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9章 过错

“姨娘,这可怎么办啊,若是让郎君知晓此事,他心里怕是会不痛快吧,老爷也真是的,这么点小事,就不能自己解决好,还非得求到姨娘这里,姨娘这样的身份,在顾府这样的地方,也是十分不容易了。”

丫头翠儿一脸愁色,她是从小就跟在姑娘身边侍候的,后面姑娘嫁去李家,她就被留在了府中没能跟着一起去,只是后面姑娘和离了又回到刘府,到后面再嫁时,她就跟着姑娘一起来了顾府。

也是这么多年的主仆情份,且她也本就是自家姑娘的人,往后也都得靠着姑娘活,也只有姑娘日子好过,她这做奴婢的日子才会好过,若是姑娘过得不好,那她们这些跟随的人,只会过得更不好了。

若是没有别的事儿,她们在这府中过得也还成,毕竟姑娘年轻貌美,性子也柔顺,很得郎君的喜爱,有郎君护着,在这府中也没人敢随即欺负,即便是妾室,日子过得也很有滋味。

可现在刘家这边的事情一来,就让人有些犯愁了,主要是这样的事情,原本该死死捂着的好,闹出来郎君那边也难免会不高兴,偏他们还想让自家姑娘亲自去求郎君出面,如此一来,倒是提醒郎君之前姑娘嫁过人的事了,这样的事情,能让人早早忘了才好,却还要主动提及,想想都让人难堪。

“要不还是让陈姨娘自己想想法子,把事情给圆过去,咱们这边主动跟郎君提,是真不合适,若是因为这事,惹恼了郎君,失了宠爱,以后的日子可要怎么过?”

身为妾室,最要紧的便是男人的宠爱,若是连宠爱都没有,那日子可就难熬了。

刘纤纤又岂会不明白这些,所以在她姨娘找上门来时,她就想把事情糊弄过去,但现在又找过来,还说什么不帮忙出力,就要闹到郎君面前去,这要真闹出去了,对自己是没有一点好处。

就算郎君为着颜面,出手帮忙解决了此事,但事后肯定对自己有意见,恩爱必然不如之前,她可不敢拿这个做堵。

“你说得对,此事不能跟郎君说,再如何大度的男人,对这种事情,都会心有芥蒂,郎君必然也不例外,所以,此事不能对他说,我们得自己想办法解决。”

再说了,此事若是传开,对她本身也是极为不利,郎君后院除了她,还有别的女人,本就相互争宠,若是拿这件事来打压自己,也是有嘴说不清的。

女子本就要清白,她都是二嫁之身,又哪来的什么清白,在这一点上,她就比不过旁人,真要被人拿这个说事,她可不就落了下风了嘛。

所以说,此事不能找郎君,她需得自己想想法子,看能不能把此事平息下去。

“那李阿固若是因来了倒好,我可以直接找上他,跟他说几句软话,兴许能起点作用,不过找上他,若是被人知道了,到时候也是有嘴说不清,这个李阿固,怎么就这样让人讨厌,都和离了,他还纠缠不清,当时真是瞎了眼,居然嫁给了他。”

若是李家的日子好过些,不必自己动手做家务,能有人好吃好喝的侍候着,日子不是那么难过,她也未必不能熬下去,熬到现在他有几分出息了,日子也就更好过些了,可谁知,李家居然是那样的生活,实在是过不下去,可也怪不得自己,谁叫他自己没本事。

“但凡他多几分本事,也不至于此。”

出嫁时,她也打定主意去吃苦,只是没想到,日子能苦成那样,是她以前想象不到的,这怎么熬得下去。

就是现在回想起来,她都还心有余悸,午夜梦回时,还能被吓醒,苦日子过得太可怕了。

“谁说不是,家里连下人都使唤不起的人家,又哪来的好日子过,还得姑娘自己动手操持家务,嫁过去才多长时间,姑娘人都瘦一圈了,可见日子有多苦,奴婢现在想想,都心疼得不行。”

翠儿也是一个劲的摇头,她虽然是下人,但在府中侍候小姐,也并不曾吃过什么苦,可小姐却嫁去那样的人家,做什么都要自己动手,做得不好,还要被人说嘴,什么婆婆侍候儿媳之类的,那话听着也怪难听的。

“不过苦日子都过去了,姑娘也别总想那些,现在日子过得也安稳,郎君十分宠爱姑娘呢,等生下一儿半女,以后日子也有靠,再不用担心什么的。”

只要有孩子傍身,往后的日子也很稳妥,眼下当误之急,就是能尽快怀上个孩子才好。

听到这话,刘纤纤不由伸手摸了摸肚子,有些发愁道:“怀孩子也不是容易的事,还得看缘份。”

她也心急,想快点怀上一胎,不管男女,总归有个孩子就稳当了,顾府这样的人家,又不是那等穷得吃不上饭的,即便生下的是女儿,也不会有重男轻女一说,若是生的小姐,好生养着,以后嫁出去也能结门不错的姻亲,生男生女都好,只要能生下一个。

翠儿点了点头,这种事情也确实急不来。

“要不要奴婢去那些什么偏方试试,若是能尽快怀上孩子,在这府中就没什么好担心的了。”

他们这些跟随的下人,日子自也能过得更稳当,不看姨娘的面子,也要看小主子的面子不是。

“那些偏方怕也不太好,还是再等等看吧,兴许用不了多久,就怀上了呢。”她也不敢随便乱用药,万一对身体不好,那可就不妙了。

“也是,姑娘还年轻,郎君也时常过来,应该很快就能怀上的,倒是奴婢太心急了,不过这也都是为姑娘考虑,毕竟能有个小主子,对姑娘也是有好处的。”

“不必多说这些,你是什么想法,我心里都清楚,我们主仆都是从小的情份,我还能不知道你的忠心。”

就是她那阿爹,都未必有这丫头,对她更上心。

听到这话,翠儿也颇有些感动,毕竟是从小跟在姑娘身边的人,情份果然是不同的。

“姑娘放心,奴婢一辈子都会效忠姑娘的。”

刘纤纤点了点头:“嗯,我都知道。”

身契都捏在她手中呢,敢对她不忠心,提脚就能发卖出去,这样不忠的奴仆,去到别处,可没有现在这样的好日子过,所以她半点不担心会有异心。

表了一番忠心,翠儿忍不住了问了一句。

“姑娘,那我们自己能想什么办法,这府里姑娘这样的身份,出门也十分不方便。”

做妾室就是这样不好,上面有正室夫人管束着,若要出门,得向夫人请示,得到同意,还会派人跟着,说是跟着侍候,实际上就是看管起来,免得在外面惹出什么事来。

总之就是,处处都活在别人的眼皮子底下,没有半点自由。

“我也正为这个发愁,出门倒是不怕,求了郎君的恩典,出门逛个铺子什么的,是没有问题的,主要是想要怎么解决此事,一时我也没有好主意。”

那李阿固现在人还在外面没有回来,她想找上人家好生说说此事都不行,再则,她也不想轻易去见此人,万一被人发现了,她有嘴也说不情,说她旧情难忘什么的,到时候郎君必然饶不了她,轻易不能走这一步。

那就只能另想法子,想到娘家那边有找上过左大人府上,左大人虽说人在外面,但府中之事,自有那位杜娘子做主。

回想当初她还在李家时,也曾听闻过杜娘子的名头,说什么很是能干厉害的一个妇人,开铺子做生意,很是会赚银子,说起来原本也就是一介村妇,也不知交了什么好运,嫁给了左大人,这身份一下子就水涨船高了。

想当初,她阿爹还曾说过,若是左劲松上门求娶,必然一口就能应下亲事,足可见有多看好这位左大人,只可惜他求娶的却是一位村妇,也不知是什么眼光,二嫁妇人,还带着好些个孩子,居然也能入眼,至今都想不明白。

“姑娘,陈姨娘不是提及过,说是刘夫人有上门找过杜娘子说和,只是对方没有答应,她怎么就不答应下来呢,若是她应下了,也就没有我们什么事了,害得我们在这里发愁,这杜娘子也是有些不识抬举,怎么说刘夫人那样的,也是有些身份的人,竟这么不给面子。”

翠儿也很瞧不上那位村妇出身的杜娘子,一朝得势,便不把旁人瞧在眼里了,怎么说刘夫人也是官家夫人,为着个什么也不是的李阿固,偏要这样为难人,真把自己当回事了。

刘纤纤也有些想不通,她虽然对那位嫡母也很有意见,但怎么着也是官家夫人,那位杜娘子,怎么就能这么不给面子,难不成是性子太耿直了?

“那位杜娘子很有些本事,当初在李家时,就听好些人去讨好巴结,我那位前婆婆,也曾想让我帮着走动,只是那会儿我根本不想出门,况且,我阿爹的官职,可是在左劲松之上,凭什么要让我去讨好别人。”

心里多少觉得有失颜面,就更不愿意去了,而且对方原本出身也不高,就是一普通村妇,就算能赚钱,但也改变不了,她就是一介村妇的事实,凭什么要她这位千金小姐跟这样的人低头。

“再有本事,那也都是靠男人得来的,她一个女人家,本事再大也有限得很,若没有男人依靠,她赚来的那些银钱都根本保不住,城里那些闲汉,都能把她的银子折腾完。”

所以说,这位杜娘子,倒底还是靠着男人,才能保住她的银子。

“是了,她既然做生意赚钱,可见是个看重银钱之人,不如多拿些银钱送给她,让她帮忙把李家那边给压下去,说起来,她也是上官的娘子,若是愿意出面,此事肯定能成,刘夫人之所以找上门去,估计也是打这个主意,只是不知为何没能说动。”

说起来,那刘夫人性子也有些傲气,做正室夫人的嘛,当然也是傲气的。

“奴仆思来想去,刘夫人做事一向颇有手段,怎么在对待杜娘子这事上,就办不成了呢,莫不是她存心的,故意不把事情办好,想拿这事给姑娘或是陈姨娘添堵?”

不怪她会这么想,在刘府的时候,她们主仆可都见识过刘夫人的手段的,别说,她手段也确实是很高明的,陈姨娘颇为受宠,但在刘夫人那里,却没占到过什么便宜,可见她的本事。

这一说,倒是提醒她了,顿时觉得真相了。

“你不提,我还真没往这方面去想,莫不是夫人当真故意不把事情办好,就为了给我们添堵?”

刘夫人还真干得出这样的事来,毕竟事情闹出来的话,对她们娘俩的影响最大,准确的来说,是对她自己的影响最大,到时候必然让她在顾家不再受宠,让陈姨娘断了依靠,在府中就只能伏低作小了。

“奴婢也就是随口一说,是不是真的,那也说不好,毕竟这样的事情,除了夫人自己,别人又哪能得知。”

这样的事情,翠儿哪敢打包票,不过觉得刘夫人有这样的意图。

“极有可能如此,夫人那人是有些本事的,很多时候,阿爹都拿不准主意的事,就会去询问她,她就会帮阿娘出谋划策,阿爹不止一次夸过她,说她若能生成男儿,也能当官。”

当时听到这些话时,还觉得好笑,再如何厉害,夫人也只是后宅妇人而已,有几分聪明劲儿,就真能当官了?

不过现在想想,既然阿爹都那样夸的人,可见本事不小,既如此,又怎么办不好一点小事,可见是没上心,或是故意办不成的。

“既然如此,那我们就得找杜娘子好生说说此事,只要她愿意松口,我们这边就多给些银子也无妨,对于她来说,这也不过是些许小事,只要她开开口,就能办成的,相当于是白得一笔银钱,她既是经商之人,想必是看重银钱的。”

翠儿听得直点头:“还是姑娘聪明,一下子就想通关键了,只是给银子的话,那得给多少的好,郎君虽然时有送东西过来,但银钱给的倒是不多,我们自己手里的银钱,也不知够不够。”

姑娘虽然得宠,但这府里事事需要用钱,厨房里添个好菜,得拿钱打点,指使下人干点什么事,也需得银子开道,姑娘自己也需得多添几样衣料首饰打扮起来,这些也都要花钱,除了郎君给的赏,也没别的进项。

“准备五百两银票吧,她一个村里出来的妇人,想必胃口不会太大,但若是狮子大开口,那我们再另想法子就是。”

她可是顾家的人,若是太不给面子,到时候闹得不免有些难看,影响到左劲松的前途,那就是她杜娘子的过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