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7章 不渴水店

下午四点五十分。

云霄镇,外镇南侧,距离贡献中心五百多米的中间地带。

一个依靠着丘陵侧面,靠三四个移动板房合并在一起,支起的锈迹斑斑的“店铺”,正是开门迎客的时候。

店铺顶端竖着块毛毛躁躁的大木板,上面用红油漆随意写着“不渴水店”。

这就属于是末世特色了……

水店自然不是给人喝水的,或者说喝水只是它的业务范围之一,末世里的水,既是人类的生存必须,同样也是一般等价物。

所以这里除了以各种物品兑换各种等级的饮水之外,还有“验钞”业务,也就是帮忙评测客户水源的等级,除此之外,像存储、净化、兑浑等等,经营范围广泛的可以让初次听说的人瞠目结舌。

贡献中心内有两家高端水店,分别是罗海以及一位镇外大佬的产业,而不渴水店,身为外镇唯一一家面向所有幸存者的中低端水店,背后的老板自然也不可能简单,正是罗海的第一心腹,刘副军长刘俊宇……

这是老大吃肉,小弟喝汤的基本节奏,这玩意有多赚,可以小部分参考末世前的银行……

此时已经是傍晚四点四十分。

外出的幸存者大多归来,做正经事的已经快要吃饭睡觉、捞偏门的此时也正是出洞觅食的时候,可以说是全天最热闹的黄金时间段。

前几天跟红骨干尸的全封锁战争,导致镇内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业务停滞,从昨天晚上血沙基本上停止后才开始恢复。

跟想象中劫难过后的死寂和萧条完全相反,云霄镇迎来了一波仿佛是回光返照般的病态繁荣……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血沙之中幸存的镇外势力和各种野外队伍,早就已经是惊弓之鸟、身心疲敝不堪,而且这些人绝大多数都抛弃了自己的聚居地,带着全部身家赶过来避难的。

血沙现在只是小了,处在将停未停的样子,空气中原本那布满空间的血红色,已经变成了淡淡的,类似粉色般的浅红色。

但是谁知道后面还有啥等着幸存者们?赶紧找个安全的地方才是正经。

之前红骨干尸肆虐,这些外面的人,因为载具高机动、再加上人数比较少,可能吸引的干尸也比较少,最后还要有不差的运气才能在野外躲过这一劫,但下一次可就说不准了……

云霄镇在此次血沙事件中,可以说是彻底露了把脸,把四周的势力和幸存者都给震惊的瞠目结舌!

原本不显山不露水,突然爆发这一下,让原本觉得对这里已经十分了解的众人脑瓜仁都在抽筋。

云霄镇四周都是大块平原,四通八达,原本的优势,在这次持续两天的血沙事件中成为了最大的劣势。 没有人觉得此次云霄镇可以幸免,但事实往往比电影敢演了太多,也更充满戏剧性,人家不仅是挺过来了,甚至寸土未失、伤亡还特么是离谱的两位数,这谁说出去谁敢信那?

多少团队和幸存者、甚至贡献中心内的政务和刀旗军中的人,都在血沙降临后的数小时悄悄跑路,现在恐怕悔的肠子都快青了……

……

此时天色已经完全黑暗,但云霄镇却处处灯火通明,姜老板有的是油料和各种适配型号的发电机,再说末世的太阳只是少了、弱了,并非没有,碧蓝之界里的太阳能板那不可劲用……

所以自从姜磊执掌云霄镇以来,虽然才短短两三天,过去拮据的电力的问题就不再是问题了……

镇外丘陵边缘,东西南北四处入口处,一个个长长的灯杆拔地而起,挑着炽亮的探照灯四处缓缓旋转。

原本的木板房四周被用沙袋垒了好多没有棚顶的临时隔离检查室,数十名街巡团队员忙的满头大汗,在板房正面铁丝网围出来的通道前方,等待着检查进镇的队伍弯弯曲曲的直到视线的尽头,根本看不清还有多少。

在板房左右两侧数十米开外各燃着大堆的篝火,两个三十人的刀旗军小队,全副武装的坐在载具上抱着膀子看着这边。

原本边缘地带的那些节点守备工事,在红骨干尸被基本消灭后,已经失去了作用,如今只剩少部分人员看守。

现在四个检查站人手吃紧,街巡团还得应付外镇这突然涌入的,已经超过本镇常住人口一倍多的人数治安,根本无法多派出哪怕一个人支援检查站,所以姜老板就挑出了在此次战斗中表现比较好的刀旗军小队,把血沙战斗结束后就收上去的武器重新发还,前往支援,也是个震慑力量。

至于自家的嫡系武装,四个班的捕猎队,除了吴春富、黄鹏和吕文洋这些在储备营中担任中高级军官的,其他已经大部分归位,充当督战队的储备营,也全部回归了建制。

此次储备营损失的人数不少,有七十余个,将近四分之一,如今只剩了二百二十多人,比整个两天的血沙战斗全镇的损失还要大。

但也算是大浪淘沙,那些别的势力掺的沙子和投机分子,在血沙事件中原形毕露,不是在当初的营地暴乱中被当场击毙,就是在战斗开始前,自觉不能留在这陪着姜老板等死,自己偷偷溜走了。

如今,储备营两个整编连队已经初步成型,新的四个连队,也正在招募之中。

罗海延续自己的生命有望,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给他管都嫌烦,如今已经算是能确定彻底归顺。

当初严苛要求,让招募的新队员处处受阻,但有了他这个掌权半年多的前镇长帮助,不说轻松愉快,也是进度喜人。

还是要底层带着嫡亲的适龄男女,沙子还是会有,但应该不会像之前那么离谱了。

六百人的常规部队,目前来说姜老板觉得是够了。

部队这玩意,就得一点点的攒,以核心带骨干、以骨干带老兵、以老兵再带新兵,各个阶层的官兵环环相扣的放在一起训练生活战斗,一定的时间和契机之后,就能变成一颗颗种子。

如果一下扩编太多,还是原本在救助团那边的问题,容易消化不良,一场战斗直接大溃败,那可就得不偿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