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0章 老实人
“臣弟……臣弟看不得别人苦。”
“有许多百姓过的日子都不好,饭都吃不起,卖儿卖女的,送到大户人家中为奴为婢,臣弟看不下去,就……”
“就收了这些人当家仆,结果越收越多,许多困苦百姓都求到了臣弟的府上,臣弟就心软收了。”
“然后,就成了这般模样。”
“不单单王府内有许多人,皇庄内还有许多人,还有许多城外的百姓,都算是王府内的家仆,具体有多少人,臣弟如今也整理不清了。”
秦风被楚王的话彻底给整无语了。
收家仆这种事儿,秦风能理解。
但也没有收这么多的。
而楚王麾下有这么多人,显然情况不对。
一开始可能是秦桢动了恻隐之心,可后面明显就不是了。
成了楚王的家仆,就能躲避到大庆的税了!
每年也只需要给楚王缴纳很少的一部分钱就成。
这分明就是武昌府的百姓,在钻朝廷制度的漏洞,欺负楚王老实,全都投靠了过来。
这不就是在欺负老实人吗?
怪不得秦风觉得武昌城,繁荣程度要远比朝廷文书中体现出来的更好。
搞了半天。
全都跑到楚王
至于楚王究竟有多少钱,有多少资产,瞧秦桢这般模样,怕是连他自己都不知道。
成为家仆的不少,挂靠的更多!
那终究是庆皇的儿子,楚王这个名号明显也无比尊贵,就算庇护了一府的百姓,怕也是正常的。
若更进一步说。
这武昌府城内一多半的百姓,怕都挂靠在楚王的身上。
这对吗?
按照大庆之前的制度,这明显是没问题的。
毕竟秦风等几人,所掌握的人口,可是比楚王大得多得多了!
可问题在于。
楚王并没有实权。
而完全是被这些小民给利用欺负了!
怪不得楚王的名声这么好。
毕竟谁都能占到楚王的便宜,能说楚王不好吗?
秦风只觉得头疼。
“你可知若是再这么继续下去,朝廷能从武昌府收上来的税收将会越来越少?”
楚王麾下不用缴纳赋税,最终肯定会驻空了大庆的财政。
甚至这都不用一两百年的时间,几十年就已经成了这般模样,还是让秦风相当触目惊心了。
而若非楚王太老实,黄鹤楼离着楚王府太近,王府内太闹。
这一切正常甚至繁荣无比的武昌府,怕是很难察觉出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楚王秦桢噗通一下就跪在了地上。
“臣弟也不想这样,可是臣弟就是看不得百姓们受苦,想着能帮就帮。”
秦风揉了揉额头。
“这样肯定不成。”
“皇兄教臣弟。”
楚王秦桢已经匍匐在地。
他很清楚,大庆朝廷现在就在消弱地方豪强,也杜绝买卖人口的事儿。
虽说自从嘉兴府那边出事了之后,他顺应朝廷的政策,不再买人口了。
可之前却买了太多太多……
导致如今楚王府门下臃肿无比。
秦风最终叹息了一声。
“你先查清王府下究竟有多少人。”
“臣弟马上回去查!”“先别急,然后再分出五分之一的家仆,送到三哥那去,新宁地那边仍旧缺人。”
“臣弟明白。”
“再分出五分之一的家仆,送到二哥的新秦地去,那里也缺人。”
“臣弟晓得。”
“回头再让锦衣卫以及湖广布政使,彻底厘清确定了你王府下的户数,形成免税的定额,其余占便宜者,过往的漏逃税款不予追究,可从今往后,必须得正常缴纳。”
楚王再度叩首。
“臣弟一切按皇兄吩咐去做。”
秦风亲自将楚王从地上扶起。
“本王也并非是刻意要削弱你的力量,而是你若再继续这般下去,迟早会出现大乱子。”
“若未来大庆诸王都如你这般,会出问题的。”
楚王再度低头。
“臣弟晓得。”
秦风拍了拍楚王的肩膀。
“若王府内的清理的差不多了,就跟我回京吧。”
楚王当即浑身一抖。
“皇兄?”
“二哥再过两年也要去新秦地就藩了,内阁中属于藩王的位置缺了,你年纪够,去京都熟悉熟悉政务,顶上去。”
楚王虽然仁柔了些。
但能力必然是够的。
否则武昌府不可能变得如此这般的繁荣,堪比小京都了。
再加上楚王在南方还是拥有很大名望的。
秦风准备将其带到内阁里,执掌一段时间权力。
再然后……
只要等楚王成熟了,就能琢磨琢磨哪块能当做新楚地。
楚王听到秦风这话,激动莫名。
“臣弟一切都听皇兄的,皇兄让臣弟做什么臣弟就做什么,臣弟相信皇兄!”
秦风拍了拍楚王的肩膀。
原来欺负老实人……
是这么一种感觉啊。
秦风点了点头。
到了中午时分,武昌府城的雨明显变大了,打的远方江面上都泛起一层层的涟漪。
秦风望了望天空,觉得这也算正好。
“下雨正好睡觉,南巡了这么久,是该好好睡一觉了。”
武昌已经是南巡的最后一站。
实际上这虽然在长江以南,实际上地理位置是整体偏北的。
至少比京都还要更靠近北方,毕竟紧挨着河南。
如今的河南是何等景象,武昌的百姓应当也都清楚。
再加上长江水道,这里是朝廷重点掌控之处,不可能出现什么危险。
跟在秦风身边的辽兵锦衣卫禁军等人马。
也正好趁机好好休息一番。
等再过些时日,辽地的铁甲舰便会逆流而上,来着武昌府接秦风回京都。
虽说离着京都有千五百里的水路,但坐船更加平稳,加上顺流而下,也就一两天的时间,就能稳稳的回到京都。
所以在这武昌城内。
秦风反而能静下来,也打算好好的游览一番。
毕竟下次能有这种机会,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
唯一让秦风纠结的,就是到时候要不要乘船逆流而上,过襄阳,去那闻名天下的武当山瞧一瞧。
毕竟。
武当山上,如今居住的可是三丰真人。
已经一百不知道多少岁的三丰真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