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5章 和睦
“小荷啊,怎么去买菜了,我都跟你说过了,这些家事都不用你沾手,你只管忙正事要紧,在外忙一天本就累了,还特意去买菜,多辛苦,以后这些活儿都交给阿娘来做就好。”
江小荷面上带笑,嘴里道:“阿娘,我不累,我做儿媳妇的,也该帮着干点活,不然传出去像什么话,还当我不孝顺阿娘呢。”
“不不不,哪能这么说,你是再孝顺不过的了,不必管旁人说什么,咱们自家人心里都有数,再说,外面活儿也不轻松,你又是个实诚的,总闷头干活也不知偷个懒什么的,又哪能不辛苦,可别把身体累垮了。”朱氏笑容满面,拉着她的手如此说道。
她现在对这个儿媳妇,真是越看越满意,人能干勤快,还给她长脸,今儿在外面,听了不少人的恭维话,那可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事情,就连她那儿子,也没让她这样长脸过。
“你都不知道,外面好多人都在跟我夸你,说你有多能干,我也觉得你就是个能干的,咱们这些差不多人家的媳妇中,就没有人能比得上你的。”
那什么官家小姐,都不比自家儿媳妇强。
想当初,那李家娶的儿媳妇,是主薄的女儿,当时好些人都在暗自羡慕,觉得李家小子有本事,以后靠着这个媳妇,不定能有多出息呢,哪知道好景不长,那千金小姐儿媳妇,根本不是安心过日子的,李家那小子现在还单着呢。
江小荷一脸谦虚道:“我也没她们说那样好,可当不起。”
听到这话,朱氏就颇不认同:“怎么当不起,一起做工的人那么多,没见别人做女管事,就提拔你做管事了,可见你是有本事,比其他人都要强,杜娘子才会如此看重你。”
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同出自江家村的缘故在,但这也都是儿媳妇的优势。
“我跟你说,以后可千万要好好做事,不要辜负杜娘子对你的提拔之恩。”她提点道。
她可是很清楚,自家小子要靠着左大人,儿媳妇在杜娘子手底下做事,若是得脸的话,对儿子的帮助也不小,总归就是,儿媳妇是旺她儿子,也旺这个家的。
“我知道的,阿娘就不用担心这些了。”江小荷笑着应和道。
她是真嫁对人了,这个婆婆当真是再省心不过的,处处为他们夫妻考虑,思量着,等回头发了工钱,她就去首饰铺子里买件饰品回来,送给她婆婆。
“我知道你是个懂事的,做了管事后,也得多留心些,该讲情面时讲,不该讲情面时,可得立住了,别坏了杜娘子的事,惹得她不喜,对你也没好处,你也别嫌我多嘴,我活了这么些年,很多事情都看得明白,总归,以后不管做什么事,都得跟杜娘子一条心。”
跟东家都不是一条心,那谁会放心用你,好不容易做上管事了,以后肯定还要越发往上走才好,只有走上更高的位置,才会越受重用,也才能得到更多的好处。
她也就是个没用的老婆子了,但凡年轻几岁,兴许都会出去做工,这多好的机会啊,以前是想做工,都没处寻,更没人要,也就是杜娘子是女人,才会让女人去做工,别处可不收女工的。
江小荷认真听着,不时的点头,可不是这道理,做什么都得跟东家一条心不是,若是生了异心,又岂能长久。
“阿娘你说的这些,我都记下了,我们这些人,都是东家提拔的,肯定是要跟东家一条心。”
“那我也不多说了,你心里有数就好,只要跟着杜娘子好生做事,往后的日子差不了。”
儿媳妇能拿份工钱,儿子也能赚钱,家里的日子是越发的好过,她连烦心事都比以前少了,走出门去,人家还夸她越活越年轻了,这话说得,她自个都有些不好意思了,一把年纪的人,还越活越年轻,也不过是恭维她的话罢了,哪能当真呢。
眼见儿媳妇要跟着进厨房,朱氏连忙把人往外推。
“你累了一天,快去歇着去,就我们几口人吃饭,这点活儿我来就是,反正一天到晚也在家里闲着,总得做点事不是,反倒是你们累得不轻,快歇着去。”
杨柳儿从外面回来,见到这一副,也不由笑嘻嘻道:“是啊嫂子,你快歇着吧,要是把你给累瘦了,等我哥回来,可是要心疼的。”
被这么打趣,江小荷也有点不好意思起来:“乱说什么呢,他哪会心疼人。”
“哟,你这是在怪我大哥不心疼你啊,等他回来,我肯定好好说说他,怎么做人夫君的,竟然不心疼自个的媳妇。”
江小荷抬手捂了下脸,求饶道:“快别说了。”
也就是城里的姑娘,敢这么打趣她这做嫂子的,换成村里的姑娘,可不敢这么说的。
“看你没大没小的,竟然这么跟你嫂子说话,回头你哥回来,肯定要收拾你。”朱氏笑骂了一句。
借着这股风,她女儿也能去做工,攒下的钱都留给她做嫁妆,以后嫁到婆家去,日子也会很好过,不过回头还得跟她说说,即便嫁人后,仍还要做工的好,自己有本事赚钱,总比吃闲饭来得强。
倒也不急,回头再说就是。
“小荷你别跟她计较,她啊就是让我给宠坏了,没大没小的,连嫂子都敢打趣了。”
“好了好了,我不说了,阿娘我帮你一起做饭吧!”杨柳儿袖子一挽,准备进厨房。
却是被朱氏伸手轻轻推了一把:“不用你,累了一天,回来就歇着吧,不然又该说我偏心了。”
她这女儿,也不是个肯吃亏的,不过也亏得这性子,她就没担心过在外面会被人欺负。
杨柳儿一脸笑嘻嘻:“这可是阿娘你说的,别回头又说我懒,回家不干活,可不是我不做,是你不让我做的。”
“对对对,是我不让你做的,快去歇着吧,在外忙一天,不嫌累的,回家来话还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