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4 章

顾承安看着明明比自己小,还要学星星当大姐姐的媳妇儿,勾起唇角,噙着笑意上了车。

“那请…”这两个字还有些说不出口,顾承安喉间的几个字滚了滚,滚到舌尖旋转几下,才倾吐出去,“姐姐开车~”

苏茵笑得花枝乱颤般脸上浮现着笑意,红唇一扬,宛如四月里的玫瑰,娇艳欲滴:“行,姐姐满足你这个愿望啊~”

说话时还学着这男人平时最爱的模样,伸手轻轻拍了拍他脸颊。

顾承安:“…”

感觉自己被调戏了。

苏茵买的是白色夏利,和顾承安的黑色款一同停在车库中还有些般配,一黑一白,相得益彰。

白色沉静纯洁,没有白得过分,带着几分哑光感,她还挺喜欢的。

尤其是采访的时候要出远门,以往坐公交车连着等车加坐车得一个多小时,还拥挤非常,不一定能有座位,有了自己的小轿车就不一样了。

平时正常上班她就还是习惯自己走路去或者是骑自行车去,或者是让父亲有事开着,别挤公交车。

家里爸爸妈妈都有了小车车,星星有些眼馋,她也想要小车车,苏茵和顾承安还答应星期天带她去百货商场买辆儿童自行车。

回到家,星星激动地拉着妈妈的手报喜:“妈妈,老师选我加入少先队啦!”

二年级下学期刚开学半个月,每个班的班主任便根据过去一年半的学习、课外活动等综合表现选了十名学生加入少先队。

将加入少先队,戴上红领巾当做人生目标的星星光荣当选。

“真的啊?”苏茵闪烁着骄傲的目光,语带惊喜抱着闺女香了好几口,“咱们星星真厉害!”

“星星真厉害!”星星也念叨一句,骄傲地昂起小脑袋,马尾扫在后颈处,可高兴了。

“哟,以后就是少先队员了,不得了啊。”顾承安一把将闺女抱起在空中抛了几下,惹得孩子惊喜地嚎了两嗓子,像只叽叽喳喳的小山雀。

“你当心点儿,别摔着星星。”苏茵将包挂在客厅的挂衣架上,去倒水喝。

“不能够。”顾承安抛了几下将闺女安稳放到地面,看星星小脸红扑扑地面带兴奋,嚷嚷着还要来。

星期天,顾承安苏茵和钱静芳带着星星一块儿去新建起来的百货商场逛逛。

这百货商场可比过去的百货大楼更厉害,一栋五层楼的白色建筑,占地面积大,有琳琅满目的国内外商品,而且基本是贵价商品,质量好价格高,还是平时不好买的牌子。

不少国外的牌子只在电视上看过广告,这里却有,也是进口贸易发展起来的佐证。

里面的布局更是和过去几十年流行的供销社以及百货大楼不同,过去是什么东西都摆放在墙上柜子里,满满铺一墙,看得错不开眼,一般两到三个售货员站岗负责,要什么拿什么。

现在的百货商场则是不同品牌分了不同的柜台,就摆一部分商品在外面

,每个柜台都单独配了一个售货员。

这里的售货员也和以前的不一样,个个打扮得光鲜亮丽,化了妆,头发盘成花苞绑个蝴蝶结发绳,对待顾客有如春风拂面般温柔亲切。

钱静芳也是见识过以前供销社售货员的不耐烦和高傲的,现在看到百货商场的,不禁惊讶:“看看人家这里的,啧啧,真是太热情了。”

一口一个姐呢,面带笑容,小嘴儿跟抹了蜜似的。

“听说这里的售货员是有业绩提成的,跟以前的不一样。”西门百货商场半个月前开业,苏茵的同事来跟进报道的,回去跟她们说了大半天,眉眼间都是开了眼的兴奋,只道太厉害了,没见过这么豪气的商店。

一家人徜徉于百货商场,钱静芳给孙女买了两条漂亮的小裙子,等开春后穿,又给给儿媳挑了个金手镯,给儿子买了一身西装。

星星看着漂亮衣裳激动,等爸爸妈妈又给她买了辆儿童自行车,小丫头高兴地咧着嘴笑得露出一排贝齿。

“咱们过去哪有这么小的自行车哦,想得真周到。”钱静芳是越看越欢喜,以前的自行车是二八杠,特别高大,有些身材矮小些的成年人蹬起来都费劲,更别提小孩儿了。

星星挑的这辆儿童自行车是国外的牌子,粉粉嫩嫩的颜色,正适合六到十岁的小朋友。

不过价格不便宜,一辆就要三百一。

“回去院子里骑,你会骑了不?”顾承安看闺女对粉色小车车爱不释手,想起来当年自己拥有第一辆自行车也是这番模样。

“会!”

当天,星星就蹬着自己粉色的儿童自行车在小区空地上溜达了一圈又一圈,臭美地四处显摆,让小伙伴们摸一摸。

小区里和她同龄的小朋友不少,大家凑过来就围了一圈,一只只小手摸一把,眼睛都亮亮的,喜欢得不行。

心里美得不行的星星侧头一看,邻居弟弟正在看外公和刘公公下象棋。

其他小朋友都在玩儿呢,他怎么去参加老年活动啦?

想到妈妈说的照顾,想到自己马上要成为少先队员的光荣使命,星星咚咚咚跑过去,拽着林乐安的胳膊就往小朋友堆里去:“安安,你快来看我的小车车。”

林乐安正看下象棋看得起劲呢,人突然就被拽走了,他原本想挣扎挣扎,谁知道星星力气还挺大,竟然没挣脱开。

更可怕的是,邻居小姑娘非要照顾自己,把自己一个男子汉往那么粉嫩的自行车上按,还特别大方地说:“我借给你骑。”

谢云正和邻居苏茵说着话,余光瞥到儿子竟然坐到了粉粉嫩嫩的儿童自行车坐垫上,皱着眉头想离开就被星星一巴掌按住肩膀给按了回去,看得人差点没憋住笑。

“我们家安安从小就不比别的小孩儿活泼,性子也不知道像谁,他爸可不这样,这回搬家过来,我还担心他不适应呢。”

没想到,这里的孩子很是友好。

“我们家星星就是太活泼了,我们有时候都头疼。”苏

茵知道星星为了当少先队员可努力(),处处都要尊敬老师?()_[((),友爱同学。

“活泼点儿好,孩子就该这样。”

——

星星正式加入少先队是在三月中旬的星期一。

升旗仪式后,二年级四个班一共四十名学生被三年级的学生一对一系上了红领巾,正式宣告着她们加入少先队。

星星抿着小嘴偷偷乐,低头看着自己脖子上的红领巾,红得鲜艳。

去军区那边,星星摸着这条红领巾给长辈们看,她穿着学校的统一格子校服,乖乖系着红领巾,看起来又乖又精神。

还朝爷爷奶奶敬礼,把老人家给可爱到了。

“不错啊,咱们星星都是少先队员了。”钱静芳揽着孙女,摸摸她的小脸蛋,凑近亲上一口,“比你爸强!”

顾承安嘴角一抽,还有这么跟小学生比的?

顾康成知道孙女喜欢吃糖,掏出一把糖给孩子:“星星想先吃什么?”

“这个。”星星指了指奶糖。

即将退休的首长认真给孙女剥起奶糖糖纸,脸上挂着和蔼的笑容喂孩子吃糖。

这可把看得顾承安眼皮一跳,可怕啊!想想要是父亲当年给自己剥糖还喂到嘴里,他鸡皮疙瘩都要起来。

算了,还是看着父亲手里拿着棍子要打人比较顺眼。

“星星,来太奶奶这儿。”家里有个小孩儿是好,星星一来,全家都要逗她,不光老太太,平日里威严的老爷子也自觉压低嗓门,尽量轻声细语说话。

“妈,等你们搬过来就更热闹了。”苏茵算算日子,知道公公退伍的时间也快了。

前几年,全国部队就百万大裁军,到现在,顾康成也面临退伍,将更多的机会给年轻人。

四月底,他正式退伍,告别了一生军旅生涯,穿着陪伴自己多年的军装,离开了军区。

一家子坐上夏利,由儿子开车载着回去,另外让顾承安厂里的卡车过来搬运的行李,一家子都是念旧的,大到各类家电,小到锅碗瓢盆都带上了,一同前往福缘小区。

星星知道爷爷奶奶和太爷爷太奶奶都搬来了,过去的保姆吴婶儿年纪也渐渐大了,早两年退休回家颐养天年。

顾家另找了个四十岁的保姆,是吴婶儿娘家亲戚,知根知底,手脚勤快,一个月给开了五十块,堪比工厂工人了。

刚到新家,一大家子忙着收拾行李,全部归位,原本装修好后略显空荡的新家瞬间就有了人气。

等厨房一开火,炊烟袅袅,更升起几分烟火气。

星星在太爷爷太奶奶屋里帮忙,小小的人儿放学在家也系着红领巾,帮太奶奶抱着两件衣裳去衣柜。

“哎哟,我们星星真懂事,还知道来帮忙。”

被夸奖的星星腼腆一笑,又有些得意:“星星很懂事的!”

钱静芳念着孙女,四室一厅的其中一间房也给星星布置成了粉嫩的屋子:“星星今晚就跟这儿住好不好?”

()“好。”小丫头很给面子。

来到新住处,顾家人适应良好,这里虽说不如二层小楼或者是四合院宽敞,可毕竟是新建的商品房,各种生活设施便利了许多,小区里更是有许多人性化的设计,道路台阶尤其适合老年人。

星星是最高兴的,自己可有两个房间了,想在哪儿睡就在那儿睡,来回跑得不亦乐乎。

顾康成和苏建强经常陪顾老爷子下象棋,再联合上小区里几个五六十岁的大爷,不出一个月,竟然组了个象棋协会。

“我爸跟你爸兴致还高呢。”苏茵今天采访回来下班早,在楼下院子里看几位老大爷下象棋,等丈夫回来忙知会他,“咱们居委会不是组织了乒乓球协会嘛,丰富大家的生活,爷爷就说干脆咱们小区也搞个象棋协会,这么几天功夫,成员都十个了。”

顾承安将西装脱下挂到衣架上,闻言笑了笑:“挺好的,给这些退休老同志安排点儿事做。”

“我看啊,你以后五十多了就可以加入了。”苏茵想想那画面就想笑,“你以后也是顾大爷~”

正值壮年的顾承安:“…”

“还敢洗涮我?”顾承安倾身向前,一把捉住笑着逃跑的媳妇儿,将人拉到自己怀里,抬着下巴要去嚯嚯她,亲上去时,还没来得及刮的胡子有些刺刺挠挠的发痒,闹得苏茵闷声发笑求饶。

“妈妈,爸爸!”

星星从外头飞奔回来,正好撞见爸爸妈妈贴着,一眨眼两人又分开了。

“怎么跑这么急啊?”苏茵小脸发红,拍打着男人一笑,努力镇定神色看向闺女。

“大表哥打电话给爷爷,说下星期要来呢!”

军军要来了?

苏茵下意识看了一眼墙上的日历,1990年6月3日,距离原书开始的时间还有三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