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3章 无用
“阿娘,你就不能盼着我点好,怎么就总觉得,我婆家人都不是东西,就只会欺负我,就不能遇上个对我好的婆家吗?”
她说这么多,还不就是想能嫁到城里过好日子,结果她阿娘就只知道泼冷水,也不说帮她多想点法子,还得自己在这里绞尽脑汁。
“别你自己没遇上好人家,就总觉得我也会跟你一样,得在婆家受气,被人欺负得话都不敢多说。”
她阿娘也是不怎么聪明,挑来挑去的,最终挑到江家这样的人家,说来说去,还是怪那个江光宗,凭白长一张好看的脸做什么,就会招蜂引蝶的,把她阿娘的眼都迷住了。
宋秋花都要被她这话气死了,哪有做女儿的,这样说阿娘的,就是再不好,这一家子也都是她的长辈,不说多敬重几分,但总得做点样子功夫不是。
“你就这么跟长辈说话,我平时就是这么教你的?”
目光狠狠的瞪着她,都恨不得抬手打她几下,但孩子已经长大了,真要动了手,母女情份都要受影响,这丫头又是个会记仇的,没见她阿娘不过是说她几句,就一直记在心里。
陈明香也意识到刚才的话说得有些不对,毕竟是她亲阿娘,说这些也确实让她伤心了,随即便低头乖巧的认了个错。
“对不起阿娘,都是我一时口不择言,以后再也不敢乱说了。”
心里清楚是怎么一回事,只是这些话说出来,也确实没意思,以后肯定是不会再说了,与阿娘闹僵了,对她可没有一点好处,她现在还指望着阿娘帮忙说城里的亲事呢。
见她认了错,宋秋花自也不会再揪着不放,又抬眼瞪了她一眼,这才开口道:“你这脾气,是真得好好改改,别什么话都敢往外说,不然以后肯定会因此招祸,到时候谁也救不了你。”
随后就又是长长一叹,道:“你说的那些,我都知道了,回头就托人去打听着,看看能不能成吧,不过你也别抱太大的期望,毕竟城里人也都精明得很,怎么可能轻易娶个村里的姑娘当媳妇,别到时候说不成亲,你又要跟我闹。”
总归为了女儿的以后,她也会尽力的,但若实在不成,那也是没法子的事。
陈明香也知道,这事儿未必真能成,但也总要想办法尽力一试不是,她是真的很想能嫁到城里,城里人过的日子,跟村里的可不一样。
“阿娘我知道的,放心,只要尽力了,最后办不成,我也就认命了。”她乖巧的点头应道。
见她突然又变得懂事起来,宋秋花倒也满意的点了点头,似乎只要不与姑姑对上,明香这孩子也不是那么不讲道理的人。
“你自己心里有数就成。”
这事儿算是落定,陈明香心里高兴了些,随后就又道:“阿娘,我们家里现在这样的情况,还是得想想法子,看能不能多赚到些钱,到时候托人办事什么的,不也需要花钱嘛,而且只要钱花得多,事情也越容易办成。”
城里人为什么不愿意娶村里的姑娘,第一个原因就是,村里的姑娘穷啊,比不上城里人过的日子,成亲后,没准还要帮扶娘家一把,这样一来,人家就会觉得吃亏了,所以说亲的第一选择,压根就不会选择村里的。
但若是她这个村里姑娘手里有钱,那情形就不一样了,只要钱财多到一定程度,让城里人看了都心动,想要娶回家去,那她的亲事还有什么好愁的。
就好比江大丫姐妹几个,她们虽然也是从村里出去的,未必有几人瞧得起她们,但她们却有个能赚钱的阿娘,如此一来,身价都提升起来,估计说亲的时候,怕是不少人都抢着想娶回家吧,毕竟人家会陪送丰厚的嫁妆,不看别的,只看嫁妆就有不少人抢着娶。
宋秋花就白了她一眼。
“我还能不知道这个道理,但想赚钱,是那么容易赚到的吗,我们庄户人家过日子,靠的都是地里的收成,别的方面可赚不到什么钱。”
说到这里时,她神色就是一顿,其实也并非如此,就好比村里其他人家,他们就靠养鸡鸭,赚到不少钱财,但此事对于自家来说,却是行不通,倒是可以跟着养鸡鸭,但想要卖出去,就不容易了,没有人买的话,这些鸡鸭养着也是费钱费粮。
显然,陈明香也有想到这些,撇了下嘴道:“村里那些人,现在可不靠地里的收成过活,地里的那点收成,好像都不太看在眼中了。”
“你是想说,让我们家也跟着养鸡鸭不成?”宋秋花神色淡淡的问道。
显然,对于这个话题,她不是那么感兴趣。
“我可跟你说,真要养那许多的鸡鸭,到时候是卖不出去的,城里可没有那么多人能吃得起,能吃得起鸡鸭的,人家自家就能养,根本用不着从外面买。”
零散着卖,根本不好卖,甚至卖不出去也是常有的事,再则养这些鸡鸭,也特别费粮,粮食用了,鸡鸭却卖不出去,到时候亏大了。
除非有个稳定的地方愿意收,不然,根本不能冒这个险。
“我就不信了,就只有杜青娘那里才能卖得出去,别的铺子就不肯收我们的了?”陈明香有些恼火道。
她就总觉得,这一点被杜青娘压得死死的,就很不服气。
宋秋花面无表情的点了点头:“别的铺子,还真就有可能不收我们的,你是不是忘了,杜青娘的男人是干什么的了,只要他发话,城里那些铺子,都不敢买我们养的鸡鸭,再说了,就算人家不插手,这些人也不会买我们的东西,人家自己有固定的货物来源,外面的东西,还会觉得来路不明呢。”
城里那些酒楼、饭馆什么的,人家都是有固定的地方买这些,轻易不会更换来源,一是觉得东西可能不干净,二是换了来源,会不会出现什么意外状况,再说,没有一点好处,人家凭什么随意更换。
总之,这其中的事情,也不是那么简单的。
陈明香一时,都有些无话可说了,事情怎么就这么难办,想赚点钱当真这么不容易么。
“阿娘,那就真的一点法子没有,我们可不可以像那些做生意的一样,拿了鸡鸭去别的县城卖,这样就没人故意跟我们作对了吧!”
去别处没有人认识他们,卖东西什么的,应该更容易一点吧。
宋秋花抬眼看了她一眼,随后摇了摇头:“你觉得我们这个家里,是谁能去做生意卖东西?”
这一说,陈明香顿时就有些泄气了,这个家里,老的老小的小,唯一能出去做生意卖东西的人,就只有江光宗一个,但他这个人,那是做什么都不成的,早就不指望他能有什么出息了,但凡他有几分能耐,家里也不是现在这情况。
“你总说养鸡鸭去卖钱,你觉得就算我们家养出来了,但你阿爹是能把这些鸡鸭卖出去的人吗?”宋秋花也是直摇头。
没成亲时,她看着表哥,觉得处处比人强,各方面都很让人满意,但嫁进门,跟他一起过日子后,才渐渐发现,她这表哥,其实做什么都不成,根本没那个脑子,就连最简单的下力气,干地里的活儿,也都一点干不好,也不知为何,成亲前竟是一点没看出来,那会儿,当真是被迷花眼了不成。
不过仔细想想,也怪不得她,那会儿江家有杜青娘撑着,家里日子过得还挺好的,只是后面杜青娘被赶走,而自己又嫁了过来,所以一时也没看出什么不妥,也就是后面日子长了,她才把什么都看清楚了。
被这一句话给问住了,陈明香就只觉得更憋闷了,江光宗一个大男人,怎么就什么事都干不好呢,就这样一个人,跟个废物差不多,偏那俩老东西,还当成个宝似的,给他好吃好喝的养着,还怕他受一点委屈。
“阿娘,他都这么没用了,你怎么还要跟他一起过日子,要不换一个阿爹吧!”
不说换一个多厉害的,怎么也要是一个正常一点,有担当,能干活,能养家糊口,而不是靠着家里女人吃饭的废物。
“不要乱说话,阿爹是轻易能换的吗,再说了,我都这样子了,还指望能嫁什么好人家,我这要是和离了,不能生的名声也会被传扬出去,你觉得我还能嫁什么人?”
真要敢和离,她姑姑那张嘴,指定会到处抹黑她,别想能嫁什么好人家了,再说了,真要和离,她也没地方可去落脚的,娘家那边,她是不想回的。
这似乎又在重复着以前说过的话题,想要和离再嫁,也确实不可能了,毕竟几年时间过去,她这年岁上涨,带着孩子,又不能再生,名声也不太好听,还能嫁什么人家?
陈明香也明白这些,只是心里实在气不过江光宗这人,除了一张好看的脸,别的什么优点也没有,当然,也不是全无优点,至少他这人没什么脾气,在家里也不打人骂人,也算是唯数不多的优点了。
“算了算了,不说嫁人的事了,那就还是想想,我们能不能想法子,多赚点钱,现在家里又多养一个人,光粮食都要白费不少,家里就更攒不下钱了,若是只出不进的,日子可就难过了。”
这些事情,她只是想想都有些发愁,以前她可没为钱财操过心,但现在却是被逼无奈,实在是用钱的地方太多,她想要达成自己的愿望,要花的钱就更多了。
“你不是学了这么长时间的刺绣,多做些绣品攒钱吧,这也不失为一条出路。”宋秋花提醒道。
能学一门手艺在身,还是有些好处的,就好比需要钱的时候,就能靠着手艺,多少攒些钱,不至于把人逼得走投无路。
听到这话,陈明香顿时头疼不已,她做绣品去卖,也确实能赚到点钱,但那点钱实在太少了,再说了,做绣品那就是个苦活累活,她这人性子又急,根本静不下心来,若是靠这个来赚钱,那她真的就太辛苦了。
“阿娘,就没有别的法子赚钱吗,做绣品是能赚钱,但辛辛苦苦一个月下来,也攒不下多少,又苦又累,赚得还少,很不划算啊!”
主要是她这手艺也不太成,若是手艺够好的,一副绣品也能卖上十几二十两的高价,若是被贵人看中,可能还能卖得更高,但她现在这手艺,也就是比一般人强点,别说十几二十两,就是能卖个几十文钱,其实都算好的了。
宋秋花就直叹气,她就知道,她这女儿压根不是能吃苦的人,做绣活比起下地,其实要轻松得多了,村里一些姑娘,农忙时还要跟着下地干活,但人家也没叫一声苦累,偏这丫头,让她做绣品,就觉得累着她了,当真是一点苦也吃不了。
“你一个姑娘家,除了做绣品赚钱,还能做什么赚钱,有这门赚钱的手艺在,比起其他人也算是强得多了,怎么还不知足的,你看村里别的姑娘,有几个能有本事赚钱的。”也就是那些跟着学刺绣的姑娘们,能靠手艺赚点钱。
“阿娘,我能赚的只是小钱,根本不够用的,得想法子赚点大钱才成,不然家里的开销怎么办,日子会过不下去的,我一个没长大的孩子,原本不该我来操心这些,但是我又不能看着阿娘为家计发愁,我这主要还是在为你着想啊!”
听着这话,宋秋花顿时觉得顺耳多了,倒底是自己亲生的孩子,是知道心疼她的,而她也同样为家里的生计发愁,眼前的日子是还能过,但时间长了,家里肯定是一天不如一天。
等到那李秀娘再生个孩子,到时候家里怕是会更难,不过对于上面老俩口来说,能抱上大孙子,就万事足了,才不会管别的,总归这个家里,是不可能饿着他们的儿子、孙子的。
“是得想法子赚钱,但一时半会儿的,我一个女人家,又能想到什么好法子,你爷奶年纪大了,你阿爹又不成器,我一个女人家,平时又少于出门,能有什么好办法,我难道不愁吗,但发愁也是无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