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2章 欧洲之旅7
李焕也开门见山,将发布会遭遇环保组织抗议、沟通无果、以及市政府表示无权干涉的经过详细道来,语气中难掩 无奈。
严锋听得很专注,末了沉吟片刻,直接问道:“那么,你们希望使馆具体提供怎样的协助?”
李焕抱着一线希望提议:“能否请使馆出面,和柏林市政府沟通一下?至少让这些抗议在我们发布会期间暂时停歇。”
“这个招呼我们可以打,但恐怕效果甚微,甚至毫无意义。”严锋摇了摇头,见李焕神色微凝,便耐心解释起来:
“你要理解,西方政府的权力架构和运作逻辑与我们不同。更重要的是,柏林市政府对这些组织往往也束手无策,甚至某种程度上还要依赖它们背后的选票力量。”
“这些环保组织抗议的对象并非单单针对华企,而是所有在德经营的工业化企业——只要被他们认定存在‘污染’或‘不环保’的行为,抗议就会随之而来。”
这番话让李焕、顾英华和姜一凡都感到有些意外,没想到这些看似松散的组织的能量和影响范围如此之大。
“这些组织大多与德国绿党关系密切,”严锋继续深入剖析,“绿党如今在联邦及州议会中已占有相当席位,其政治影响力仍在上升,已成为一股任何执政党都无法忽视的力量。”
李焕顿时感到问题比想象中更复杂。他原本的设想是通过外交途径,以“维护市场公平竞争、保护华企合法权益”为由施压。
现在看来此路难通,这些组织对本土巨头都照闹不误,怎会对一家外国公司手下留情?
姜一凡忍不住追问:“难道德国政府就坐视不管,不保障企业正常经营的权利吗?”
在他的认知里,企业作为纳税和就业的主力军,理应受到政府的保护和支持。
严锋叹了口气:“这需要从历史背景来理解。欧洲为早期的工业化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一代人曾在污染中挣扎。经济发达后,整个社会对环境保护陷入了一种近乎‘矫枉过正’的执着。”“保护环境已成为一种高度政治正确,并由此衍生出动物保护、极端素食主义等众多议题。今天的绿党早已超越环保本身,成了一个各种非主流思潮的集合体。他们为了反对而反对,往往并不考量其行动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影响。”
“更关键的是,随着其民意基础不断扩大,绿党已深度嵌入德国政治权力结构,拥有了相当大的话语权。上有政要庇护,下有民众支持,自然没人愿意轻易去触碰这些组织。”
李焕听完,陷入了短暂的沉默。他意识到,这不是一次简单的沟通障碍,而是深植于当地社会政治肌理的结构性挑战。
“其实这股思潮不只是在德国,在整个欧洲都已经弥漫开来。”
“欧洲太富足了,高福利的政策滋养出了一大批自由主义思潮。”
“当然与其说这些组织是关心环境,倒不如说是在故作矫情,他们只会坐在办公室内,端着咖啡吹着空调,然后担心牧场内的奶牛受到了虐待。”
“真正的环保不应该是这样的,在我看来,真正的环保是从我做起,真心的去做一些对于环境保护有意义的事情。”
“至于说那些环保组织的高层,不过是借着环保的大做着自己的勾当。”严锋接着说道。
听严锋说完这番话,李焕倒是对这位年轻的官员刮目相看,最起码他并没有陷入到对西方社会的狂热追捧当中,反而以一种现实且冷酷的眼光去看待西方社会。
“所以说环保只是口号?甚至是一桩生意?”李焕想了想后问道。
严锋闻言笑了笑,接着点了点头,身为政府官员,他没办法把事情说的太明白。
“那能帮忙引荐一下吗?”李焕顿了顿后接着说道:“我们橙子科技也可以谈,也可以环保。”
“哈哈,当然可以。”严锋大笑之后接着说道:“等我一下,我打个电话。”严锋掏出电话搜索了一番,接着找到了一个合适的电话号码拨了出去,接着双方用德语进行了一番聊天。
一旁的李焕虽然听不懂二人在聊什么,可大致也猜到了严锋肯定是在为李焕的事情操心。
“刚才和德国绿党在柏林的一位干事联系了一下,对方答应和你们见一面。”严锋挂断电话后对李焕说道。
“英华,你和一凡去一趟,不管对方什么要求,尽量答应对方。”李焕当即对一旁的顾英华和姜一凡交代道。
严锋只是牵线人之一,再加上身份特殊,自然不会亲自前往,所以在告知了对方的联系方式后,由顾英华和姜一凡负责去处理一下。
至于李焕,他并未一同前去,毕竟难得在异国他乡碰到一个对德国社会如此了解的人,李焕自然要好好的和他聊一聊。
茶香袅袅中,严锋忽然问道:“李总,您对欧洲的未来怎么看?”
李焕沉吟片刻,缓缓道:“欧洲就像个步入中年的贵族,优雅却已失去活力。高福利制度滋养了民众,却也消磨了奋斗精神;环保主义本是好事,却演变成了政治正确下的极端表演。”
“说得深刻。”严锋赞赏地点头,“欧洲在自我满足中逐渐迷失。当整个社会沉溺于福利温床,当政治被理想主义的极端议题绑架,其竞争力正在悄然衰退。”
“更令人担忧的是,”严锋继续说道,“这种趋势几乎不可逆转。民主制度下,任何试图削减福利或回归理性的政党,都会立即失去选票。这就像一艘巨轮,明知前方有冰山,却无法转向。”
“如果世界依旧美好,欧洲当然可以舞照跳,酒照喝,可如果一旦世界陷入动荡,那武备松弛又肥得流油的欧洲,将再一次被摆上餐桌。”李焕笑了笑后附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