绩单,交给你们的父母。”
他说话的时候,目光下意识地扫向了宋清音的座位。
女孩正低着头,认真地在本子上记着什么,仿佛根本没有听到他的话。
放学后,顾知远没有立刻离开,他坐在办公室里,一遍又一遍地修改着自己的家长会发言稿。
他想说很多,想提醒这些家长,不要只关注孩子的成绩,更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
他想用一种委婉的方式,告诉他们,所谓的“好学生”,也会有烦恼,也会有压力。
可这些话,写了又删,删了又写。
他知道,这些空泛的大道理,对于大多数望子成龙的家长来说,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
尤其是对宋清音的父母。
他查过他父母的资料,极高的社会地位让他们的眼界远超一般人,也让他们拥有一套自己的教育理念。他没有把握能说服他们。
周五晚上七点,家长们陆陆续续地来到了学校。
顾知远站在教室门口,微笑着和每一位进来的家长打招呼。
“您好,是李萌的妈妈吧?快请进。”
“张阳爸爸,您好您好。”
他努力让自己看起来像一个专业、沉稳、值得信赖的班主任。
就在这时,一对气质不凡的夫妇,出现在了走廊的尽头。
男人穿着一身剪裁得体的深色西装,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戴着一副金丝边眼镜,看起来儒雅又带着几分不容置喙的威严。
他身边的女人,穿着一条优雅的连衣裙,外面披着一件质感很好的羊绒披肩,妆容精致,举手投足间都透着一股养尊处优的贵气。
顾知远的心跳,漏了一拍。
他不用看也知道,这就是宋清音的父母。
因为宋清音那张漂亮的脸,几乎是完美地结合了他们两个人的优点。
“您好,是宋清音的家长吧?”顾知远迎了上去,主动伸出手。
“你好,顾老师,我是宋清音的爸爸,宋明哲。”男人扶了扶眼镜,和他握了握手,力道很轻,带着一种上位者特有的矜持,“这是我爱人,林婉兰。”
“宋先生,宋太太,快请进。”顾知远将他们引到教室里。
宋清音的座位在第一排,她的桌子上,一如既往地干净整洁,只摆着一本摊开的笔记本。
宋明哲的目光在女儿的座位上扫了一眼,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神色。
“清音这孩子,从小就让我们省心。”他坐下来,对着顾知远笑了笑,“在学校,没给顾老师添麻烦吧?”
来了。
顾知远心里想着,脸上却保持着微笑:“没有,宋清音同学非常优秀,无论是学习还是班级工作,都做得很好,是我的得力助手。”
“那就好。”宋明哲点点头,那表情仿佛在说:这都是意料之中的事。
他身边的林婉兰,从始至终都没有说太多话,只是微笑着,偶尔附和地点点头,那姿态,像极了一个完美的、陪衬丈夫的贤内助。
家长会正式开始。
顾知远按照准备好的发言稿,先是总结了班级在这次联考中的整体表现,然后表扬了一批进步明显的同学。
最后,他话锋一转。
“各位家长,我知道,大家最关心的,就是孩子的成绩。但今天,我想和大家探讨的,是比成绩更重要的一件事——那就是孩子的心理健康。”
他看到,台下不少家长都露出了不以为然的神色。
“高三的压力很大,孩子们每天面对着堆积如山的试卷和来自各方的期望,他们也会累,会烦躁,甚至会产生一些叛逆的情绪。这都是正常的。”
“我希望,大家在关心孩子飞得高不高的同时,也能问问他们,飞得累不累。”
顾知远的声音很诚恳,他试图用自己的情绪去感染这些家长。
然而,就在他说完这番话之后,一个声音,清晰地响了起来。
“顾老师。”
是宋明哲。
他举了举手,姿态礼貌,但语气里却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意味。
“您说的这些,我部分认同。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确实很重要。”他顿了顿,话锋一转,“但是,我认为,抗压能力,本身也是一种重要的能力。温室里的花朵,是经不起风雨的。我们这个社会,优胜劣汰,竞争非常残酷。如果现在都承受不了这点学习上的压力,将来又怎么在社会上立足?”
他的话,立刻引来了周围不少家长的点头附和。
“是啊,我们当年读书的时候,比他们苦多了,不也过来了?”
“现在的孩子,就是太娇气了。”
顾知远感觉自己的拳头,慢慢地握紧了。
他看着宋明哲那张写满了“理性”和“成功学”的脸,忽然觉得无比刺眼。
“而且,”宋明哲继续说道,他的目光扫过全场,最后落在了顾知远的身上,带着一种温和的压迫感,“我认为,所谓的‘叛逆’,很多时候,只是家庭教育失败的借口。一个真正优秀的孩子,是懂得如何自我调节,如何将压力转化为动力的。他会明白,父母和老师的严格要求,都是为了他好。”
他说这番话的时候,脸上带着自信的微笑。
仿佛他手里拿着的,就是教育的唯一真理。
而他的女儿,宋清音,就是这个真理下,最完美的那个产品。
顾知远看着他,几乎想笑出声来。
他终于明白,宋清音那身坚硬的、刀枪不入的壳,是从哪里来的了。
原来,是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