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7章 赵皇后的病根,猜想…
赵锦年抬眼,声音沉了沉:“找到了。”
温以缇当即挑眉,显然有些意外,她原以为会听到“没找到”的答案,况且这些年从未听闻凶手是谁,只知太子殿下重病而去…
赵锦年脸上浮起一丝苦笑,语气带着几分难言的复杂:“可凶手早已不在人世了。”
他顿了顿,才缓缓道,“是淑妃。”
“什么?淑妃?”温以缇惊得站起身,声音都变了调,“这怎么可能?若她真是害太子殿下的凶手,怎会活那么久?我入宫时淑妃还在世呢!”
赵锦年的脸色愈发难看,指尖捏得发白:“按宫里的说法,淑妃当年是无意之间让太子殿下用了相克之物,才导致殿下药石无医。她自己也中了毒,只是分量轻,才续了这些年的性命,据说连她自己都不知情。陛下看在淑妃娘家的面子上,便没有深究。”
“不可能!”温以缇断然反驳,“若真是淑妃所为,即便无心,陛下也断不会容她活到后来!那只有一种可能,她是被推出来顶罪的,真正的凶手绝不是她!”
赵锦年点头:“你说得没错,可…这是陛下想让我们知道的结果。”
他深吸一口气,“后来姑母查了多年,查到的人不是突然暴毙,就是在露出线索时暴病而亡,连一位牵扯其中的宫妃也走得蹊跷,死时离查到她头上不过几日。”
温以缇攥紧了拳,脸色泛白:“这后宫难不成是个大毒缸?谁沾上谁就得死?”
赵锦年抬眼看向他,眼底一片寒凉,声音里带着彻骨的疲惫:“不然你以为,为何这些皇子皇女们会死伤这么多?”
“所以这才是皇后娘娘病根所在吧?”温以缇声音里带着几分怅然,“她身为后宫之主,一国之母,早已站在旁人难及的高处,可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孩子一个接一个离去,连凶手是谁都查不出,连报仇都无能为力……这般煎熬,才熬出了这难愈的心病,对吗?”
赵锦年闭了闭眼,喉间像是堵着什么,好半天才哑声点头:“没错。若不是姑母心里还憋着一口气,还惦记着要光复赵家,怕是早就撑不住,撒手人寰了。”
他说着,指节用力抵着眉心,指腹因用力而泛白,侧脸的线条绷得紧紧的,连声音里都浸着难以言说的痛苦。
温以缇只觉得太阳穴突突直跳,眉头拧成了死结。
从二公主的死因追到太子殿下的旧事,这桩桩件件都像深埋在宫里下的顽石,越挖越见其晦涩,偏又过了这许多年,线索早被岁月磨得模糊。
她暗自苦笑,自己又摊上事了!
念头刚转完,温以缇便迅速敛了心绪,抬眼看向赵锦年语气沉了几分:“太子殿下的死因,说到底无非两种可能,或是中毒,或是如我先前那本书里写的罕见敏症。至于真正因病离世,这一点倒可彻底排除。”
她顿了顿,目光锐利了些:“可无论哪种原因,都绕不开太医院。毕竟当年为太子诊治的是他们,开方抓药的也是他们。这其中,未必没有动手脚的人。”
赵锦年声音里带着几分无奈:“姑母查过,当年太医院里但凡沾点边的人,不是没了性命,就是后来因些由头获罪,早就不在原位了。”
这话里的意思再明显不过,此事背后,分明有正熙帝在有意包庇。
温以缇眉头拧成了死结:“陛下这般近乎光明正大的包庇,实在反常…”
都知道正熙帝有养蛊之意,会不会……
前太子当年是因仁德过甚,少了几分防备,才着了旁人的道?
毕竟世人都说他是明君之选,可正熙帝若心中另有属意之人,会不会便默认了这般争斗,好从中筛选出最适合的继承人?”
毕竟“仁德”二字,于帝王而言虽是美谈,于储君却未必是幸事。
若继位者一味讲求仁德,反倒会让那些野心勃勃、深谙权术的帝王觉得他难担大任。
为帝者,向来需带几分无情。
刀刃向内时不手软,权衡利弊时不徇私,太过仁厚,反倒容易被情义缚住手脚,成了旁人眼中可欺的软肋。
更别说是正熙帝这般能设下“养蛊”之局的冷血帝王。
在他眼中,前太子殿下那般“仁德宽厚”的美名,恐怕非但不是加分项,反倒像块不合时宜的拖累。
他要的从来不是温润如玉的储君,而是能在刀光剑影里杀出一条血路的狠君。
太子那副悲悯心肠,落在正熙帝眼里,或许早成了“难承大统”的明证。
可这些…温以缇不能和赵锦年直言…这些不能从她口中说出口。
温以缇顿了顿,又换了说法道:“那包庇或许也并非全然是包庇。说不定陛下是不想让太子的死因再被翻出来,里头藏着什么不能说的事,而这瞒着的缘由,最大的可能,怕是为了皇后娘娘…”
喜欢小官之女的富贵手札请大家收藏:()小官之女的富贵手札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