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议论纷纷

“此人,正是韩太尉。”

秦蒿声音朗朗。

其他人闻言,都识趣的闭嘴。

连秦蒿都推荐了韩师道,他们再想改变,也无济于事。

宰相这个位置,太诱人了,就算是皇帝已经定下,他们也想争一争。

可一把手和二把手都达成一致,他们再争,那就是找死。

“韩太尉如今率军镇守秦州,无法抽身,诸位爱卿可有推荐将领,接替韩太尉镇守秦州?”

赵天圣笑着继续问。

“臣素闻秦括将军治军严明,用兵如神,不如让秦括将军出任秦州防御使。”

刑部尚书李严站了出来。

“朕也正有此意,诸位可有异议?”

赵天圣骄傲的抬起头,目光扫视群臣。

群臣你看我,我看你,差点没爆粗口。

他、娘的,都被你们自己决定了,还讨论个毛线啊?

不得不说,韩师道料事如神。

时间过得挺快。

转眼间就是一个月。

这一个月时间,秋耕基本上完成。

接下来,赵玄打算将这些屯田农夫训练成一支精锐“民兵”。

他的理由也很简单,为了自保。

训练的同时,发明创造也不能落下。

赵玄一个月前就向韩文君写信,让韩文君给他招募一批工匠,如今这些工匠也随着运送补给的官兵,陆陆续续抵达。

这些工匠的任务是制作“水泥”。

赵玄将基础水泥配方、玻璃配方告知这些工匠后,就仍由他们发挥。

“谁要是能制作出水泥或者玻璃,赏银万两。”

有钱能使鬼推磨,赵玄现在别的没有,就是钱多。

这几个月时间,韩文君已经精盐和肥皂生意做得风生水起,财富滚滚而来。

在银子的诱惑之下,他相信这些工匠会绞尽脑子,充分发挥聪明才智。

而就在赵玄全身心投身于家园建设的时候,黄公公却带着人来到了屯田堡。

“哟,是什么风把黄公公给吹来了?”

赵玄看见这老太监,脸上忍不住露出一抹讥讽。

“赵校尉,吕小姐已经抵达秦州,你还是挑个日子,与吕小姐完婚吧!这可是圣上赐婚,赵校尉是个聪明人,应该不需要我提醒怎么做。”

黄公公阴阳怪气的道。

“哦,那择日不如撞日,就今天吧!”

赵玄也懒得在这件事上浪费自己精力,大丈夫能屈能伸,今日他娶,明日就可以休。

皇帝赐婚,也没说不可以休。

“赵校尉何必如此心急?”

黄公公微微皱眉,不赵玄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他可知道,赵玄跟那吕明月可是很不对付的。

“王豹,程知虎,咱们走!”

赵玄也懒得理会这老太监,直接走出大厅,牵出马匹,朝着秦州城而去。

秦州城中,赵天圣赏赐了他一座府邸。

想必那吕明月早就住进去了。

“赵玄,你去哪里?”

赵玄刚出屯田堡,就看见燕青橙和卫婴等人。

“我正要去城内,你们怎么来了?”

赵玄看见燕青橙等人,也是一愣。

“走,咱们一边说。”

燕青橙看见后面黄炳忠,眉头微微一皱,拉着赵玄走向一旁。

“公公……”

“无妨,咱们回去吧!”

黄炳忠看着赵玄的背影,露出一抹杀意。

只要韩师道一走,他就有机会弄死赵玄。

不弄死赵玄,他迟早得死。

走到田野中央,见四下无人,燕倾城才淡淡开口道:“你知不知道,韩帅要离开秦州?”

“不知道,什么时候的事?”

赵玄愕然,他这一个月来,埋头苦干,对外界的事情了解甚少。

“半个月前圣旨就下达,我也是最近才从师母那里知道。”

燕倾城将圣旨大概内容讲了一遍。

“呵呵,朝廷是要对西夏用兵了?”

赵玄目光一亮,撤下韩师道,换上禁军将领,这就是朝廷要北伐西夏的信号。

因为每次朝廷出兵敌国,都是用禁军。

禁军,在皇帝眼中,才是精锐。

“嗯!”

燕倾城显然是从姜红玉那里得知了不少消息。

“哈哈哈,真是不自量力。”

赵玄闻言,忍不住大笑。

赵天圣肯定是觉得上次他们以少胜多,打击了西夏士气,想再锦上添花。

但以禁军的实力北伐,就算不全军覆没,估计也要丢掉秦州。

“这是机会……”

燕倾城很隐晦的提醒了赵玄一句。

“嘶!”

赵玄闻言

,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他拥兵自重的心思,连这虎娘们也看出来了?

不能吧?

“不管发生什么,我们骁骑营都会站在你这一边。”

燕倾城看了卢魁、曹三、卫婴等人一眼,笑道。

“这是韩帅的意思?”

赵玄心里跟明镜似的。

燕倾城还没这个胆量。

这是谋逆啊!

“韩帅说,这座摇摇欲坠的老房子,与其修修补补,还不如重新建造一栋。”

燕倾城意味深长的道。

赵玄闻言,有些瞠目结舌。

他没想到,一脸忠厚的韩师道,居然有如此魄力。

“你们凭什么相信我?”

赵玄沉默许久,才问出这个问题。

“韩帅说,你浑身都是反骨。”

燕倾城也沉默好一会儿,才一脸古怪的道。

“……”

赵玄顿时无语,有这么明显吗?

“留给你的时间不多了,你得想好退路,秦州城保不住了的。”

燕倾城请叹一声,直接调转马头,绝尘而去。

看着燕倾城远去,赵玄也再无心思去秦州城,而是带着王豹、程知虎转身又回到了屯田堡。

“王豹,马上召集所有青壮。”

赵玄二话不说,直接让人鸣鼓。

他必须在西夏大军再次南下之前,将这写青壮训练出来。

听见鼓声雷动,在地里干活的庄稼汉们顿时丢掉手中的锄头,拿起木制的长矛,朝着屯田堡汇聚。

不到一炷香时间,将近两千青壮已经集合完毕。

一千八百户,平均每一户有一个青壮劳动力。

这些屯田农夫远远看见赵玄,忍不住议论纷纷。

“那个年轻人就是赵校尉?”

“没错,就是万军之中射杀西夏三皇子的赵校尉。”

“真是英雄出少年,才十六七岁的年纪,居然就坐上了校尉。”

“是啊,种地还不如当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