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共商对策
楼苏叶笑着看他,没有言语。
原书中,难民一到皇城,便被官兵驱赶走了,有的难民一路南下避难,有的难民落草为寇,没有如今这般太平地在皇城外滞留这般久。
彧峣看到她温柔浅笑,眼中似有对他的认同,脑中好像有什么东西突然碎裂开来,笑得像今年的烈日一样耀眼:“叶儿,你说皇上会不会也南下去行宫避难?”
楼苏叶笑着朝他点头:“夫君,不无这种可能。”
彧峣嘴角扯起一抹浅笑,定定地看着楼苏叶,随即笑容一收,说起秀峰村。
“叶儿,亏得秀峰村的城墙在秋收前建好了,不然,几个村子中的庄稼怕是要被南下的流民劫掠一空。”
“曹家沟和牛首镇都没有幸免,好不容易种下的庄稼就这么没了,今冬和明春的粮食没了着落,曹家沟的村长很后悔参与建城墙,入冬后,曹家沟甚至是牛首镇都曾派了人去秀峰村与村长沟通,想让秀峰村接济一二。”
“村长有没有接济他们?”楼苏叶睁大了眼睛问。
现在后悔,早干嘛去了。
彧峣摇头,“叶儿,就在孙子翁同族老以及几个村子的村长商量要不要接济他们时,一股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土匪连夜把曹家沟给抢了,曹家沟很惨,被土匪杀了近半数的村民,房屋被烧,未出阁的女子被土匪抢走了,牛首镇好些,死伤不如曹家沟惨重,官府已经派兵去镇压土匪了。”
“几个村子的村长商量后决定收留曹家沟幸存下来的村民,但是有一个条件。”
“什么条件?”
“让曹家沟幸存下来的村民分散加入被城墙守护着的几个村子,曹家沟的土地也合并进来,以后不再有曹家沟这个村子。”
“他们同意了?”
彧峣点头:“他们没得选,为了活命,只能答应。”
楼苏叶听后默了默,他们做这样的选择是对的,若是不加入进去,明年土匪只会闹得更凶,到时他们肯定没有活路,只能沦为无家可归的流民。
除夕宫宴。
官商齐聚大殿,百年难遇,奇观呀奇观。
酒过三巡。
天顺帝坐在龙椅上,亲自给臣子们摊派任务,逢此天灾,号召众人为朝廷出力,捐钱捐粮。
大殿的前半部分聚集的是一众朝臣,远离皇帝的后半部分只一小片地方是商贾富绅的座次。
一众朝臣面色复杂,不知该如何应对。
捐银三十万两捐粮一万担,封侯爵,就像安乐侯一样的荣誉爵位。
这个诱惑实在太大了。
即便是无权无势的荣誉爵位他们也想要呀,他们本身就有官职在身上,若是再加上一个侯爵的头衔,这可是光宗耀祖的事情呀。
银子他们有,粮食凑一凑也能拿出来,可他们在皇帝的面前自诩是清官。
是清官便拿不出这许多的银子出来,能拿出来的便不是清官,这是悖论。
他们好纠结,好难呀。
大殿前半部分气氛着实紧张怪异,可是,靠近大殿门口的气氛,却异常活跃。
皇商苏怀兴正在同富商刘菖蒲交头接耳,刘菖蒲打算从苏怀兴手里买粮食,凑够一万担粮食,他打算买一个侯爵回来。
皇商苏怀兴自个也想买一个侯爵,改换门庭,只是银子有些不凑手,都压在货上了。
其他商贾也在交头接耳,窃窃私语,互相攀谈起来,筹粮的筹粮,借银子的借银子。
大殿前后两半呈现不同的氛围,天顺帝面色如常地偏头看向一旁的王公公。
王公公会意,又公布了一条让众位官员能接受的条目。
“陛下仁义,但凡捐银一万两粮食两百担者可得一国子监入学名额。”
这话一出,整个大殿都沸腾了。
众人眼神熠熠,不约而同地看向坐在龙椅上的天顺帝,谁家没有想进国子监入学的后辈子弟呀,一万两银子拿出来也不会同清官的名声相悖。
这一条目简直就是为他们量身定做的。
这下皆大欢喜了。
于是乎,官员们都沸腾了,一个两个争先恐后地起身走到王公公的面前,说要捐银捐粮,要给自家后辈子弟要一个入国子监的名额。
楼冰夏也捐了一份,给长孙楼子诚取得一个入学国子监的名额。
商贾富绅们极有眼色,等官员们都登记完了之后,再去登记。
皇商苏怀兴当时领了一个富贵侯的荣誉爵位。
而刘菖蒲则得了一个隆昌侯的荣誉爵位,他躬身走上前笑着问王公公:“王公公,在下家中有一好学子侄,颇为聪慧,可否能得一入国子监的名额?”语气中透着十万分的小心。
王公公闻言挑眉,扭头看了一眼天顺帝,见天顺帝面色平静,他心里便有了数,转回头对新鲜出炉的隆昌侯道:“侯爷,捐银两万两粮食两百担,并通过入学考核可得一名额,只此一次机会。”
听得“侯爷”二字从皇帝身边的公公口中说出来,心情简直如三伏天喝了一杯冰饮般来得舒爽。
即便入学国子监的条件翻倍,且要通过考核,这对于商贾来说,已是天大的隆恩呀。
这要是放在以前,商贾人家的子弟是没有资格入国子监就学的。
隆昌侯惊喜之情溢于言表,转身便朝天顺帝跪拜。
王公公只微微愣神了一会儿,便在心中腹诽,这些商贾脑子没转过弯儿来,你们的身份已经变了呀。
各个都是侯爷了,有爵位在身,荣誉爵位也是皇帝亲封的爵位。
如若你等未附和皇帝的决策,可没资格站在这里。
富贵侯苏怀兴也跪了下来,其他得了侯爵的商贾富绅见状,纷纷跪下来朝天顺帝跪拜,想要自家后辈得一个入学国子监的机会。
“皇上隆恩浩荡,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不过半日的功夫,便筹集到了两百八十多万两银子同十六多万担粮食,天顺帝龙颜大悦,见被自己逐出皇室玉碟的亲生儿子彧峣始终坐在那里未动,他垂眸。
沉思了片刻,天顺帝再次看向彧峣。
“孙爱卿,香满楼的米饭米粒完整,一碗米饭中找不出一粒碎米,这样的米粒是如何脱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