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零二章 土地庙

自从搬到镇上,老徐氏也交了几个老姐妹做朋友。

这不,其中一个老姐妹家的儿媳妇也怀上了,约她去镇上非常灵验的土地庙还愿。

她一听是土地庙,难免想到自家孙女口中的老神仙。

二话不说,提着篮子,收拾了供果,怕子孙担心,特地带了阿南阿北,春花三人陪同。

老姐妹家是做家具的,一个儿子三个女儿,如今儿媳妇终于怀孕了,她高兴啊,特地带着一起还愿。

两辆马车,一前一后,慢吞吞的地行驶在道路上。

大概过了半柱香的功夫,来到了土地庙。

不得不说,此地有点偏,香火不是很旺。

老姐妹能找到这啊,也是经过旁人推荐的。

万幸啊,真的灵验。

“月娥啊,你可有不适啊?”

“无碍,娘,我没这么金贵哟。”

“哪不金贵啊,你肚子里怀的可是咱老孙家的种,不管男娃女娃,娘都欢喜。”

“娘”

孙家媳妇心里暖暖的,成婚六年了,她一无所出,娘家人都急死了,恨不得将她妹妹塞进孙家做平妻!

若不是相公与婆母强势,为她做主,她都不知道得过什么样的日子!

天佑她啊,终于怀上了,不管男孩女孩,都是她的心头肉!

婆母的态度也说明了,孙家不重男轻女!

“大妹子,你能这样想,你以后福气在后面呢!”

老徐氏下车后,走了过来,拉起老姐妹的手,拍了拍。

“借你吉言啊。”

孙家老太太笑了笑,她都半只脚踩进棺材里了,能不想开点嘛。

儿孙自有儿孙福,万事莫强求。

“老夫人,香案供奉都摆好了”

春花此时过来禀告,福身见礼。

“哎,咱们也都别站着了,过去给土地爷焚香祷告,你们还愿,我呀,要祈愿呢。”

老徐氏爽朗笑道,在春花的搀扶下,慢吞吞的地走在前面。

“婆母,我扶您。”

“别,我腿脚好的很,我来扶你,你现在可是我们孙家的大功臣,我啊”

其他家丁丫鬟都紧随其后,不敢怠慢。

土地庙,土地爷的神像是泥塑的,身上披了红色的布头。

怎么说呢,虽然庙里陈设简单,但也没想象中的磕碜。

阿弥陀佛,对不住了土地爷,老身多嘴了,还请您老莫怪

老徐氏拿过春花递过来的香,放在香烛上点燃,随后扇了扇风,扇灭了火光,将香高举过头,跪在蒲团上拜了拜。

心中默念:

土地爷啊土地爷,老身知道您就是庇佑我家孙女的老神仙,这么多年了,老身对您很是感激,一直未曾正儿八经设立香案供奉,实在对不住您,今日您多多享用贡品,来日老身定常来供奉

插上香后,老徐氏又拜了拜,祈祷老神仙保佑子孙后代

春花扶起老夫人,退到一旁,接着是孙家婆媳二人的忙活。

老徐氏知道老姐妹要拜很久,于是让出地方,带着春花出了庙,来到桃花盛开的角落。

“老夫人,这花开的可真好,比正院里的桃花开的还旺盛呢。”

春花很喜欢花,桃花开的灿烂,忍不住多嘴了几句。

“你呀,不留在家里绣嫁衣,跑出来服侍我这个老婆子做什么?”

“老夫人一个人出门,奴婢哪里放心,奴婢伺候惯了您,不觉累。”

老徐氏为人随和,虽然家里这些年是发达了,她也成了人人敬重的老夫人,但她还是以前那个慈眉善目的她,没有因为地位变化而改变。

春花在她屋里伺候了五年,可以说尽职尽责,毫无怠慢。

如今春花要跟阿东喜结连理,两人选择留在姜家,不愿放出。

她与儿媳妇商量过了,阿东为人沉稳,有魄力,懂进退,对姜家内外事物都熟悉,待两人成婚后,将阿东提拔为管家,春花作为内宅的管事,两口子卖身契不归还,但月俸均翻倍数。

两人以后的孩子,会去奴籍,留在姜家,到时候选择在少爷身边做书童,还是由姜家统一栽培,出路都比他们两口子离开姜家强!

夏花跟阿西,选择的是外放,为大小姐效力,分配到庄子上做事。

秋月冬雪还没有意中人,还在做自己的事。

总之,春花对自己的前程,对主家对自己的信任重用,十分感激不尽!

忽然,老徐氏脚上踩着了什么软软的东西,发出了一声闷哼——

“唔”

春花吓了一跳,赶紧扶着老夫人退后几步,呼唤:

“阿西阿北快过来!”

“春花姐,怎么了”

“快看看地上是什么?”

“是”

很快,两人将坑里的“东西”扒拉了出来。

是个人。

一个脸被灼伤,满是水泡,惨不忍睹的少年。

“哎哟,阿弥陀佛,罪过罪过,孩子,你怎么伤成这样了?”

老徐氏看到是人后,也就没了害怕的心思。

凑前仔细看,惨不忍睹,顿时心生怜悯。

“奶奶,孙儿,疼。”

元宝眯着眼,看不清对面的人是谁。

但对方口中念着佛号,是他奶奶经常挂嘴上的,呜呜呜,他想奶奶了!

阿西也没嫌弃脏,摸了摸对方的额头,发现是在低烧,赶忙禀告:

“老夫人,这小子烧迷糊了。”

“造孽啊,谁家孩子,被伤成这样。”

老徐氏唏嘘不已,想到儿媳妇肚子里孩子,就想着积德行善。

“上天有好生之德,这样,阿西与阿北,你们驾车带着这孩子去药铺上药,弄好后将人先带回家听候安排。”

“不行,这样老夫人如何回府?”

“我同孙家婆媳回去,有春花在,我丢不了。”

老徐氏拍板,就这么定了。

春花知道老夫人说一不二,于是对阿西阿北点头,她会照顾好老夫人的!

就这样,发热昏迷的元宝,稀里糊涂地遇到了“贵人”,捡回一条命

孙家婆媳在一盏茶的功夫后,也终于从土地庙里走了出来。

见到姜家马车不见了,困惑时,听到春花解释,婆媳二人自然答应共乘啊。

这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啊,这是做好事,会有福报!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