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宠五岁半,发家从种田开始白日清欢
第四十三章 板车
小
大
刘氏拿了钱,就上交给婆母保管。
老徐氏摆摆手,让儿媳妇收着就是了,以后儿子要是再赚钱了,都不必上交给她,就直接给儿媳妇。
小两口也是当爹娘的人了,手里头不能没有活钱。
“娘”
刘氏感动不已,听话地收好了铜板。
老徐氏知道儿子没了活计,也没多说什么,只道是人没事就好。
做娘的,不求儿子大富大贵,只求儿子无病无灾。
活计没了还能再找,再说了,家里卤味的事关乎未来家里营生,还是需要儿子多多出力。
“福宝”
“哎,奶您喊我?”
“咱剩下一个菜包子,一个馒头,你悄悄给小花送去。”
“嗯嗯,谢谢奶奶”
福宝拿了油纸包,藏在兜里。
离开家,东张西望了一会儿,这才溜进两家的巷子里。
“喵”
“福宝”
柴房的小窗户很快就开了,小花唇角起皮,脸色蜡黄,形似枯槁。
福宝吓了一跳,之前送吃食,都是暮色沉沉,今儿艳阳高照,乍一看,小花的脸色,太差了!
“小花,你怎么回事?我不是让你装跛了吗?”
福宝以为小花是劳累过度,耳根子软,又为家里当牛做马了。
小花摇头,头有点晕,顺势就靠在窗台上,弱弱解释:
“没、没事、我、我听你的,没太干活。”
“没干活,怎么虚弱成这个样子?”
福宝关切道,同时眼疾手快地打开油纸包,示意小花凑合吃点东西垫垫肚子。
“包子”
小花舔了舔干涸的唇角,惊喜之余,询问道:
“福宝,你吃了吗?”
“我吃过了,你快吃,我奶特地给你留的,一直踹怀里温着呢。”
福宝点头,示意小花快吃,她回家拿水去。
“谢谢”
小花哽咽,望着福宝的背影,心里酸涩的很。
她现在在家里,跟空气一样。
爹娘都不管她死活,哥哥弟弟也不搭理她,似乎没看到她一样。
家里活计,她娘叫她干,她只干以前的一半,她娘骂骂咧咧,似乎在酝酿旁的计谋
难道,只能是她死了,她才能解脱?
可是
摸着尚有余温的包子跟馒头,她抿唇,她不舍得福宝,不舍得徐奶奶
柴房门外,一道黑影一闪而过。
果然,她就知道,这个小***,胳膊肘往外拐!
鲍氏面露凶狠,既然如此,那,就休怪她无情了!
姜常发干活很利索,劈好柴火后,一锅卤味也出锅了。
老徐氏在围裙上擦了擦手,从厨房探头,喊道:
“常发,你端一碗卤味去村长家,借下板车。”
“哎,我这就去。”
姜常发把斧头搁在隐蔽的地方,防止闺女跟儿子碰着。
随后去了厨房,端了一碗卤味就离开家门。
这借用板车,一方面便于明早送货到芙蓉酒楼,另外一方面,送完货后,一家人好去他岳丈家祝寿。
买卤味的村民,接二连三地过来买了。
不过显然比之前人少了些,没法子,一碗卤味四五枚铜板,连吃几天已经不得了了
好在还能以物易物,心疼铜板的人,就拿鸡蛋来换。
总之,谁家还没个宝贝疙瘩?
同样的,老徐氏有意无意,透露了卤味的原材料,同样地,将芙蓉酒楼今后也从她家采买卤味的事简单说了说。
“猪下水?”
“老姐姐,你真厉害啊,咋弄干净的?还能做成卤味,我家老头子,还说这是肉呢!”
“就是啊,猪下水,滂臭的玩意,你咋弄的啊?”
村民们又惊讶又好奇,羡慕老徐氏有本事。
至于膈应,谁心里没底啊?
一斤五花肉要八枚铜板,一碗卤味卖她们四五枚铜板,嘴巴刁的,也能尝出几样调味料价格不低。
甭管是猪下水,就冲着滋味,就值得这个价!
现在老徐氏也摆明告诉她们,这就是猪下水,还有酒楼采买,这价钱,恐怕
“还能咋弄,跟我家儿媳妇啊,一点一点地洗,最近我这老腰啊,都快断了。”
老徐氏边说边捶腰,没有直面回答众人的问话。
这处理猪下水的法子,哪里能大大咧咧地告诉外人。
能多捂一段时间,对于她们家就越有利!
众人见套不出话后,也就不多问了
片刻后——
姜常发推着板车回来,发出咯吱的声响,实在引人注目。
“娘,过年刷大门时留的桐油搁哪了?”
“在我屋里头,你要用?”
“要的,村长叔把这辆不常用的板车送我了,我想刷层桐油,一夜就干,干了后好存放久些”
“哎,我这就去拿桐油。”
老徐氏闻言笑了笑,一碗卤味,换来一辆旧的板车,村长那老家伙,亏了
事实上,村长会觉着是亏了吗?
不尽然
桐油味道大,喜欢的人特别喜欢,不喜欢的人,就会——
“阿欠”
宋瑜在打喷嚏,不大习惯这种气味。
刘氏端着切好的一盘梨过来,放在书桌一角,关切地询问:
“瑜哥儿,你怎么了?”
“没事的伯母,我可能,闻不惯桐油的气味。”
宋瑜摇头,有些刺鼻,闻着鼻子发痒,哦不,身上也有些发痒。
“娘,弟弟又拉了”
福宝一声呼喊,支开了她娘。
随后她示意宋瑜进空间里躲一躲,她来给他打掩护。
“好”
宋瑜闻言似是解脱,心念一动,进了空间。
福宝没有在空间里待很久,很快出来,帮着宋瑜打掩护。
奶奶那边好搞,奶奶还会帮她们打掩护。
娘亲问起,她就说瑜哥哥小寐了,不宜打扰。
至于娘亲切的梨子,她吃的不亦乐乎
大青梨,一口下去,水份十足!
甜!
吃完梨子,她又抓了两只柑橘,搬了小板凳,坐着一边剥橘子,一边看她爹给板车打磨,翻新,哦不,涂桐油。
木制品,免不得时间久了,招惹蛀虫啥的。
涂抹桐油,等于是保养,对木材有益处。
有了现成的板车,能节省不少麻烦
三锅卤味啊,别说福宝不舍得让她爹硬挑,就是老徐氏,刘氏,谁舍得啊。
“明儿送货的时候,跟人掌柜的说一声,咱明儿要贺寿,明儿不供货,得后日了。”
“哎,听娘的”
“改日再送一碗卤味给你村长叔家,人家送咱一辆板车,一碗可亏着他了”
“嗯嗯,好”
老徐氏摆摆手,让儿媳妇收着就是了,以后儿子要是再赚钱了,都不必上交给她,就直接给儿媳妇。
小两口也是当爹娘的人了,手里头不能没有活钱。
“娘”
刘氏感动不已,听话地收好了铜板。
老徐氏知道儿子没了活计,也没多说什么,只道是人没事就好。
做娘的,不求儿子大富大贵,只求儿子无病无灾。
活计没了还能再找,再说了,家里卤味的事关乎未来家里营生,还是需要儿子多多出力。
“福宝”
“哎,奶您喊我?”
“咱剩下一个菜包子,一个馒头,你悄悄给小花送去。”
“嗯嗯,谢谢奶奶”
福宝拿了油纸包,藏在兜里。
离开家,东张西望了一会儿,这才溜进两家的巷子里。
“喵”
“福宝”
柴房的小窗户很快就开了,小花唇角起皮,脸色蜡黄,形似枯槁。
福宝吓了一跳,之前送吃食,都是暮色沉沉,今儿艳阳高照,乍一看,小花的脸色,太差了!
“小花,你怎么回事?我不是让你装跛了吗?”
福宝以为小花是劳累过度,耳根子软,又为家里当牛做马了。
小花摇头,头有点晕,顺势就靠在窗台上,弱弱解释:
“没、没事、我、我听你的,没太干活。”
“没干活,怎么虚弱成这个样子?”
福宝关切道,同时眼疾手快地打开油纸包,示意小花凑合吃点东西垫垫肚子。
“包子”
小花舔了舔干涸的唇角,惊喜之余,询问道:
“福宝,你吃了吗?”
“我吃过了,你快吃,我奶特地给你留的,一直踹怀里温着呢。”
福宝点头,示意小花快吃,她回家拿水去。
“谢谢”
小花哽咽,望着福宝的背影,心里酸涩的很。
她现在在家里,跟空气一样。
爹娘都不管她死活,哥哥弟弟也不搭理她,似乎没看到她一样。
家里活计,她娘叫她干,她只干以前的一半,她娘骂骂咧咧,似乎在酝酿旁的计谋
难道,只能是她死了,她才能解脱?
可是
摸着尚有余温的包子跟馒头,她抿唇,她不舍得福宝,不舍得徐奶奶
柴房门外,一道黑影一闪而过。
果然,她就知道,这个小***,胳膊肘往外拐!
鲍氏面露凶狠,既然如此,那,就休怪她无情了!
姜常发干活很利索,劈好柴火后,一锅卤味也出锅了。
老徐氏在围裙上擦了擦手,从厨房探头,喊道:
“常发,你端一碗卤味去村长家,借下板车。”
“哎,我这就去。”
姜常发把斧头搁在隐蔽的地方,防止闺女跟儿子碰着。
随后去了厨房,端了一碗卤味就离开家门。
这借用板车,一方面便于明早送货到芙蓉酒楼,另外一方面,送完货后,一家人好去他岳丈家祝寿。
买卤味的村民,接二连三地过来买了。
不过显然比之前人少了些,没法子,一碗卤味四五枚铜板,连吃几天已经不得了了
好在还能以物易物,心疼铜板的人,就拿鸡蛋来换。
总之,谁家还没个宝贝疙瘩?
同样的,老徐氏有意无意,透露了卤味的原材料,同样地,将芙蓉酒楼今后也从她家采买卤味的事简单说了说。
“猪下水?”
“老姐姐,你真厉害啊,咋弄干净的?还能做成卤味,我家老头子,还说这是肉呢!”
“就是啊,猪下水,滂臭的玩意,你咋弄的啊?”
村民们又惊讶又好奇,羡慕老徐氏有本事。
至于膈应,谁心里没底啊?
一斤五花肉要八枚铜板,一碗卤味卖她们四五枚铜板,嘴巴刁的,也能尝出几样调味料价格不低。
甭管是猪下水,就冲着滋味,就值得这个价!
现在老徐氏也摆明告诉她们,这就是猪下水,还有酒楼采买,这价钱,恐怕
“还能咋弄,跟我家儿媳妇啊,一点一点地洗,最近我这老腰啊,都快断了。”
老徐氏边说边捶腰,没有直面回答众人的问话。
这处理猪下水的法子,哪里能大大咧咧地告诉外人。
能多捂一段时间,对于她们家就越有利!
众人见套不出话后,也就不多问了
片刻后——
姜常发推着板车回来,发出咯吱的声响,实在引人注目。
“娘,过年刷大门时留的桐油搁哪了?”
“在我屋里头,你要用?”
“要的,村长叔把这辆不常用的板车送我了,我想刷层桐油,一夜就干,干了后好存放久些”
“哎,我这就去拿桐油。”
老徐氏闻言笑了笑,一碗卤味,换来一辆旧的板车,村长那老家伙,亏了
事实上,村长会觉着是亏了吗?
不尽然
桐油味道大,喜欢的人特别喜欢,不喜欢的人,就会——
“阿欠”
宋瑜在打喷嚏,不大习惯这种气味。
刘氏端着切好的一盘梨过来,放在书桌一角,关切地询问:
“瑜哥儿,你怎么了?”
“没事的伯母,我可能,闻不惯桐油的气味。”
宋瑜摇头,有些刺鼻,闻着鼻子发痒,哦不,身上也有些发痒。
“娘,弟弟又拉了”
福宝一声呼喊,支开了她娘。
随后她示意宋瑜进空间里躲一躲,她来给他打掩护。
“好”
宋瑜闻言似是解脱,心念一动,进了空间。
福宝没有在空间里待很久,很快出来,帮着宋瑜打掩护。
奶奶那边好搞,奶奶还会帮她们打掩护。
娘亲问起,她就说瑜哥哥小寐了,不宜打扰。
至于娘亲切的梨子,她吃的不亦乐乎
大青梨,一口下去,水份十足!
甜!
吃完梨子,她又抓了两只柑橘,搬了小板凳,坐着一边剥橘子,一边看她爹给板车打磨,翻新,哦不,涂桐油。
木制品,免不得时间久了,招惹蛀虫啥的。
涂抹桐油,等于是保养,对木材有益处。
有了现成的板车,能节省不少麻烦
三锅卤味啊,别说福宝不舍得让她爹硬挑,就是老徐氏,刘氏,谁舍得啊。
“明儿送货的时候,跟人掌柜的说一声,咱明儿要贺寿,明儿不供货,得后日了。”
“哎,听娘的”
“改日再送一碗卤味给你村长叔家,人家送咱一辆板车,一碗可亏着他了”
“嗯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