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神话62
项梁看着情绪激动的项羽,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悲凉。他缓缓地摇了摇头,叹息道:“侄儿啊,你觉得我们现在还能完成复国大业吗?”
项羽闻言一怔,他转过头,看着项梁,眼中闪过一丝疑惑,这不是叔父一直灌输给自己的理念吗?
项梁见状,说道:“如今秦国如日中天,国力强盛,又有国师那样的人物护佑,而我们楚国已亡,要想复国谈何容易啊。”
项羽沉默了片刻,说道:“大不了我这一代不行就下一代,下一代不行就下下一代。不是每一个帝王都能够像嬴政这样好运,有能力的,而且,国师也不可能永远护佑着大秦吧。”
他看得出来杨玉环虽然身为大秦国师,为大秦做了很多事情,倒没有对他们很是仇视,与其说为了大秦,还不如说是为了天下百姓。
项梁看着眼前的侄儿,心中感慨万千。曾经那个只知道用蛮力做事的孩子,如今终于长大了,学会了思考,懂得了权衡利弊。他既感到欣慰,又有些心酸。
项梁深吸一口气,他缓缓地说道:“羽儿,你说的不无道理。现在的秦国对于我们这些亡国之人来说,就如同饿虎一般,凶猛而无情。稍有不慎,我们便会被其吞噬,连骨头都不剩。要不我们还是离开这里吧,去一个他们伸手够不到的地方,休养生息,以待时机。就像你说的,他日再行复仇之事。”
项羽听了项梁的话,心中一阵犹豫。这可不是一件小事,要做出这样的决定,需要考虑很多因素。最主要的是:“我们做出这个决定,其他人愿意跟我们走吗?”
项梁似乎早已料到项羽会有此一问。他回答道:“那些有二心的人,之前都走得差不多了。剩下的都是我们原本项家军的人,我相信他们会赞同我们的做法的。”
说到曾经的项家军,他的语气充满了自信,显然对自己的判断很有把握。
项羽听了项梁的话,心中的担忧稍稍减轻了一些。于是,项羽点了点头,说道:“好,就听叔父的。”
其实,之前项羽内心深处一直处于两难的境地。一方面,他从小就被灌输着复仇的理念,对秦国充满了仇恨;另一方面,他也清楚地知道,以他们目前的实力,要想战胜强大的秦国几乎是不可能的。
他害怕自己失败了,不仅无法完成复仇的心愿,还会让身后的部下陷入更加艰难的境地。
然而,如果要放弃复仇,叔父肯定不会赞同。现在项梁主动提出离开这里,休养生息,以待时机,这无疑给了项羽一个台阶下。
然而,让他们始料未及的是,项梁对下属的忠诚度估计过高了。若是在刚刚亡国的那几年,这些人的忠诚度定然极高,但时光荏苒,如今已过去十多个春秋。尽管他们仍然为项家军,然而许多人早已娶妻生子,对故乡的眷恋之情难以割舍。在这五六万项家军残部中,竟然只有两万多人愿意跟随他们一同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