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7章 伏法
张大政猛地抬头,见对方虎口处假造的蛇形纹身,紧绷的肩背松懈下来:“东西呢?”
“老板的货,绝对正宗。”刘亮将青瓷碟推过去,碟底贴着微型发射器。当张大政的手指触到碟沿时,料理店外突然响起震耳的破门声。
特警队员如猎豹般突进包厢,黑洞洞的枪口瞬间锁定目标。张豪杰一脚踹开移门,战术靴碾过散落一地的芥末膏:“张大政,你涉嫌走私文物,跟我们走一趟!”
冰冷的手铐锁住手腕时,张大政还死死攥着那只青瓷碟,指节因用力而泛白。与此同时,三辆警车同时包围了城西别墅,搜查令贴在雕花铁门上的刹那,张家客厅里价值百万的古董钟突然停摆——时针永远卡在了凌晨两点十七分这个抓捕时刻。
冰冷的手铐“咔嗒”锁住手腕时,张大政嘴里的雪茄还燃着火星。他瞪圆了眼,喉结剧烈滚动,浑浊的瞳孔里倒映出身后突然出现的黑色身影。审讯室惨白的灯光下,他起初还梗着脖子拒不承认,直到“刘亮”推门而入——那张与记忆中截然不同的冷峻面孔,正将一叠照片甩在桌上。照片里,他与军火商密谈的画面清晰得如同昨日。
心理防线轰然倒塌。张大政瘫软在椅子上,供出了一连串名字,从走私团伙的头目到地方保护伞,牵扯出的利益链条像藤蔓般缠绕着军政两界。当办案人员顺着线索深挖,一份加密通话记录让所有人倒吸冷气——电话那头的声音,竟指向了手握重兵的赵副司令。
这个平日里道貌岸然的政界中的“老虎”,早已利用职权构建起庞大的贪腐网络,将国家物资倒卖牟利,甚至与境外势力暗通款曲。随着张大政的彻底招供,一张盘根错节的腐败网络被连根拔起,一场席卷全军乃至全国的反腐风暴,正悄然拉开序幕……
窗外的雨淅淅沥沥,张老爷子坐在梨花木书桌后,指尖捻着那份刚送来的密报,指节泛白。烛火在宣纸上投下晃动的影子,将"瑞典银行,百汇洋行"这些字样照得忽明忽暗,像一张无形的网,从江南水乡一直铺到京城官场。
他原以为张家的根基只在那百间铺面和万顷良田,却不想三儿子十年前在苏州资助的戏班班主,如今竟成了一方官员传递消息的喉舌;就连远房表亲在通州开的那家不起眼的船行,账册里竟夹着那些人的暗语。这些平日里看似无关紧要的枝蔓,此刻却像藤蔓般紧紧缠绕着家族的主干,勒得他心口发紧。
铜制水漏滴答作响,老爷子忽然想起二十年前在祠堂训话的情景。那时他拍着胸脯说"张家行事光明磊落",如今才明白,这盘根错节的关系网早已在他看不见的地方疯长。书案上的青瓷笔洗映出他苍老错愕的脸,他第一次发现,自己亲手打下的江山背后竟藏着这么多他看不懂的暗流汹涌。就在老爷子满心震惊时,书房的门被急促地推开。管家神色慌张地跑进来,手里拿着一份加急电报:“老爷,大事不好!咱家在海外的几家账户被查,资金全被冻结了!”老爷子身子一晃,差点跌坐在椅子上。他颤抖着接过电报,眼神呆滞地看着上面的字,只觉天旋地转。
原来,随着国内反腐风暴的推进,海外相关部门也开始配合调查。张家在海外那些看似合法的钱庄,实则是他们转移非法资产的渠道。如今这条退路也被切断,张家真正到了绝境。
老爷子瘫坐在椅子上,泪水在眼眶里打转。曾经辉煌一时的张家,如今如大厦将倾,他苦心经营多年的一切,在这场反腐风暴中化为泡影。窗外的雨越下越大,仿佛在为张家的命运哭泣。
就在老爷子绝望之际,一直沉默的大儿子突然开口:“爸,咱们不能坐以待毙。我有个朋友在国外有些人脉,或许能帮咱们解冻一部分资金。”老爷子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希望:“真的?那赶紧联系他。”大儿子匆匆离开书房打电话。然而,不到半小时,大儿子面色惨白地回来:“爸,朋友说上面查得太严,他也无能为力,而且还劝咱们宽大处理。”
此时,门外传来一阵嘈杂声,原来是更多的执法人员前来进一步搜查。老爷子望着窗外逐渐明亮的天色,知道一切都结束了。他缓缓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衫,平静地说:“罢了罢了,这是张家的报应。我带着家人去自首,承担该有的罪责。”随后,他带着全家走出家门,在众人的注视下,迈向那代表法律公正的警车,曾经风光无限的张家,就此在这场反腐风暴中落幕。
就在张家众人被押上警车时,一辆黑色轿车疾驰而来,戛然而止。车门打开,一个神秘男人下车,径直走向带队的警官,在他耳边低语了几句。警官先是一脸惊愕,随后脸色变得严肃,挥手示意手下放了张家众人。
老爷子又惊又喜,颤巍巍地走向神秘男人:“您是?为何救我们张家?”神秘男人微微一笑:“我是受一位故人所托。当年您曾救过他一命,如今他得知您家遭遇困境,便让我来帮您一把。”
原来,多年前老爷子曾在一场水灾中救过一个孩子,这孩子后来被一位富商收养,长大后凭借自身努力成为了有影响力的人物。他得知张家的事后,动用关系,通过合法途径证明了张家部分资产的合法性,还帮助他们洗脱了一些不实罪名。
张家虽逃过一劫,但也元气大伤。老爷子决定让张家洗心革面,带领家人重新开始,以合法经营和诚信待人重振家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