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话山海执火之人
第三十一章 命运的齿轮(7)
小
大
“所谓种术,指的是顺应天时、地势,控制草木生长的地域和时段,使其能够为我们所用。”
“其所需要考虑的因素也有许多,目前我们已经确认了,除了时段、地域之外,还有泥土,水源,空气等等,都会影响草木的生长。”
“你可别觉得它没用。不仅仅是你所知的那些花花草草,包括我们日常的食物菰草,也包括你们常吃的浆果,还有我们用以编衣的火草,还有许多你不知的、没见过的,这些都可以施以种术。”
“总之,凡这天下的草木总有其习性,我们要做的就是摸清楚它的好恶,使它的生长能够有利于我们。”
黎经的大母一通解说,连说带比划地为黎贪解释了种术究竟是什么,黎贪则是始终望着清溪旁的菰草残叶沉思。
良久之后,他开口道:“我的一个朋友曾经跟我说过,每当冬天快要来临时,很多浆果便会枯萎败落,而一些腻人的果子却会在冬天生长。”
黎经疑惑:“啥朋友?你还有别的朋友?”
她大母则连连点头:“对,对!你说的这就是。天行有常,人间草木自有其道理,我们便是要弄清楚再加以利用。”
二人神交之际,全然不顾身旁暴躁的黎经。“什么呀?你们在说什么?我怎么听不懂……”
说到这里,黎贪的知识储备已经到顶了,他还得把新了解到的都拿回去慢慢消化,于是便没再说下去。然而黎经的大母却没有要停下的意思,她站起身来回望身后的低矮土丘,随即邀请黎贪跟她一起去看看她的“种地”(种子的种,不是种下的种)。
面对她的热情黎贪有些无所适从,不过她并没有给黎贪委婉的机会,而是不由分说地拉他起身,带上黎经便向东而去。
“大母,我们这是要去哪里?”热情难却,黎贪也就不再推辞,而是大大方方地走到黎经大母身边问起来。
黎经大母稍一低头,浅笑回应:“别叫大母了,叫我无皋吧。我们去离这里最近的种地看看,就在那片低矮土丘后面,那里是我们研究草木之时的地域之一。”
黎贪望向南方连绵不绝的低矮丘陵,只觉得那里线条柔和,丝毫不像北方钟山的山川绝壁那样给人以冷硬俊朗的感觉。“可是无皋大母,那里不是已经出了九黎了吗,我们就这么出去不会被外族人抓走吗?”
无皋还没有回答他的问题,黎经却抢先答道:“这你就不知了吧,那里虽然已经出了九黎,但是也并非外族的土地,而是一块无主之地。既然没有人用,那我们不妨就利用起来咯。”
无皋顺着她的话接着解释道:“说是无主之地,其实是因为南方散落的各族都不敢占据那里,害怕北方的大族们有朝一日将我们与他们一口吃下。说起来,只有那几个大族会十分没有边界感地与别的族挤到一起去,大部分种族之间还是互相间隔有一定的距离的,这样便不容易产生冲突,有外敌时也可以及时作出反应。”
黎贪奇道:“原来还有这么一说,那为什么我们与那些大族之间没有这么一段间隔地带,而是紧紧相邻呢?”黎贪回想起他从姬水部回来的时候,走得距离也没有太远,中午启程傍晚便走回来了。
“呵!”无皋嗤笑一声,“你以为是我们不想吗?就在这块地域上,我们退一点,他们便进一点,他们才不会给我们足够的安全空间。”
仿佛还意犹未尽,她接着说道:“你别看现在我们能够在三族之间生存,只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做好战争地准备而已。一旦哪一天,他们其中一个想要动手了,那我们顷刻之间就会毁灭。另外两族会立刻联合起来,一起进攻先动手的,然后瓜分胜果。至于我们嘛,就算不被侵略者消灭,反攻的人也不会留我们。”
“说白了,在他们眼中,我们只是绳上的一个结,用来标志战争的开启而已。”
黎贪与黎经对视一眼,皆嗟叹一声。虽然对于这天下大势他们有一分了解,但是却无力改变什么。就算他们已经有了些朦胧的想法,现在权力的接力棒也还未交到他们的手中。
说话之间,几人涉水渡过了溪流,来到了南岸之上。
他们现在所处的位置正是两个土丘之间的鞍部,放眼望去刚好可以看到前面一望无际的平原。
“旦过清溪,原不知数。”无皋审视着这片土地,发出一声感慨。
黎贪不懂,黎经却知晓她的意思。于是便开口安慰道:“反正这里也没有别族人,那便是我九黎的土地!”
黎贪这才了解,原来她是倾心于这一望无际的平原啊。
在她们前进的过程中,无皋给黎贪讲述了这片平原的来历。
这里多面环山,地势低洼,原本是山间泄水之地。但是后来注入此地的河流突然变道,这里的水也就慢慢流向地势更低洼处,或是沉入泥土之中,导致了这里的土地多为泥质,利于作物生长。
黎贪惊异于河流竟然会改变道路,他可是亲眼见过东北方山群之中那条大河,其河道之宽广令人咋舌。然而无皋却说他没见过所以理解不了,其实那条河流也曾经改过道,之前包括大青石在内的诸多山体其实在河外,是改道后才到了河内来,成了九黎的一部分。
黎贪没见过那种场面,自然也理解不了,于是无皋便又把话题转回了土壤质地上。
事实上,那时的人们还不清楚这里的土壤肥力强是由于曾经的随流水而来的枯枝败叶堆积分解,从而给这片土地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她们只当是土壤质地的原因。
在九黎的观象者眼中,越是黏稠,含水越高的土地,就越有利于作物生长。
当然,中华民族几千年的耕种文明并不是生而知之。正是这些探索者们前扑后继,不断试错和纠正,才在一代一代的传承中找到了真正的草木之时。这一切,还得感谢隔壁神农部落的祖上,遥远而神秘的初代神农呢!
黎贪放眼望去,大片的土地上零星分布着不同形态的植株,显然是有区分的。不过此刻已然是深冬腊月,作物们都被冻得不轻,有那么几株眼看就要枯死,两位观象者却也对此无能为力。
无皋十分热情地介绍着她的作品,对其的热爱程度看起来不逊于黎经。虽然黎贪认不出也记不清她介绍的植株都是什么,但是却记住了她重复了无数遍的要义:作物,一定要在忙种结束前入土!
所谓忙种,就是字面意思,忙着种植。每到这个时候,自然界就会放出它的信号,让螳螂捕食,鸟始鸣,反舌收声,于是负责种事的观象者就该知道要赶紧将种子埋下了。
无皋给黎贪科普道:“植株在忙种前种下,就可以很快发芽,可是如果要过了这个时候,等到近夏时再种,那就要将埋种地挖地很深才可以。如果等到秋天再种,那就基本不会发芽了。而若是等到冬天,那就没必要种了……”
但是同时,她也补充了一点:也有些植物就适合在夏秋时种下,并且其他族里也有些特殊的种子是放到夏秋种的。总之就是播种前要考虑时节,土地,作物种类的很多因素,搞起来很麻烦。
“这小小种子,原来竟然蕴含这么多学问!”黎贪不由得在心中感慨。
几人走累了,便找了个稍干些的地方就地坐下去,眺望起这片土地来。
这时候黎贪又提出了他的问题:“我看你们在土地上画了很多东西,那些是什么?”
“东西?”黎经一时没反应过来,她并不了解有熊方言。
无皋却是见多识广,知道东西是什么意思。她解释道:“那些是方便记录的,例如第一批早种的就画一横纹,第二批就二横纹,以此类推。每到九批就画一竖纹代替,于是便有了地上那些横竖交错的图画。”
说着,她又笑道:“也不知你们这些孩子怎么想的,黎经竟然在纹理交错的地方又再涂画,还以此诞育了一种游戏……”她看上去是无奈,但语气之中却充满了骄傲。黎贪能够听出,这游戏绝非是那么简单的,至少黎经母子二人对这样的游戏都评价颇高。
然而就在无皋与黎经二人相互说笑之际,黎贪却发现面前的泥地好像动了一下。
他以为是他的眼睛出问题了,再仔细去看时,却发现自己没有看错,那泥土又动了一下。
他指着那里,将其给嬉笑的二人看。原本以为无皋会给他讲解其愿意,不想她却腾得站起,一下子变得严肃异常。
果然,远望一阵之后,她向着西方昂了昂下巴,示意黎贪二人看去。
只见在这片无际的平原之上,赫然出现了无数的黑影,正在一点点地靠近……
“其所需要考虑的因素也有许多,目前我们已经确认了,除了时段、地域之外,还有泥土,水源,空气等等,都会影响草木的生长。”
“你可别觉得它没用。不仅仅是你所知的那些花花草草,包括我们日常的食物菰草,也包括你们常吃的浆果,还有我们用以编衣的火草,还有许多你不知的、没见过的,这些都可以施以种术。”
“总之,凡这天下的草木总有其习性,我们要做的就是摸清楚它的好恶,使它的生长能够有利于我们。”
黎经的大母一通解说,连说带比划地为黎贪解释了种术究竟是什么,黎贪则是始终望着清溪旁的菰草残叶沉思。
良久之后,他开口道:“我的一个朋友曾经跟我说过,每当冬天快要来临时,很多浆果便会枯萎败落,而一些腻人的果子却会在冬天生长。”
黎经疑惑:“啥朋友?你还有别的朋友?”
她大母则连连点头:“对,对!你说的这就是。天行有常,人间草木自有其道理,我们便是要弄清楚再加以利用。”
二人神交之际,全然不顾身旁暴躁的黎经。“什么呀?你们在说什么?我怎么听不懂……”
说到这里,黎贪的知识储备已经到顶了,他还得把新了解到的都拿回去慢慢消化,于是便没再说下去。然而黎经的大母却没有要停下的意思,她站起身来回望身后的低矮土丘,随即邀请黎贪跟她一起去看看她的“种地”(种子的种,不是种下的种)。
面对她的热情黎贪有些无所适从,不过她并没有给黎贪委婉的机会,而是不由分说地拉他起身,带上黎经便向东而去。
“大母,我们这是要去哪里?”热情难却,黎贪也就不再推辞,而是大大方方地走到黎经大母身边问起来。
黎经大母稍一低头,浅笑回应:“别叫大母了,叫我无皋吧。我们去离这里最近的种地看看,就在那片低矮土丘后面,那里是我们研究草木之时的地域之一。”
黎贪望向南方连绵不绝的低矮丘陵,只觉得那里线条柔和,丝毫不像北方钟山的山川绝壁那样给人以冷硬俊朗的感觉。“可是无皋大母,那里不是已经出了九黎了吗,我们就这么出去不会被外族人抓走吗?”
无皋还没有回答他的问题,黎经却抢先答道:“这你就不知了吧,那里虽然已经出了九黎,但是也并非外族的土地,而是一块无主之地。既然没有人用,那我们不妨就利用起来咯。”
无皋顺着她的话接着解释道:“说是无主之地,其实是因为南方散落的各族都不敢占据那里,害怕北方的大族们有朝一日将我们与他们一口吃下。说起来,只有那几个大族会十分没有边界感地与别的族挤到一起去,大部分种族之间还是互相间隔有一定的距离的,这样便不容易产生冲突,有外敌时也可以及时作出反应。”
黎贪奇道:“原来还有这么一说,那为什么我们与那些大族之间没有这么一段间隔地带,而是紧紧相邻呢?”黎贪回想起他从姬水部回来的时候,走得距离也没有太远,中午启程傍晚便走回来了。
“呵!”无皋嗤笑一声,“你以为是我们不想吗?就在这块地域上,我们退一点,他们便进一点,他们才不会给我们足够的安全空间。”
仿佛还意犹未尽,她接着说道:“你别看现在我们能够在三族之间生存,只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做好战争地准备而已。一旦哪一天,他们其中一个想要动手了,那我们顷刻之间就会毁灭。另外两族会立刻联合起来,一起进攻先动手的,然后瓜分胜果。至于我们嘛,就算不被侵略者消灭,反攻的人也不会留我们。”
“说白了,在他们眼中,我们只是绳上的一个结,用来标志战争的开启而已。”
黎贪与黎经对视一眼,皆嗟叹一声。虽然对于这天下大势他们有一分了解,但是却无力改变什么。就算他们已经有了些朦胧的想法,现在权力的接力棒也还未交到他们的手中。
说话之间,几人涉水渡过了溪流,来到了南岸之上。
他们现在所处的位置正是两个土丘之间的鞍部,放眼望去刚好可以看到前面一望无际的平原。
“旦过清溪,原不知数。”无皋审视着这片土地,发出一声感慨。
黎贪不懂,黎经却知晓她的意思。于是便开口安慰道:“反正这里也没有别族人,那便是我九黎的土地!”
黎贪这才了解,原来她是倾心于这一望无际的平原啊。
在她们前进的过程中,无皋给黎贪讲述了这片平原的来历。
这里多面环山,地势低洼,原本是山间泄水之地。但是后来注入此地的河流突然变道,这里的水也就慢慢流向地势更低洼处,或是沉入泥土之中,导致了这里的土地多为泥质,利于作物生长。
黎贪惊异于河流竟然会改变道路,他可是亲眼见过东北方山群之中那条大河,其河道之宽广令人咋舌。然而无皋却说他没见过所以理解不了,其实那条河流也曾经改过道,之前包括大青石在内的诸多山体其实在河外,是改道后才到了河内来,成了九黎的一部分。
黎贪没见过那种场面,自然也理解不了,于是无皋便又把话题转回了土壤质地上。
事实上,那时的人们还不清楚这里的土壤肥力强是由于曾经的随流水而来的枯枝败叶堆积分解,从而给这片土地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她们只当是土壤质地的原因。
在九黎的观象者眼中,越是黏稠,含水越高的土地,就越有利于作物生长。
当然,中华民族几千年的耕种文明并不是生而知之。正是这些探索者们前扑后继,不断试错和纠正,才在一代一代的传承中找到了真正的草木之时。这一切,还得感谢隔壁神农部落的祖上,遥远而神秘的初代神农呢!
黎贪放眼望去,大片的土地上零星分布着不同形态的植株,显然是有区分的。不过此刻已然是深冬腊月,作物们都被冻得不轻,有那么几株眼看就要枯死,两位观象者却也对此无能为力。
无皋十分热情地介绍着她的作品,对其的热爱程度看起来不逊于黎经。虽然黎贪认不出也记不清她介绍的植株都是什么,但是却记住了她重复了无数遍的要义:作物,一定要在忙种结束前入土!
所谓忙种,就是字面意思,忙着种植。每到这个时候,自然界就会放出它的信号,让螳螂捕食,鸟始鸣,反舌收声,于是负责种事的观象者就该知道要赶紧将种子埋下了。
无皋给黎贪科普道:“植株在忙种前种下,就可以很快发芽,可是如果要过了这个时候,等到近夏时再种,那就要将埋种地挖地很深才可以。如果等到秋天再种,那就基本不会发芽了。而若是等到冬天,那就没必要种了……”
但是同时,她也补充了一点:也有些植物就适合在夏秋时种下,并且其他族里也有些特殊的种子是放到夏秋种的。总之就是播种前要考虑时节,土地,作物种类的很多因素,搞起来很麻烦。
“这小小种子,原来竟然蕴含这么多学问!”黎贪不由得在心中感慨。
几人走累了,便找了个稍干些的地方就地坐下去,眺望起这片土地来。
这时候黎贪又提出了他的问题:“我看你们在土地上画了很多东西,那些是什么?”
“东西?”黎经一时没反应过来,她并不了解有熊方言。
无皋却是见多识广,知道东西是什么意思。她解释道:“那些是方便记录的,例如第一批早种的就画一横纹,第二批就二横纹,以此类推。每到九批就画一竖纹代替,于是便有了地上那些横竖交错的图画。”
说着,她又笑道:“也不知你们这些孩子怎么想的,黎经竟然在纹理交错的地方又再涂画,还以此诞育了一种游戏……”她看上去是无奈,但语气之中却充满了骄傲。黎贪能够听出,这游戏绝非是那么简单的,至少黎经母子二人对这样的游戏都评价颇高。
然而就在无皋与黎经二人相互说笑之际,黎贪却发现面前的泥地好像动了一下。
他以为是他的眼睛出问题了,再仔细去看时,却发现自己没有看错,那泥土又动了一下。
他指着那里,将其给嬉笑的二人看。原本以为无皋会给他讲解其愿意,不想她却腾得站起,一下子变得严肃异常。
果然,远望一阵之后,她向着西方昂了昂下巴,示意黎贪二人看去。
只见在这片无际的平原之上,赫然出现了无数的黑影,正在一点点地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