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振兴中华风云花钱月下伤心奴家

第907章 炮轰宁晋县城1

陈振华一回到指挥部,立刻召集众人,开始详细讲述城内日军的部署情况,以及自己的下一步作战计划。

众人围在地图前,神情专注,气氛凝重。陈振华指着地图上的各个据点,详细阐述着日军的兵力分布、防御工事以及火力配备。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每一个字都仿佛充满了力量。

“日军在城东部署了重兵,依托坚固的工事进行防守,这里是他们的核心防御区域之一。城西则以九二式步兵炮和四一式山炮组成火力网,对城外进行封锁。“

“城南靠近河流,他们设置了多个暗哨,防守较为严密。城北是他们的物资储备区和坦克停放点,虽然我已经对部分装备进行了处理,但仍不可掉以轻心。”陈振华说道。

接着,他又讲述了自己的作战计划:“我们先以炮团对城东和城西的日军核心据点进行火力压制,打乱他们的部署。“

“战车团趁机从四门突破,利用机动性优势,迅速穿插到宁晋县城日军阵地,切断他们的退路。”

“特战团则从四周城墙上秘密潜入,解决掉暗哨,为后续部队打开通道。同时,我们要注意防止日军从城北突围,务必将他们全部歼灭在城内。”

众人听后,纷纷点头表示赞同。李战龙说道:“旅长,您的计划十分周全,我们一定全力配合,坚决完成任务!”周卫国也坚定地说:“对,这次一定要让小鬼子有来无回!”

紧接着,他目光如炬,迅速锁定炮团团长李有才:“李有才,这一趟我摸清了小鬼子的底细,这是极为关键的火炮参数,你按这些地点进行猛烈炮击,定能给小鬼子致命一击。” 说着,陈振华从怀中掏出一张折叠得整整齐齐的图纸,双手递给李有才。

李有才赶忙双手接过,只见图纸上,小鬼子主要分布的六个地点的炮位坐标,被陈振华用红笔标注得格外醒目,旁边还详细记录着一些相关的地形特点和炮击注意事项。

李有才心中不禁涌起一阵敬佩,经过无数次实战的检验,他对陈振华的判断和测绘能力深信不疑。

自己费尽心思测绘的炮击参数,与陈振华给出的相比,总是差了那么几分精准。因此,对于这份坐标,他没有丝毫的怀疑。

李有才抬头,目光坚定地看着陈振华,大声应道:“好的,旅长!您放心,我这就去安排。炮团15分钟后准时发动总攻,炮击时长为半个小时,保证完成任务!”

陈振华微微点头,对李有才的干脆利落表示满意。他的眼神变得更加专注,伸出右手,食指在空中点了点,示意李有才靠近:

“先别急着走,有才,这次炮击任务至关重要,容不得半点马虎。来,咱们仔细研究下。”

说着,他拉着李有才走到地图前,身体微微前倾,手指精准地指向城西的3号点,眼神紧紧盯着地图,仿佛能透过纸张看到实地的场景:

“就拿这个3号点来说,周围建筑物密集,小鬼子很可能利用这些建筑构建了坚固的防御工事。咱们的火炮要采用大口径炮弹,集中火力进行定点爆破。”

陈振华微微直起身,双手在空中比划着角度:“每门炮的炮击角度要精确调整到45度,这样能保证炮弹以最佳的抛物线轨迹,穿透建筑物的顶层,直接打击内部的敌人和关键设施。“

“第一轮炮击,先齐发三枚炮弹,试探敌人的防御强度和反应。”他转头看向李有才,目光中带着询问与期待:

“你明白我的意思吧?这第一轮炮击就像投石问路,咱们得摸清楚小鬼子的底。”

李有才赶忙点头:“明白,旅长,第一轮齐发三枚,试探敌人。”

陈振华满意地继续说道:“根据第一轮炮击的反馈,后续再进行精准打击。如果敌人防御较强,咱们就加大炮击力度和频率;要是敌人防御出现松动,就抓住机会,扩大战果。”

接着,陈振华的手指迅速移向城南的5号点:“5号点地势开阔,小鬼子的机动性强,单纯的集中炮击很难有效打击他们。所以这里要采取分散炮击的策略。”

他一边说,一边用手指在地图上圈出一片区域,代表5号点及其周边:“把炮团分成三个小组,每组间隔200米。”

陈振华屈起三根手指,依次点动:“第一组先以30度的炮击角度,向5号点的左侧区域发射炮弹,扰乱敌人的部署。紧接着,第二组以40度的角度,向右侧区域开火。第三组则保持35度的角度,对中间区域进行覆盖。每组每次发射两枚炮弹,三轮为一个循环,交替进行,让小鬼子防不胜防。”

他看向李有才,眼神中透着严肃:“这里的关键在于节奏和配合,三个小组之间的衔接一定要紧密,不能给小鬼子喘息的机会。你回去之后,要跟各小组组长反复强调,确保他们清楚自己的任务和时机。”

李有才神情专注,用力点头:“是,旅长,我一定传达到位,保证各小组紧密配合。”

随后,陈振华的手指移向城中间的1号和2号点,表情变得更加凝重:“这两个点是小鬼子防御的核心,也是咱们半小时后的重点打击目标。半小时后,其他点的炮击力度要适当减弱,集中优势火力到这两处。”

他双手叉腰,凝视着地图上的1号和2号点:“届时,你要把所有九二式步兵炮的射程调整到最大,以50度的角度,对1号和2号点进行交替炮击。每门炮每隔30秒发射一枚炮弹,形成持续而猛烈的火力压制。”

陈振华微微皱眉,语气加重:“同时,注意观察敌人的防空火力分布,一旦发现有威胁,及时调整炮击节奏和角度。这两个点的敌人肯定会拼死防守,咱们不能硬来,要灵活应对。”

他拍了拍李有才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在炮击过程中,要随时根据战场的实际情况调整。如果发现敌人的防御出现漏洞,就集中火力扩大战果.”

“要是敌人有反击的迹象,立刻改变炮击方式,打乱他们的节奏。还有,与战车团和特战团保持紧密沟通,他们在推进过程中如果需要火力支援,要及时响应。”

李有才认真聆听着陈振华的每一句话,不时点头,将要点牢记心中。他深知这次任务的艰巨,但有陈振华如此细致的指导,他信心倍增。

“旅长,您放心,我一定把您的指示传达给每一位炮手,保证打出咱们炮团的威风,让小鬼子尝尝咱们炮弹的厉害!”

陈振华满意地笑了笑:“好,我相信你。去吧,让小鬼子知道咱们的厉害。”

李有才敬了个礼,转身匆匆离开指挥部,去传达陈振华的命令,准备即将到来的炮击。此时,指挥部内的其他人也在紧张有序地做着最后的战斗准备,一场激烈的战斗即将在宁晋县城外打响。

陈振华又看向战车团和特战团的负责人,继续有条不紊地部署着接下来的作战计划。他的声音坚定有力,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必胜的决心,在指挥部内回荡。

周卫国和李占龙在接到陈振华调整后的作战计划后,没有丝毫犹豫,迅速且高效地按照计划展开行动。

他们心里明白,陈振华每次对作战计划的调整,看似只是微小变动,实则都是基于他深入县城侦察所获取的精准情报。

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微调,往往蕴含着扭转战局的关键力量,不仅能够让战斗结果朝着更有利于我方的方向发展,更能使战斗进程推进得更加顺利,极大地提升获胜的几率。

时间在紧张的战前准备中飞速流逝,15 分钟转瞬即逝。这一刻,整个战场仿佛被按下了启动键,炮团与战车团的炮兵们如训练有素的猎豹,瞬间进入战斗状态,一场震撼人心的猛烈轰击就此拉开了壮烈的帷幕。

随着炮击的开始,李有才就一直屹立在前沿指挥位置,宛如一座沉稳的山峰,坚定而不可撼动。他的神色凝重而专注,紧紧盯着前方那被夜幕笼罩的目标区域,眼中燃烧着炽热的火焰,那是对胜利坚定不移的渴望,也是对侵略者刻骨铭心的仇恨。这双眼睛,仿佛能穿透黑暗,洞察敌人的每一个细微举动。

只见他熟练地举起望远镜,身体不自觉地微微前倾,整个人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仿佛要将望远镜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深深烙印在脑海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