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7章 常山新报
邓晨,他就是那个钥匙。虽然他的观点一开始让她震惊,虽然他的行为常常被人误解,但她逐渐发现,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像飞鸟一样自由地飞翔。
孔柳的脸上浮现出一丝坚定的笑容。她把文章放在桌上,拿起笔,在旁边空白处重重地写下一行字:“为了自由,为了平等,为了让每个人都能独立地活着,我愿意尝试。”这一刻,她不再纠结,不再犹豫。她的内心充满了力量,她知道自己将踏上一条充满挑战的道路,但她不再害怕。她要像邓晨一样,为了心中的理想,为了常山的未来,勇敢地迈出这一步。她要让这本杂志成为新思想的火种,燃烧在常山的每一个角落,照亮那些渴望改变的人们的心房。
邓晨找到了总工匠邓申,郑重地交代了任务:“邓总工,咱们得加班加点生产一批方便面、饼干,还有发热包。三天后,全都要送到广阿,越多越好!”邓申作为经验丰富的总工匠,对邓庄曾经生产这些物资并送往舂陵的事早有了解,因此邓晨刚说完,他便心领神会地点点头,没有多问,只是简洁地询问交货时间、数量以及目的地。邓晨下达任务的神情严肃而坚定,邓申知道这批物资关系重大,立刻开始着手安排生产事宜。
此时,薛桂在一旁忍不住开口了。这个女扮男装的薛桂,一年前因与兄长和邓晨打赌输了,无奈之下成为了邓晨的贴身侍卫。一年多来,薛桂逐渐见识到了邓晨的诸多秘密,这些发现一次次冲击着她的认知。尤其让薛桂感到困惑的是,邓晨明明拥有着超越这个时代的武器,却总是克制着很少使用。这次往广阿运送战略物资,虽然知道是给刘秀用来支持他打天下的,但薛桂依旧满心疑惑。在她看来,既然要帮助刘秀,那为何不将那些杀伤力巨大的土雷、土炮一同送过去呢?这些武器的威力她早有耳闻,要是能派上用场,定能助刘秀一臂之力。于是,她终于忍不住把心中的疑问说了出来:“晨哥,你有那么厉害的武器,为啥不一起送过去呢?”
邓晨听了,沉默了许久。他微微皱眉,眼神中透出一丝复杂的神色,仿佛在思索着如何将这个道理告诉薛桂。薛桂有些紧张地看着他,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说错了什么。过了好一会儿,邓晨才缓缓开口:“桂儿,我只说一次,你记好了。这些武器杀伤力太大,不能轻易用在同族人身上,除非是危在旦夕,到了迫不得已的关头。”他说话的语气很平静,但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坚定。
薛桂听后,眼神里满是不解,她还想再问些什么,却被邓晨阻止了。他摆摆手,继续说道:“你不懂,有些东西,威力越大,越要谨慎使用。我们和他们,都是华夏子孙,同根同源,能不用武器解决的,绝不用武器。这次送物资,是为了帮助他们更好地生存,更好地战斗,而不是去杀人。”薛桂听了,虽然还是有些不理解,但她能感觉到邓晨的认真和严肃,于是便没有再多言,只是默默地低下头。
邓晨看着薛桂,知道她心里还有疑惑,但他知道,有些道理,需要时间去慢慢领悟。他轻轻拍了拍薛桂的肩膀,说道:“桂儿,跟着我,你会明白的。”
就在这时,邓申走了过来,他刚刚在安排生产,听到薛桂的话,也忍不住插了一句:“邓晨说得对啊,薛桂。这些武器虽然厉害,可不能随便用。我们生产这些粮食和发热包,也是为了救人,为了让更多的人能活下来。要是都用那些武器,那还不知道要死多少人呢。”
薛桂抬起头,看着邓申,又看了看邓晨,眼神里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她知道,自己还有很多东西不明白,但她也相信,跟着邓晨,总有一天她会找到答案。
《常山新报》最新一期上市那日,天刚蒙蒙亮,卖报童邓小虎就推着吱呀作响的独轮车来到东市口。车上的油墨香气还未散尽,晨雾中隐约可见头版标题《论女子教化与国运之关系》几个遒劲的大字。
"卖报嘞!最新一期的《常山新报》!"邓小虎清脆的吆喝声刚起,就被一阵杂沓的脚步声打断。只见十几个头戴方巾、身着长衫的儒生气势汹汹地围了过来,为首的赵明德一把夺过报纸,山羊胡气得直抖。
"荒谬!简直荒谬绝伦!"赵明德抖着报纸,唾沫星子溅在"女子亦当有选择之权"的铅字上,"孔圣有云'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这文章竟敢公然违背圣人之训!"
旁边一个满脸麻子的儒生凑过来,阴阳怪气道:"听闻此文出自孔郡丞千金之手,啧啧,真是家门不幸啊!"
邓小虎眼珠一转,故意提高嗓门:"各位先生不买也别挡着道啊!后面还有女学堂的学生等着买报呢!"
这话像捅了马蜂窝。赵明德猛地转身,果然看见几个身着浅色襦裙的华清女学生站在不远处。为首的黄衫少女不卑不亢地行了一礼:"赵先生,学生奉命来采买学报。"
"女子也配谈学问?"麻脸儒生嗤笑一声,突然抢过邓小虎车上的报纸,当着女学生们的面一张张撕碎,"让你们读!让你们读!"
碎纸如雪片般飘落,黄衫少女却面不改色。她从袖中取出一份折叠整齐的报纸:"无妨,今早邓先生已命人给学堂送去了。"说罢带着同伴翩然离去,留下几个儒生气得直跺脚。
这一幕被对面茶楼上的邓捷尽收眼底。他抿了口茶,对身旁的邓沙低声道:"去告诉大人,火药桶已经点着了。"
此时西市口的布告栏前,识字的货郎正大声诵读报纸内容。围观的人群中,一个抱着孩子的妇人突然喊道:"说得好!我闺女背诗可比她哥强多了,凭啥不能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