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4章 恢复了平日的肃静
省厅二号会议室外,喧嚣渐渐散去,走廊恢复了平日的肃静。
赵成良独自站在巨大的落地窗前,望着楼下如同蚂蚁般渺小的车流人影,内心却并不平静。
刚才会议室里的那一幕幕,领导们各异的神情,嘉奖令上的措辞,以及最后那句意味深长的“注意安全”,都在他脑海中反复回放。
他清楚地意识到,云顶温泉事件虽然在表面上告一段落,但其背后牵扯出的权力博弈和潜在的威胁,才刚刚浮出水面。
自己,已然成为了这场风暴中一个无法忽视的焦点。
正思索间,一个穿着干练制服、戴着金丝眼镜的年轻秘书快步走了过来,脸上带着职业化的微笑:
“赵成良同志,孙副厅长请您过去一趟。”
“好的,谢谢。”
赵成良点了点头,整理了一下略显褶皱的衣角,跟随着秘书,穿过几条安静的走廊,最终来到了一扇厚重的红木门前。
门上挂着“副厅长办公室”的铭牌。
秘书轻轻敲了敲门,里面传来孙桂沉稳的声音:“请进。”
推开门,一股淡淡的墨香和茶香扑面而来。孙桂的办公室宽敞明亮,布置得并不奢华,但处处透着一股儒雅和厚重。
墙上挂着几幅意境深远的山水画和苍劲有力的书法作品,巨大的红木书架上塞满了各种法律、历史和哲学类书籍,与他公安系统高级领导的身份形成一种独特的融合。
孙桂并没有坐在宽大的老板椅上,而是站在窗边,正背着手望着窗外。
听到开门声,他转过身来,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示意赵成良进来。
“小赵来了,坐。”
孙桂指了指靠窗位置一套古朴的楠木茶几旁的椅子,自己也随之落座。
秘书熟练地为两人沏上了一壶香气四溢的武夷岩茶,然后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并轻轻带上了房门。
办公室里只剩下两人,气氛顿时变得轻松而私密了许多。
“先尝尝这个,”孙桂亲自提起紫砂壶,为赵成良面前的青瓷小杯斟满琥珀色的茶汤,动作娴熟自然,“今年的新茶,朋友送的,味道还不错。”
“谢谢孙厅。”赵成良双手接过茶杯,轻呷了一口,只觉得一股暖流顺喉而下,口齿留香,紧张的心情也随之舒缓了不少。
“怎么样,身体恢复得如何?”孙桂放下茶壶,目光落在赵成良的脸上,语气中带着真切的关切,“后背的伤,医生怎么说?会不会留下什么后遗症?”
“劳孙厅挂心了,”赵成良连忙放下茶杯,身体微微前倾,恭敬地回答道,“伤口恢复得还行,医生说主要是失血过多,需要静养一段时间。应该……不会影响以后的工作。”
“那就好。”孙桂点了点头,脸上的笑容却渐渐收敛,眼神变得深邃起来,“云顶温泉的事情,你做得很好。临危不乱,有勇有谋,不仅保全了自己和同学,还协助打掉了一个重要的黑恶势力团伙,值得肯定。”
他顿了顿,话锋一转,带着几分敲打的意味:
“但是啊,小赵,通过这件事,你也应该看到了一些东西吧?黄海旺一个警校副校长,吴小孙一个派出所副所长,他们哪来这么大的胆子,敢动用这么多资源,策划如此周密的行动,甚至不惜持枪行凶,意图杀人灭口?”
赵成良心中一凛,知道孙桂这是在点拨自己,也是在试探自己。
他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沉吟片刻,谨慎地说道:
“孙厅,我相信省厅一定会彻查到底,挖出幕后的真凶和保护伞。”
“彻查?当然要彻查!”
孙桂的语气陡然凌厉了几分,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但有些事情,不是那么容易查的!牵扯太深,关系太广!黄海旺虽然抓了,但他背后的人是谁?指使他的人又是谁?吴小孙死了,死无对证!黑子那帮人,嘴巴严得很,就算撬开,又能挖出多少有价值的东西?”
他看着赵成良,目光锐利:
“小赵,你是个聪明人,应该明白,这次你侥幸脱险,是因为我们行动迅速,也因为有那么一点运气成分。但下一次呢?你能保证每次都有这样的运气吗?”
孙桂的话,如同重锤般敲击在赵成良的心头。
他当然明白,这次能够化险为夷,除了自身的努力和兄弟的拼死相救,孙桂在关键时刻的力挺和果断决策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而这背后,显然是更高层级的角力。
他沉默了片刻,抬起头,目光坦诚地迎向孙桂:
“孙厅,我明白您的意思。
这次事件,让我深刻体会到了我们公安队伍内部,以及当前社会环境中存在的复杂性和危险性。
有些人,为了权力和利益,可以罔顾法纪,草菅人命。”
他的声音低沉,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坚定:
“但我更相信,邪不压正!只要我们坚守底线,坚持原则,就一定能够扫清这些阴霾!”
孙桂静静地看着他,似乎在审视他话语中的真诚和决心。
良久,他才缓缓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欣赏。
“好一个邪不压正!”
孙桂端起茶杯,呷了一口,语气放缓了许多,“小赵啊,说实话,我很欣赏你身上这股劲儿。现在的队伍里,太需要像你这样有能力、有担当,更重要的是,有底线、有信仰的年轻人了。”
他放下茶杯,身体微微前倾,开始与赵成良深入地交流起来。
没有再过多纠缠于云顶事件的细节和幕后,而是将话题引向了更宏观的层面。
他谈到了当前公安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谈到了科技强警的必要性,谈到了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比如部分干警思想僵化、作风漂浮、甚至与地方势力勾结形成利益共同体。
言语间,流露出对现状的忧虑和改革的迫切渴望。
赵成良认真地聆听着,时而点头表示赞同,时而根据自己在基层工作的实际体会,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他谈到了警力不足与任务繁重之间的矛盾,谈到了基层民警待遇不高、压力巨大却缺乏有效激励机制的困境,谈到了部分地区“以罚代管”、“人情执法”等不正之风对公安形象的损害。
他没有空喊口号,说的都是自己在实践中观察到的、思考过的问题,言辞恳切,见解独到。
更重要的是,赵成良在谈话中,始终贯穿着一条清晰的主线——那就是对公平正义的执着追求,对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责任担当,以及对彻底清除公安队伍内部毒瘤、重塑警魂的坚定信念。
这份信念,不仅仅是出于职业道德,更源于他内心深处那段不为人知的伤痛和复仇的执念。
两人的谈话,从具体的工作问题,逐渐上升到理念的碰撞和抱负的交流。
一个是从警多年、身居高位却锐意改革的领导者,一个是初露锋芒、历经磨难却信念弥坚的年轻干警。
年龄的差距、职位的悬殊,在这一刻似乎都已消弭,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基于共同理想和价值观的深度共鸣。
孙桂看着眼前这个虽然年轻、却目光坚定、思路清晰的下属,越发觉得王曾诚和王东海的推荐没有错。
这个赵成良,不仅能力出众,更难得的是,在经历了如此险恶的事件后,依然保持着一颗赤子之心和一股不屈的锐气。
这样的人,正是他未来想要倚重和培养的力量。
赵成良也从孙桂坦诚的交流和忧虑的眼神中,感受到了这位高层领导不同于一般官僚的格局和担当。
他意识到,孙桂不仅仅是将自己视为一个有利用价值的下属,更在某种程度上,将自己看作了可以共同推动某些改变的“同道中人”。
这种基于理念契合的信任和欣赏,远比单纯的权力依附更加牢固和可贵。
谈话持续了将近两个小时,气氛越来越融洽。
最后,孙桂站起身,走到赵成良身边,像长辈一样拍了拍他的肩膀:
“成良啊,江峰县的情况,比你想象的可能还要复杂。
汪兴国这个人,看似圆滑,实则心机深沉,根基很深。而且其背后的那个靠山……”
赵成良倒吸一口凉气,“老头子”。
孙副厅长居然对江峰县的情况掌握的如此清楚。
“总而言之,江峰县各处关系复杂,汪兴国的靠山之所以能屹立不倒,除了关系盘踞多年,关系网错综复杂。
而且似乎还有很多其他势力在帮助他们。
你这次回去当局长,压力不会小,阻力也不会小。
如果有必要,可以查明他们的情况,组织注意到他们已经不是一两天了,只是苦于没有具体的证据……”
他看着赵成良的眼睛,语气郑重地说道:
“放手去干吧!不要怕得罪人!只要你行得正、坐得端,是为了工作,为了老百姓,我会在原则范围内,给你最大的支持!
遇到你自己解决不了的难题,或者……
感受到来自某些层面的不正常压力时,可以直接来找我谈!”
这句话,无疑是给了赵成良一颗定心丸,也正式确立了两人之间这种特殊的、亦师亦友、带有明确政治支持意味的“靠山”关系。
“谢谢孙厅!”
赵成良站起身,郑重地向孙桂敬了个礼,眼中充满了感激和决心,“我一定不会辜负您的期望!”
孙桂微笑着点了点头,似乎对这次谈话的结果非常满意。
他的目光落在桌面上的一份文件上,沉吟了片刻,仿佛突然想起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