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走进高考作文

《老年歌迷弥补青春遗憾!周利军“时代3.0”巡演引怀旧狂潮!》

《弥补年轻时错过!银发歌迷争抢周利军时代3.0门票》

《时代3.0巡演再现“摇滚圣地”!七旬粉丝现身北戴河重温热血年代!》

《周利军巡演引爆“银发经济”!医护团队严阵以待护航老年歌迷!》

《摇滚传奇魅力不减!老年粉丝呼朋唤友共赴“卡子”音乐之约》

《摇滚偶像的黄昏陪伴!音乐成为老年群体精神慰藉》

《子女理解父母执念,助其圆梦周利军时代3.0全球巡演》

《……》

时代巡演3.0开始厚,媒体、自媒体上多了很多新闻,全是什么银发经济,老年人组团看演唱会。

后y情时代,任何一点点增长力都是好的。

而且。

时间进入2026年,人口老龄化也成为了热点问题,很多老人,有闲又有钱,但缺少消费欲望。

如何激发老人的消费欲望成为很多地方思考的问题。

时代巡演的站点更是成了很多城市争抢的香饽饽,毕竟,时代巡演有一个特点。

全是那种几万人的大场。

很多来看演唱会的人,保底有一半人,这就是两三万人,每个人消费个几千块,那就是几千万,乃至上亿的实时数据。

如果是连办几场的那种,消费数据还会更多。

住宿、餐饮、交通等等周边带动的消费要比那点门票钱多得多。

然后。

其他地方的老年人一看这个新闻,顿时在【相亲相爱一家人】的微信群里发了相关新闻。

转发做什么?

点孩子们呢!

看看人家的子女,看看别人的老人,他们能去,我们为什么不能去。

紧接着,随后几场演唱会现场能看到大量老年人的身影。

五十不算大,六十不算小,七十不算老。

类似的情况搁在海外其实不算太罕见,那些老牌乐队的巡演,很多观众都是中老年人。

老头就不能看演唱会了?

谁规定的?

国内这边不多见,那是因为流行歌曲起步的太晚,内地这边直到80年代,流行歌曲才被正名。

冠以通俗歌曲的名字。

在80年代之前,那都叫靡靡之音,要偷偷听。

第一拨追星的人,也就是现在来看演唱会的老人们。

所以。

他们集体出动在国内很新奇。

流量时代,如何最快吸引他人的眼球成为流量密码。

七旬老人追星,无疑是最好的爆点。

随着巡演的进行,每到一地,都会引发当地的哄动,不论是一线、超一线,还是新一线,都会因为李杰的到来而轰动。

到了日本那边,小日子歌迷的疯狂不比国内差多少。

每场巨蛋巡演台下都有一批头发花白的老年人。

不过。

在小日子这边,类似的新闻也会上头版,但没有国内那么高的热度,小日子要比国内更早进入老龄化。

60-70岁还在打工的老人,比比皆是。

老人都能上班,消费消费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南天群星乐队开演唱会,台下不也很多老年人,时代巡演比南天群星巡演轰动的原因在于人。

‘周利军’可不是日本人。

而是一个华夏人,对方能在日本拥有那么多歌迷,数遍亚洲,也是独一份。

如果继续统计,欧美大牌歌手、老牌乐队、天王,恐怕也做不到周利军这样。

那是难以复刻的传奇。

日媒更多是惊叹于这位华夏摇滚天王在日本的影响力,东京巨蛋三连开,其他巨蛋基本也是2-3连开。

动摇人次超70万人!

放在日本乐坛,那也是超巨级别,更难得的是,那些专辑又双叒冲回了orin周榜。

想一想,一张近三十年前发行的专辑重新杀回来,那是一种什么体验。

一些‘新’乐迷一听那些专辑,顿时又惊奇的发现一件事。

这些歌好领先。

曲风跟当下的很多歌曲都差不多。

人家二十多年前在玩的东西,现在别人还在玩。

领先。

潮流。

如果放在二十多年前,那是什么场景?

年轻的歌迷根本想象不到,那些年纪稍微大一点的歌迷能够想象,不,他们不需要想象。

因为那正是他们曾经经历过的年代。

其他人的音乐跟军哥的比,总感觉差点意思,军哥90年代就在玩的东西,别人00年才开始玩。

零几年才开始兴盛。

领先十年!

很多年轻的音乐人至今还在反复品味当初的那些专辑,从中汲取养分,比如日本新生代音乐人米津玄师。

从他的音乐里就能找到不少‘周利军’的影子。

特别是他当初还未成名时发行的单曲。

那编配,太像了。

他也是日本歌坛知名的‘周吹’之一,不止一次的在公开、非公开场合狂吹。

这次日本巡演,他也收到邀请担任嘉宾。

演出前一天,他激动地整夜没睡。

激动啊。

偶像的巡演,他是嘉宾。

一夜未眠的他依旧是精神亢奋,丝毫没有疲态,登台表演时,他都唱破音了。

激动地。

不过,这点小失误没有人会责怪他。

李杰本人不会,他的那些歌迷更加不会,毕竟都是年龄偏大的人了,年轻人虽说也有。

但不是绝对主题。

根据市场调研机构的数据,他的歌迷主力是30-70之间,30岁以下的占比只有两三成。

这跟他活跃度太少有关系。

年轻人谁没事会去找一个五十多岁的欧吉桑?

即使被他人安利,看到年龄,多半也就被劝退。

……

转眼。

时代巡演3.0开到了欧洲,这边,李杰在海外连战连捷,那边,他家儿媳妇艰难上岸。

成了一名老师。

初中老师。

从小到大,除了当初合唱团的那群同学,高中、大学同学都不知道石头的身份。

当名人子女,很累的。

那些狗仔们虽然拍到过照片,但李杰专门打过招呼,别曝光孩子。

所以。

外人都知道李杰有两个孩子,不过具体长什么样,是做什么的,很多人都不知道。

石头的婚礼也是简办。

家里是单独办的,两家人一起吃顿饭,齐活,而后,他和媳妇又单独请了两桌关系比较好的朋友、同学。

其他人,一个都没请。

这一天,小张第一次入职,她是语文老师,新学期第一节课就是考试。

在正式开学之前,她先看了一遍作文。

看到作文题目的那一刻,张夏夏愣了。

《时代的音符,永不褪色的共鸣》

材料引言:

“从‘地下摇滚’到鸟巢七连开,从青年反叛到银发狂欢。

周利军的音乐贯穿三代人的集体记忆。他的舞台,是时代的注脚,也是信仰的坐标。”

要求:以“时代印记与文化共鸣”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蛤?

这是个什么情况?

自家公公走进了作文题目?

虽然这试卷是他们学校的命题组出的,但这份试卷不是他们一个学校用。

开学的考试是联考。

八校联考!

她怎么觉得有点怪怪的。

说实话,走上教科书的人大多数都作古了,虽然作文不是教科书,但也差不多。

很快。

当联考开始后,很多看到题目的学生也愣了。

周利军?

好耳熟的名字。

是了!

那个风靡海内外的大明星,很多人都去看他的演唱会。

三代人?

好像是这样。

从90年代至今,以十年为一代,已经有三代了,如果拉的更长一点,也合适。

李杰的歌迷群体中不乏祖孙三代同来的人。

走上联考作文只是一个开始,时代巡演还未结束,相关的题材陆陆续续出现在全国中小学的命题作文之中。

先是日常联考,然后是地区性的期中考试、期末考试。

这件事李杰一开始并不知道,直到某一天,他收到消息,这才知道自己上了高考作文。

是申海地区的高考作文题目。

内容也是跟时代有关。

作文题目,还是高考作文题目,当然不是随便上的。

题目是归出题组出,这一点没错,李杰的歌迷群体中也有人当老师,也有人是出题组。

然而。

出什么样的题目,那也是命题‘作文’。

有一个大致的方向。

不能任凭出题组的喜好来出。

时代巡演登上作文题目,有时候也是一种信号。

语文考试结束当天,申海地区的作文题目就冲上了各大社区的热搜榜。

【如何看待今年申海地区的高考作文题目】

在知乎热门问题榜单,这个问题排在第一名,

主要以年轻群体居多。

那些老年人,真没几个上知乎的。

是退休生活不快乐,还是其他娱乐不够舒服,非得坐在电脑面前刷刷网站。

App?

知乎的App难用的要死,谁用啊。

接着。

类似的新闻就出海了。

很多海外媒体也报道了这一新闻,各种视角的都有,正经媒体通常都是正经报道。

比如分析背后的社会意义、文化意义。

或者是不是什么风向有了变化。

而不正经的媒体,一些什么听床师之类的,各种动机是五花八门。

说什么的都有。

反正怎么赚爆眼球怎么来。

事后被打脸?

习惯了。

打着打着,不就习惯了?

再不行,把言论删了,视频隐藏了,死鸭子嘴硬,或者干脆装死。

人不要脸,天下无敌。

既然干了那些事,就得把脸面放下来,脸算什么,只要有流量,有钱,跪舔都可以。

这些纷纷扰扰,李杰都不知道。

也没空知道。

他现在忙得很,忙着带孩子。

准确来说是带孙子。

时代巡演没结束,石头就给了他一个惊喜,怀上了。

巡演结束,孩子差不多出生。

两个孩子工作都忙,家里虽说不缺钱,也请了月嫂,请了家政,但毛毛还是要坚持自己照顾。

年纪越大,越喜欢热闹。

家里有孩子,热热闹闹的才好。

再者说。

她现在也退休了,什么奶茶店都有职业经理人代为管辖。

是的。

不论是石头,还是小儿子,没有一个人继承李杰的音乐事业,也没人有进入毛毛一手创立的连锁茶饮品牌。

他们都有自己的事业。

或许没那么赚钱,却活得很开心。

他们两个成长的青少年看到老妈忙成那样,哪有兴趣接什么班。

真接了班,哪还有周末?

一年365天,得忙300多天。

哪像他们现在的工作,有双修,钱不多,那也无所谓,他们都有各自的基金。

每个月都能定时领钱。

能从十八岁一直领到三十八岁。

再之后?

那没有了。

都过了三十八岁,还没点收入,还没点赚钱的能力,那不是养坏了?

转眼。

又是一年高考。

这一年,‘周利军’的名字又一次出现在高考作文当中,不过,这次不是申海地区的高考作文。

而是出现在陕省。

那里才是李杰的老家,去年,看到申海抢了先,命题组的人可气的够呛。

乱出什么?

军哥,不对,军爷是你们申海人吗?

乱写!

乱抢!

虽然陕省也写了,但这件事在网上并没有引起太大的讨论。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才是最受关注的。

没有谁会记住第二个人。

这件事只在当地,以及李杰的粉丝群体中引起了一些关注。

长安地区的一些老人看到这些新闻不由想起当年的盛况,二十年前,周利军回长安开演唱会。

那真真万人空巷。

很多人都是拖家带口+呼朋唤友。

没有票?

没关系,不要票也可以看。

就到演唱会外面听个响也行。

当初像这样的人有很多,很多,演唱会内部有三万来人,演唱场馆外面的人也差不多这么多。

里里外外六七万人。

那场面只要经历过绝对不会忘,是毕生难忘的那种。

还有两年前,时代3.0巡演重返长安,那也是轰动全省,演唱会期间,长安里里外外来了上百万。

是的。

上百万人!

连续七场,跟燕京是同一个规格,有票的,没票的,通通赶到现场。

全国上下大概没有那座城市比长安更加热爱周利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