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1章 坦克大战1
周卫国带领的战车团成功在南门附近站稳脚跟后,继续长驱直入县城内部。与此同时,北门、西门和东门方向,战车团坦克同样势不可挡,如同一把利刃,瞬间撕开小鬼子的城门防线,为后续部队打开了通道。
随着坦克成功进城,协同作战的步兵们紧随其后,如潮水般涌入。他们与坦克密切配合,以有序的阵型向城内纵深推进。
而特战团的将士们更是展现出非凡的战斗素养,迅速进驻城门周边,而后以矫健的身姿攀附上城墙。
城墙上,小鬼子和伪军还未来得及组织起有效的抵抗,便被特战团将士们如猎鹰扑兔般一一猎杀。
所有的战士们目光坚毅,手中的武器化作死神的镰刀,每一次挥动都带着对侵略者的满腔怒火。
一时间,城墙上喊杀声、惨叫声此起彼伏,鲜血顺着城墙汩汩流淌,将原本灰暗的墙面染得通红。
在战车团与日军激烈交火的同时,特战团的将士们迅速跟进,有的登上城墙,开始对城墙上的小鬼子和伪军进行了清理,他们身手敏捷,动作轻盈,如同一群黑夜中的幽灵。
城墙上的小鬼子发现了正在攀爬的特战团战士,急忙开枪射击。子弹在战士们身边呼啸而过,但他们毫不畏惧,继续向上攀爬。
一名特战团战士抓住城墙上的缝隙,用力一蹬,身体向上一跃,成功登上城墙。他迅速端起手中的枪,朝着小鬼子扫射,“哒哒哒……”几个小鬼子还没来得及反应,就被击中倒下。
也有一些特战团的战士,跟着坦克部队,与更多的机步营的将士一起,与城内每条街、每栋房屋里的日军和伪军展开了巷战搏斗。
一名特战团战士与一名日军士兵扭打在一起,他巧妙地躲过小鬼子的刺刀,然后一个反手,将刺刀插入了那名小鬼子的腹部,小鬼子士兵惨叫一声,倒在地上然后死去。
在特战团战士们的勇猛攻击下,城墙上的小鬼子和伪军渐渐抵挡不住,防线开始崩溃。他们有的被击毙,有的则吓得纷纷逃窜。
特战团战士们,凭借着猛烈的火力,以及高超的战斗技巧乘胜追击,最终在一个小时之后彻底控制了宁晋县的所有城墙,开始对城内的小鬼子形成了居高临下的压制。
至此,小鬼子失去了凭借城墙据守的重要依托。而在城内战斗的同时,战车团的将士们时刻保持警惕,密切留意日军的一举一动,并通过传令兵,将小鬼子新出现的位置信息源源不断地传递给炮兵团长李有才。
李有才,这位经验丰富的炮团指挥官,接到情报后,立刻有条不紊地指挥调整92式步兵炮和41式山炮的精准轰炸点。
那些火炮仿佛被赋予了生命,精准地朝着小鬼子和伪军的聚集区域倾泻着怒火,每一次爆炸都伴随着耀眼的火光和日军绝望的惨叫,将他们的阵地炸得满目疮痍。
战斗仅仅进行了2个小时,局势便对日军极为不利。小鬼子的兵力折损过半,伪军也几乎丧失了三分之一的力量。
然而,这仅仅是他们噩梦的开端。随着越来越多的特战队人员和战车团将士如洪流般涌入城中,整个宁晋县城内的小鬼子如同被困在笼中的野兽,末日悄然降临。
在这场激烈的交锋中,小鬼子的火炮力量早就成为863旅火炮的首批重点打击的目标。战斗伊始,863旅炮团便以强大的火力优势,对小鬼子的火炮阵地展开猛烈轰击。
炮团阵地上,一门门92式步兵炮和41式山炮整齐排列,炮口高昂,指向敌人的方向。炮手们全神贯注,在震耳欲聋的战场环境中,凭借着精湛的技艺和高度的专注,执行着每一个操作步骤。
装填手们迅速抱起沉重的炮弹,脚步匆匆却又沉稳地走向炮膛,将炮弹精准地塞入,随后用力关闭炮闩,整个动作一气呵成。
瞄准手们则紧紧盯着瞄准镜,眼睛一眨不眨,根据前方观测员传来的信息,快速而精准地微调着炮击角度,他们的额头布满了细密的汗珠,但眼神中透露出的坚定却从未动摇。
“各炮位注意,目标敌军火炮阵地,准备射击!”李有才通过扩音器大声下达指令,声音在炮阵地上空回荡。
随着他一声令下,“轰!轰!轰!”一排炮弹如流星般划过天空,带着炽热的火焰和强大的冲击力,直扑小鬼子的火炮阵地。
小鬼子的火炮阵地上,日军炮兵们正慌乱地准备反击。他们惊恐地看着天空中飞来的炮弹,试图做出躲避动作,但一切都为时已晚。
炮弹准确无误地落在阵地上,瞬间引发了一连串剧烈的爆炸。火光冲天而起,将整个阵地照得如同白昼,巨大的气浪席卷而来,将日军士兵们掀翻在地。
一门门小鬼子的火炮在爆炸中被炸得扭曲变形,零件四处飞溅。有的火炮炮管被炸断,歪倒在一旁;有的则被强大的冲击力掀翻,倒扣在地上。
日军炮兵们在爆炸中伤亡惨重,惨叫声响彻阵地。第一轮炮击过后,小鬼子的火炮阵地一片狼藉,但仍有部分火炮试图挣扎着反击。
李有才见状,立刻展开第二轮炮击。这一次,863旅炮团的炮击更加精准,目标直指那些还在试图反抗的火炮。又是一轮猛烈的轰炸,更多的小鬼子火炮被摧毁,阵地内的日军火炮几乎丧失了抵抗能力。
尽管经过863旅炮团的两轮打击,小鬼子的火炮力量已被大大削弱,但仍有一些残余的92式步兵炮妄图负隅顽抗。而这些漏网之鱼,很快便迎来了坦克的致命一击。
在城内的战斗中,战车团的将士们时刻留意着战场动态。当发现有小鬼子的92式步兵炮试图重新组织火力时,那些战车团的坦克迅速做出反应,第一时间优先选择摧毁那些火炮。
北门进入的一辆坦克内,车长通过观察镜锁定目标后,果断下达指令:“目标敌军残余一门92式步兵炮,准备开火!”
于是那名炮手迅速转动炮塔,将炮口对准敌人的火炮,眼睛紧紧盯着瞄准器,不断微调着角度。
随着一声“开火!”,那辆坦克炮发出一声怒吼,一枚炮弹呼啸而出,准确地命中了那门92式步兵炮的掩体。
炮弹在那日军火炮掩体内爆炸,强大的冲击力将火炮直接炸飞,周围的日军士兵也被爆炸的气浪和弹片击中,纷纷倒地身亡。
其他战车团的坦克也纷纷效仿,一旦发现小鬼子的残余火炮,或者重机枪阵地,或者掷弹筒阵地,便立刻用战车团的坦克炮进行精准打击。
在战车团坦克和炮团的双重打击下,小鬼子的火炮力量最终被彻底摧毁,他们失去了重要的火力支撑,只能在365师的猛烈进攻下节节败退。
小鬼子的火炮被歼灭后,他们仅剩下掷弹筒和迫击炮还在负隅顽抗。小鬼子的迫击炮还在持续攻击,主要目标瞄准了坦克后面协同作战的机步营士兵。
他们的掷弹筒和九二式重机枪也在这时发挥了一些作用,给八路军步兵造成了一定的困扰。但八路军的九辆坦克迅速做出反应,充分发挥出战车团的顽强作战实力。
只要一发现小鬼子的掷弹筒或者重机枪位置,立刻就会有一辆坦克迅速调整方向,将37毫米的坦克炮精准瞄准,然后一声令下,“轰!”炮弹如流星般射出,瞬间将目标摧毁。
由此可见,陈振华当初给坦克部队下达每分钟最多前进十米的命令,是何等的科学合理。
这样的速度,既能保证坦克稳步推进,有效压制敌人,又能让坦克有足够的时间观察战场,及时发现并摧毁敌人的火力点,为协同作战的步兵提供有力的掩护,大大减少了步兵的伤亡,稳步推进战斗的胜利进程。
在八路军各部队紧密配合、英勇作战下,宁晋县城内的小鬼子已陷入绝境,等待他们的,必将是彻底的覆灭。
在宁晋县城这片弥漫着硝烟与战火的战场上,局势正朝着对日军和伪军极为不利的方向发展。
日军原本寄予厚望的24辆坦克,在陈振华巧妙的策略下,被收走12辆,如今仅剩下12辆,成为他们试图挽回败局的最后筹码。
而863旅的战车团和特战团,正以势不可挡的气势,对城内的日伪军展开猛烈攻击。
当日军发现自己的坦克数量锐减后,匆忙将剩余的12辆坦克投入战斗,妄图凭借这些钢铁巨兽阻挡863旅的进攻。
周卫国率领的战车团自然毫不畏惧,与日军坦克在城内狭窄的街道上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对轰。
当一辆日军坦克出现之后,率先发动攻击,37毫米的坦克炮喷吐出愤怒的火舌,炮弹带着尖锐的呼啸声,如雨点般朝着周卫国所在的坦克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