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1.25倍数的生长速度
邓菲爸爸问道:“能不能把这些牛蛙都卖给我一个人?”
卖给谁不是卖?陆程程自然是答应的:“你要的完就可以。”
邓菲爸爸问道:“你卖多少钱一斤?”
陆程程道:“市场怎么卖我就这么卖,现在市场上牛蛙卖十块钱一斤,你批发的话,算九块吧。”
邓菲爸爸想想,这样的牛蛙卖九块,其实算便宜了:“行,你全部卖给我,我每天来抓一些。”
陆程程便道:“那签个合同?”
都是生意人,邓菲爸爸懂陆程程的意思:“可以。”
陆程程给于曼曼打电话,让她拟一个牛蛙买卖的合同,一会儿他们过去签。
陆程程趁机又道:“村里还有一些蔬菜,你要不要看看?”
“蔬菜?”邓菲爸爸不太明白陆程程的话。
陆程程带着三人来到了九十岁老婆婆的空心菜地前:“这是我鼓励村民种的菜,我们村子的菜会比别处的好吃,可以摘一些回去尝尝。”
邓菲道:“爸,这地里长的空心菜是要好一些,反正你每天都要来拿牛蛙,不如从村里带一些菜回去,又新鲜又便宜。”
邓菲爸爸觉得也行,反正也是要买菜的,在村里买,帮帮这些老人:“行,到时候我带一些走。”
接着双方去把合同签了,邓菲爸爸暂时付了两万块钱,
签了合同,邓菲爸爸就去找了两个麻袋,然后去稻田里抓牛蛙。
陆程程和邓菲帮着一起抓,抓的时候都比较小心,没有伤害到稻子。
村民看到他们抓牛蛙,都跑来稻田里看。
“程程把牛蛙放到田里感觉还是昨天,没想到现在都可以卖了。”
“是啊,那牛蛙个头好大,肥嘟嘟的。”
“养的嘛,没看到这稻田里的稻子都长得那么好。”
张伯伯扬声问道:“程程,牛蛙多少钱一斤啊?”
陆程程回道:“十块。”随后又补充了一句,“邓菲爸爸已经把牛蛙全部买了。”
张伯伯还想买两斤,没想到都卖完了,只好不说了:“市场上也是卖的十块,差不多。”
夏婆婆道:“虽然都是十块,但你这个更肥,丢的地方少,买你的更划算。”
邓菲爸爸道:“我也这么觉得,所以果断跟程程买了。”
夏婆婆道:“说明你有眼光,程程的东西都是非常好的,你买她的,绝对是你占便宜了。”
邓菲爸爸笑了起来:“可不是,以后我生意要是好了,再来买大家的菜。”
夏婆婆哈哈一笑:“那感情好了。”
邓菲爸爸抓了两大袋牛蛙,一称,九十五斤,两个麻袋重五斤,正好就十斤,陆程程给记录了下来,然后邓菲爸爸把牛蛙放到了后备箱里,拉去了县城里。
下次拿竹兜来装,不然容易把牛蛙给热死闷死。
这次路程近,牛蛙一只都没死,带回县城,邓菲爸爸马上给倒在了临时养牛蛙的池子里。
正好,有客人来吃牛蛙了。
客人定了一份牛蛙,一份牛蛙一般十只牛蛙,有两斤,但这个牛蛙个头大,八只就可以了,而且超过两斤了。
杀好的牛蛙还要切一些,腌制入味,再放到锅里炒。
李大厨已经在店铺里炒了三年的牛蛙了,邓菲爸爸对人好,所以他一直在这里干,炒了三年牛蛙,他对牛蛙肉最是熟悉。
今天这个牛蛙很是不同,牛蛙看起来更细嫩,炒的时候散发出一种好闻的气味,令人垂涎。
按道理来说,他炒了这么久的牛蛙,牛蛙对他的吸引力已经不强了,但今天不同,他一边炒,一边流口水,菜对他有着强大的吸引力。
“真是奇了怪了!”李大厨特别纳闷儿。
炒好的牛蛙盛到一个大盘子里,色泽红亮,牛蛙和配菜相得益彰,看起来充满食欲。
“上菜!”李大厨吆喝了一句。
服务员把菜端走了。
李大厨见厨台上掉了一小块牛蛙肉,想了想,捡起来吃了。
一咀嚼,李大厨的眼睛都瞪大了,今天这牛蛙肉吃起来嫩得不行,锅气和小料的香气全部炒进了肉里,麻辣鲜香,令人回味。
看来今天不同是因为牛蛙肉的品质变好了。
要是,邓菲爸爸说今天的牛蛙是稻田牛蛙,这样的牛蛙跟野生的差不多,好吃也是应该的。
客人吃了也赞不绝口,后面又要了一份,并且打电话把朋友叫过来一起吃。
好东西总是流传得快,第一天客人数量没多大变化,第二天人就明显多了起来,邓菲爸爸中途又来抓了一次牛蛙,这才满足了需求。
一传十十传百,邓菲爸爸的铺子,生活火爆了起来,后面吃牛蛙都要排队了。
陆程程听说这件事,马上又买了许多牛蛙苗养在里面,这样抓完了大的,小的又补上了,不会断货。
放了牛蛙苗,陆程程又往田里放了一些葫芦水,这样又把稻田里葫芦水的含量提高了上来,让稻田和牛蛙都保持一个加快生长的状态。
不过葫芦水没有放多少,相当于1.25倍数的生长速度。
这样是有一些变化,但也不至于太打眼。
……
蚕吐丝了。
陆程程大清早便来到了蚕房这边,只见蚕全部爬到了蜈蚣蔟,身体开始发亮,头部不停的摆动,头部的肌肉会来回伸缩,这是开始寻找适当位置结茧的表示了。
这个过程,蚕不需要吃东西了,但非常需要安静,一定不能有任何动静打扰到蚕,否则就会停止结茧。
陆程程巡视了一下便来到了外面。
蚕终于吐丝了,陆程程心里轻松了起来。
这里有郑婆婆看着,陆程程不用操太多心,她去了养猪场,取了一些猪粑粑的粪肥拿去灌溉桑树。
只是摘桑叶却不灌溉,这是反常的——植物生长是需要肥的,现在蚕不吃桑叶了,正是灌溉的时候,也掩饰一下葫芦水的存在。
花了两天时间陆程程才把桑树给灌溉了,然后她又去蚕房看蚕吐丝。
吐丝营茧的过程大约需要两天两夜的时间,现在是第二天下午,还没有完成。
陆程程叫上郑婆婆一起去吃饭,然后再过来继续看茧。
到了第三天,蚕吐丝基本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