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0章 回家探亲 好官坏官

第880章 回家探亲 好官坏官

大宁正月的天气依旧寒冷,

临近傍晚更是冷风呼啸,吹得天地间一片白茫。\w?e\i?q~u\b,o^o-k!.?c,o·m_

城中各处灯笼早早点亮,朦胧火光在白芒中摇摇晃晃,照亮了一条条道路。

若不是街上有足够多的人,大街都会变得阴森无比。

都指挥使司衙门,

刚刚黑天,不少值班吏员就穿上衣裳准备归家,神态轻松。

在放假之时上衙,

整日无所事事,心态与寻常完全不一样,十分轻松。

到了时辰,不少吏员走到门口,

见到了早早等在门口的简朴马车,会心一笑,钻了进去。

不多时,陆云逸同样穿着袍子,裹着身子快步走出衙门,

左右一看,街上人烟稀少,

“老爷,快上车吧,外面天气冷。”

府中车夫笑呵呵地将凳子搬下马车,躬敬说道。

陆云逸看了看他冻得通红的脸,一边上车一边说:

“以后不用来这么早,这外面冰天雪地的,冻死个人。”

“老爷,夫人吩咐了,不让您冻着,小人多等一会儿无妨。”

车夫笑呵呵地说着,等陆云逸钻进马车,

他坐在车夫位置,轻轻挥动马鞭:

“走”

车厢内十分暖和,火炉散发着温热气息,

陆云逸刚一进来,就觉得身上披风太热,便将绳子解开透气。

他坐在窗边,挑开车窗帷幕,通过缝隙看向外面行走的百姓。

有人三五成群,有人提着大包小包,

更有甚者还拉着手推车,上面满满登登,都是新采买的物件。

大街小巷尽管被寒冷笼罩,但依旧充斥着喜气洋洋。

“恩不错。”

陆云逸满意地点了点头,放下窗帘,靠坐在箱壁上,面露感慨。

幸好大宁都司本就是在洼地,随便往哪走都是向上,轻而易举就能改变城中百姓的日子。

若是在北平、应天府等大城,

百姓本就能养活自己,但想让他们过得更好,就变得尤为艰难,可能是相比于大宁的十数倍。

尤其是人心中的满足感,

大宁城北的百姓只要能吃饱穿暖就乐不思蜀,

放在应天就要顿顿有肉有酒。

随着生活水平的上升,在原本基础上想要提升一点都是千难万难。

抿了抿嘴,陆云逸将这等思绪甩开,

大宁现在这般模样,能提升的空间还有很多,暂时还不需要考虑这等问题。

马车摇摇晃晃,他想到了山西,也是古都汇聚之地,

但如今乃是边疆前线,几经战乱,还未休养生息。

朝廷若真的迁都到太原或者西安,

一番大修大建必然能让民生鼎沸,日子过得顺风顺水。

只可惜,迁都之事千难万难,

朝廷也没有透露太子殿下进展到哪一步了。

他几次送去文书询问,却是石沉大海。

“好好地应天不待,非要到处乱跑,迁什么呢”

陆云逸喃喃说着,以他的视角来看,事情得慢慢来,

如此火急火燎地去山西视察,就象是在人家心头跳舞,不会有什么好下场。+零?点~看′书? ,哽*歆_蕞¨筷+

正当他思绪之际,马车不再摇晃,稳稳停下

“老爷,到家了。”

车夫的声音从外面传来,

陆云逸回过神来,走下马车,朝府中而去!

府中装饰奢靡,一股过年时的豪奢气息扑面而来,到处都是金丝灯笼,

还有名家书写的对联,甚至还十分罕见地有些绿植。

陆云逸回到正堂,一家人早已经等在这里,

见他回来,上首的刘氏连忙看向一旁侍者:

“快快快,吩咐厨房,可以上菜了,再拿一些好酒,给我儿暖暖身子。”

“是!”

陆云逸坐了下来,扫视一圈,与几位夫人纷纷对视,

沉吟片刻,他看向刘婉怡,笑着说道:

“婉怡啊,衙门最近不忙,

>

开年之后的事情都已经安排下去了,想不想回辽东看看?”

刘婉怡原本正在一本正经地品着茶,与身旁秋荷有说有笑,听闻此言一下子愣住了:

“夫君衙门不忙?”

陆云逸笑了笑:

“若说不忙是自欺欺人,但挤一些时间总是可以的,

正好开年都司要与辽东商议修路之事,为夫也要跟着去看看,

毕竟这是几十万两银子的大计划,方方面面都要做到位,

若是不碰面,有些太草率了。”

刘婉怡眼中闪过惊喜,原本她对于回家已经不抱指望,甚至专门回家一趟也不值得,毕竟路途遥远。

但现在,若是趁着公务忙里偷闲,自然是极好!

“夫君,那何时出发?”

此话一出,屋中人都笑了起来,柳氏抿嘴一笑,说道:

“婉怡啊,大宁与辽东不远,若是想家随时都能回去,不用管他。”

刘婉怡笑意吟吟:

“娘儿媳既然已经嫁过来了,就要跟着夫君,哪有夫君在大宁城,儿媳倒是跑回家的道理。”

柳氏抿嘴一笑,看向在场一众儿媳,笑着说道:

“关内的那些书生都叫咱们野蛮人,

若是再顿寻规矩,岂不是白叫了?

咱们家啊,没有这个规矩,

云逸整日操劳公务,也没有时间花在你们身上,你们要多担待。

等到来年开春,城外原野一片葱绿,到时候你们多出去走走,看看关外的大好河山,

听说捕鱼儿海的草场最为丰茂,

只可惜朝廷没有将其纳入疆域之内,要不然我也要去看看。”

此话一出,屋中气氛和谐了许多,

陆云逸看向沐楚婷与邓灵韵二人,问道:

“你们想去吗?

辽东现在大雪封山,景象极好,

说不得还能看到山间林鹿,听说现在的辽东树木都笼罩在冰雾之中,十分壮观。”

二人对视一眼,眼中闪过一丝兴奋,连连点头。

沐楚婷尽量让声音放得平稳,轻声道:

“既然有如此美景,那理当去看看,

就是不知姐姐家中招待可否方便。”

“方便!自然是方便,家中空房有许多!到时候我带你们去挖山参!”

刘婉怡十分大方地开口,尽显地主之谊。

陆云逸见他们商量得十分融洽,便满意地点了点头,

看向守在门口的何伯,笑着说道:

“何伯啊,准备准备,买一些珍贵礼品。?¤÷2?e/8$e=看£;书o=网+x 1追d?x最.±新|章2?节¨”

何伯躬身笑道:

“是,老爷,我这就去安排,只是不知何时出发?

一些珍贵物件在城中被买得差不多了,可能需要从别的城池调运。”

陆云逸想了想,看向柳氏:“娘,你什么时候回返?”

“怎么也得过了十五。”

柳氏想了想,继续道:

“我给你爹定做了些衣服,还有那些学子的衣服,都要等一段日子。”

说到这,柳氏有些无奈地摇了摇头:

“你爹也真是的,弄这么多人,过年都不回家,非得留在书院。”

“娘,书院学子许多都是无家可归之人,还有一些是草原人,

这冰天雪地的,若是不让他们留在书院,那能去哪。”

“那就等十五之后咱们一起走。”

“能成吗?到时候衙门可就上衙了。”

陆云逸笑了笑:

“无妨,有黑鹰呢,以往我出去的时候,都是他看家,轻车熟路了。”

“那还成。”

陆云逸看向何伯:

“过了十五再走,一些东西不着急,弄来最好的。”

“是,老爷,那我先下去列个清单,到时候给老爷您看。”

“好。”

这时,巩先之从门口探出头来:

“大人,饭菜好了,可以用饭了。”

秋荷第一个蹦了起来:“吃饭吃饭,吃饭了!!”

柳氏一个眼神就瞪了过去。

“吃吃吃,就知道

吃,都吃成胖墩了还吃!”

秋荷象是见到了猫的老鼠,

一下子将脑袋缩了回去,小声嘀咕:

“过年嘛”

陆云逸看了看秋荷又圆润起来的身形,无奈地摇了摇头:

“想吃就吃,走走走,吃饭。”

眨眼间,日子就来到了初十,

城中热闹有所减退,不少工坊也相继开工,开始了年后忙活。

府衙以及都司衙门都陆陆续续有吏员上工。

这一日清晨,负责诵念告示的乔晖神清气爽地走出衙门,

对着门口稀稀拉拉、早就等侯的人群笑了起来,打趣道:

“都这么早?”

“歇了十多天了,总该上工了,以往哪有歇的时候。”一名三十馀岁汉子将手掌插在袖子里,笑呵呵地说道。

“今个儿有什么消息?年前不就说都司有大事要宣布嘛。”

乔晖有些诧异地看了他一眼:

“还记着呢。”

“废话,这能不记着嘛,万一是发钱呢。”

中年汉子白了他一眼,身旁一名五十馀岁老者也跟着开口:

“我家还有两个小子过了年就可以上工了,有没有新开的工地啊,到时候把他们都送去。”

说完,他指了指自己:

“顺便把我也带着,小老儿做菜一绝!”

乔晖看了他一眼,又看了看周围一行人,

见他们都翘首以盼,知道他们是为了活计而来。

“呵呵,活计的事得等年后开工,哪有休息时候安排工地啊,等着就对了,上工的机会多得很。”

这么一说,在场之人纷纷露出笑脸,一颗心也安定下来。

对他们来说,只要有个盼头就行!

乔晖清了清嗓子,从腰间拿下铜喇叭展开,放在脸前:

“今日下午,都司会公布去年大宁城的生产总值,

里面反映了大宁城的方方面面,吃喝拉撒、衣食住行都有。”

生产总值?

衙门口的百姓一个个面露疑惑,头一次听到这等古怪词汇。

乔晖又从怀中拿出文书,将生产总值代表什么大声念了出来,

等他念完后,一些聪明人已经知道了。

先前开口的三十馀岁汉子面露恍然:

“害,就是算帐啊。”

乔晖频频点头:

算算都司哪块挣钱,哪块赔钱,哪块钱多,哪块钱少,

在文书上有了帐,以后才好拨弄,

要不然空口无凭,只凭感觉,那太荒谬了。”

乔晖见他们大部分人都面露疑惑,索性摆了摆手:

“下午来听就行了,叫上你们的亲戚朋友,

以后生产总值就是衡量都司是否繁荣的标准,后续会扩大到整个都司,与你们息息相关。

这东西涨了,就说明钱好挣了。

若是跌了,那就惨喽,

做好节衣缩食的准备,也省得被打个猝不及防。”

“看看你们,去年挣了些钱,

就不知天高地厚,花钱大手大脚,也不知道存点。

大人都说了,象今年这么风调雨顺的日子不多见,家中总要留点钱。”

这么一说,场中鸦雀无声,不少人面面相觑。

去年的钱挣得太容易,让他们飘飘然,

过年时花钱大手大脚,有了以往从未体验过的阔绰感觉。

本以为只能自己暗爽,却没成想,都司都知道。

“行了行了,下午上衙时来听,听得懂听不懂都听听,万一以后懂了呢。”

说罢,乔晖扬了扬手,收起了铜喇叭,

示意吏员将今日的告示粘贴去,而后扬长而去。

等他走后,众人却没有走,而是凑近看着今日告示。

上面写的是城南书斋老先生的祝福诗句,

还有一些过年时城中发生的趣事,一行人看得津津有味。

都司衙门内,解缙脸色凝重地坐在经历司衙房中,

杨士奇坐在他不远处,二人合力手拿一份长长卷轴,

上面密密麻麻的测算帐目,看得人眼花缭乱。

这便是这一个月来测算的大宁城内生产总值,

p>

其中罗列了各行各业,五花八门

杨士奇托着重重的纸张,有些感慨:

“大申兄啊,以后可不能什么都往上写了,

这要念到什么时候去?

你看,象是捕鱼、养虾、种花这等小类,就没有必要写。”

解缙也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

第一次他想着尽善尽美,将所有收集到的帐目都写上去。

却没成想,居然这么长

“总归是第一次,还是详细一些好,

让各地来的卫所大人都看看,以后他们回去了,也方便测算。”

杨士奇脸色古怪:

“天下乌鸦一般黑,他们能老实算吗?

别到最后弄虚作假,

去年都司就查出了几个卫所吃空饷,这事他们都敢干”

解缙脸上露出一些愤懑:

“弄虚作假也比没有好,我现在愈发觉得,这东西的重要,

朝廷若是能掌握大明诸多行省的生产总值,

那一些事也不用这么麻烦了。”

杨士奇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

“是啊,没想到东西算出来后,居然如此直观,

听说刘大人已经在钻研明年布匹、纺织商行扩产的事了。

没道理织布这等创收大户,

在咱们大宁还不如卖瓜赚的钱多。”

“这么快?”

解缙面露震惊,忽然有些感慨:

“这若是在朝廷,少不了要东拉西扯一阵。”

“船小好调头,朝廷那么大的家业,

有时候就算是走错了,为了避免更大损失,也得闷着头走下去,

都司就不一样了,错了马上改,影响也有限。”

杨士奇说着,看向解缙,朝着他挑了挑眉:

“大申兄,你准备什么时候回京城?

本以为你在这里待不了多长时间,却没成想,一晃眼两年过去了。”

解缙也有些恍惚,眼神空洞:

“是啊,不知不觉已经来了两年了,刚来时整日想着回去,现在也习惯了。”

说完,他摇着头补充:

“做官,太难了有点不想回去了。”

“为什么?”

杨士奇面露震惊,打量着解缙。

解缙此刻看着并不年轻,修长凌乱的胡子、黝黑发亮的皮肤,看着象是三十多岁的糙汉子,

若是他没记错,解缙此刻才二十二岁,

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怎么会这般消沉。

解缙叹了口气:

“书上说的都是错的,一板一眼地做官只能是不做错事,

但想要做一个好官,为国为民,

往往要不择手段,

这在以往我定然要破口大骂,说这是歪理。

但现在,活生生的例子就摆在眼前,容不得我不信啊。

就拿陆大人来说,你说他是好官吗?坏事做尽!

但大宁城却一天比一天好了,真是怪哉。”

解缙摇了摇头,继续道:

“都司说要修建通往辽东的官道,要拿一笔不小的银子出来,

可库房的现银都被发了赏钱,要么换了军械。

这钱哪来?总不能是正道来吧。”

杨士奇脸色一下子变得古怪万分,嘴角微微抽搐,

他发现自己竟然无法反驳。

过了许久,他尴尬一笑:

“管他钱哪来呢,陆大人能弄来钱就好,

一旦道路开修,又有不少人要过上好日子了。

行了行了,这些事不是咱们要考虑的。

快走吧,这么长一份文书,光是念就得念半个时辰快点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