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2章 半块凤印
沉默了好一会儿,时间仿佛都凝固了,整个世界都安静得只剩下萧谨言的呼吸声。
终于,他像是下定决心一样,猛地抬起头,双眼紧盯着手中的水晶莲。
那水晶莲在他的手中,散发着微弱的光芒,仿佛在嘲笑他的犹豫和软弱。
萧谨言的手微微颤抖着,他能感觉到掌心传来的凉意,那是水晶的温度。
突然,他像是被一股无形的力量驱使着,双手紧紧地捏住了水晶莲。
他的手指因为用力而发白,指甲深深地陷入了掌心的肉里,但他浑然不觉。
然后,毫无征兆地,他猛地一用力,只听“咔嚓”一声,水晶莲在他的手中应声而碎。无数的水晶碎片像雪花一样四散飞溅,有的甚至划破了他的皮肤,割破了他的掌心。
鲜血瞬间从伤口中喷涌而出,染红了他的手掌。
但萧谨言却像是完全没有感觉到疼痛一样,他的目光始终落在那半块凤印上,那是水晶莲破碎后留下的唯一一块完整的部分。
他紧紧地握着那半块凤印,仿佛那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
他的眼中燃烧着愤怒和决绝的火焰,仿佛要将整个世界都焚烧殆尽。
萧谨言心中明白,这半块凤印所代表的意义非同小可。
它或许是解开一个巨大谜团的关键线索,也可能是揭露一个惊天秘密的重要证据。
无论如何,他都必须将这半块凤印呈现在陛人。
当萧谨言小心翼翼地刮去佛像表面的金漆时,他的心跳愈发急促。
随着金漆逐渐剥落,佛像内部的真相逐渐展露在他眼前。
终于,金漆被全部刮尽,佛像的真面目完全显现出来。
令人震惊的是,整副人骨脊椎上竟然密密麻麻地刻满了梵文!这些梵文如同古老的密码,似乎隐藏着某种不为人知的秘密。
江子安站在一旁,紧张地注视着这一切。
他精通梵文,当他看到这些刻痕时,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好奇心。
他立刻开始解读这些梵文,一个字一个字地将它们翻译出来。
随着江子安的翻译,众人的心情也愈发沉重。当他译出最后一段时,他的脸色突然变得惨白,额头上冒出了一层细汗。
“...此骨中藏七叶莲母株,服之可解百毒,亦能……”江子安的声音颤抖着,他的手像是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控制着,缓缓地合上了译本,仿佛那上面的文字会带来可怕的后果。
“亦能唤醒‘凤凰劫’。”他的声音在寂静的房间里回荡,如同幽灵一般,让人毛骨悚然。
众人悚然一惊,这个名字如同一道惊雷,在他们的心头炸响。
“凤凰劫”!这正是先帝暴毙前所中之毒!这个名字对于在场的每个人来说都不陌生,它代表着死亡和恐惧。
众人面面相觑,眼中都流露出惊恐和难以置信的神色。
另一个老尼突然癫狂大笑起来,她的笑声在这紧张的气氛中显得格外突兀。
“你们真当七叶莲是解毒圣药?”她的声音尖锐而刺耳,“当年白芷用太后血肉培育的母株,早被淑妃炼成了……”
然而,她的话还没有说完,突然戛然而止。只见她的身体猛地一颤,紧接着七窍开始流血,仿佛体内的血液在一瞬间沸腾了起来。
她的身体缓缓倒下,手腕上原本鲜艳的莲纹迅速发黑枯萎,与皇帝袖中残帕上的血渍一模一样。
萧谨言用剑尖拨弄佛像胸骨,突然发现第三根肋骨上刻着极小的篆字:「七叶三寸,合欢二钱」。
\"这不是胡乱拼凑的!\"江子安猛地翻开《七叶药典》,对应页面上赫然画着人体骨骼图,\"你们看——\"
佛像左肋第七根的错位接法,恰好对应药方中\"需以断骨法入药\"的记载;而刻意反转的脊椎骨节,竟暗合\"逆经脉而行\"的解毒要诀。
欧阳勋突然割开佛掌,掌骨缝隙里塞着张硝制过的羊皮:「凤凰劫解法:七叶莲母株需混入中毒者至亲骨灰」
赵怀义剥下老尼后背整张人皮,露出肌肉上密密麻麻的蓝色纹路——那些七叶莲纹根本不是刺青,而是皮下埋着无数细如发丝的琉璃管!
\"她在用身体养药...\"萧谨言斩断一根琉璃管,幽蓝液体滴在《起居注》上,显露出隐藏字迹:「白芷取太后心头血培育母株,每日需以皇室子鲜血灌溉」
贺长风突然呕吐起来——他认出琉璃管里流动的,正是三年前皇帝赐给宗室们的\"延年丹\"。
江子安破译的脊椎梵文最后一段令人毛骨悚然:
\"...以母育莲,以莲弑父,凤泣血时,真龙当归...\"
\"原来如此!\"欧阳勋铁扇啪地合拢,\"淑妃当年用太后骨灰培育七叶莲母株,再让白芷制成毒丹害死先帝——而解毒之法...\"
他猛地看向萧谨言腰间玉佩,那上面正刻着七叶莲纹——与宇文琼新婚夜收到的凤印纹路一模一样。
奄奄一息的老尼突然狞笑:\"他们喝的婚宴‘梅子酿’...咳咳...就是最后一株...\"
萧谨言剑锋一顿——那坛皇帝亲赐的合卺酒,正是宇文琼用七叶莲汁调制的!
贺长风突然想起什么,颤抖着从怀中掏出个锡盒:\"那...那日陛下赏给萧将军的‘梅子糖’...\"
盒中蜜饯早已吃完,只剩垫底的油纸上,粘着片干枯的七叶莲瓣——瓣脉里还残留着暗红血丝。
萧谨言以素白锦缎铺地,亲手将太后的遗骨一一排列整齐。
那些曾被强行打乱、嵌入佛像的骸骨,如今终于恢复原貌——焦黑的指骨、断裂的肋骨、以及头骨上那道触目惊心的裂痕,无声诉说着当年的惨烈。
江子安取来特制的沉香木匣,内衬以七叶莲纹锦缎铺就。
欧阳勋将太后那枚玄铁扳指用金丝绢帕包裹,置于匣中头骨旁侧,低声道:\"‘永宁’归位。\"
赵怀义合上木匣,以火漆封口,烙下禁军独有的虎头印——此印一落,非圣旨不得再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