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1章 倒是颇有渊源
孟祺点头应道:“正是。不过这周大人虽出身寒微,却心性坚韧,思路通透,是个难得的栋梁之才。我与他一见如故,能结交这般好友,实为幸事。”
史氏听了,又追问:“那这位周大人可曾婚配?”
“他今年还不到二十,”孟祺摇头道,“从未听闻他成过亲,想来是未曾婚配的。”
史氏暗自思忖,年纪轻轻便有这般能耐,又是寒门进士出身,虽无根基,却也少了些盘根错节的牵扯,倒是个难得的夫婿人选。
出嫁女子的通病,便是牵线搭桥,史氏这会儿也动了心思,默默在心里盘算起亲友中尚未许人的姑娘,想着若有合适的,也不辜负相公与他的交情。
正想着,孟祺又道:“不过我倒听说,周大人与吏部侍郎温家有些渊源。”
“温家?”史氏抬眼看向丈夫,“那可算是颇有根基了,并非毫无依傍。”
能坐到三品侍郎这个位置的,哪个不是人中龙凤?背后定然有着不小的势力。
更何况这位还是掌管官员考核任免的吏部侍郎,素来以忠谨着称,在朝中根基深厚,绝非等闲之辈。
这么一来,她对周小勇的观感又好了几分,暗自点头,如此看来,倒真有几位姑娘或许相配。
史氏忽然一愣,像是想到了什么,眼神微微一动。
孟祺察觉出妻子的异样,轻声问道:“怎么了?”
史氏回过神,唇边漾开一抹浅笑道:“相公,说起来,咱们同这位周大人,倒还有些渊源呢。”
孟祺挑了挑眉,饶有兴致地追问:“哦?怎么说?”
“相公忘了?”史氏道,“我幺妹嫁去了襄阳伯爵府,府里那位小千金是她一手带大的,那孩子早前便与温家大房的嫡少爷定下了亲事,还是当初封家和七公主从中牵的线呢。”
孟祺闻言,心头也是一动,随即想了起来,眉头微微蹙起。
这段渊源,他先前竟从未细想过,此刻经妻子一提,才恍然发觉,原来中间还有这么一层姻亲牵扯。
孟祺眉头渐渐舒展,笑道:“那倒真是巧了。温家在京中向来以书香门第自居,家风清朗,族中子弟品行端正,内宅也打理得井井有条。周兄能与这样的人家有渊源,实在是桩好事,看来我这好友交得没差。”
说着,他看向史氏,又道:“你那边若有合适的未嫁姑娘,倒不妨替周兄留意留意,也算咱们做桩成人之美。”
史氏笑着点头:“我方才正这般想着呢。”
这时,趴在车窗边看了许久的英娘转过头,小脸上带着倦意,却还记得方才父母的话,仰着脸问道:“娘亲,温家当真像爹爹说的那么好吗?”
小小年纪的她,已开始默默记诵京中各世家的底细,这原是勋贵之女必学的教养,关乎日后立身行事。
史氏温柔地摸了摸女儿的头,耐心解释:“温家早年只是寻常官宦之家,这几年温老爷升了吏部侍郎,才渐渐有了声望,且温家隐隐与彭阁老那边有些往来。
最难得的是,他们家始终保持中立,从不依附任何派系,家风又严谨,在京中名声极好。不过要说温家最出名的,还要数温二姑娘。”
英娘顿时瞪圆了眼睛,好奇追问:“为何最出名的是位姑娘呀?”
孟祺在一旁笑道:“这个爹爹知道,温家二姑娘可是咱们大庆第一位女知州,如今更是后宫尚宫局的主位温尚宫,威风得很,圣眷正浓呢。她先前在甘州当知州时,为百姓办了许多实事,立了功劳,离任时还得了万民伞,这可是多少官员求都求不来的荣耀。”
他顿了顿,看着女儿惊讶的模样,又道:“这位温二姑娘今年才二十岁,才干出众,在京城自然名声赫赫。”
史氏也点头附和,语气中带着钦佩:“我也素来敬佩这位温尚宫,若有机会,真想见一见呢。”
孟祺失笑:“那娘子可得多等些时日了。她如今是圣上面前的红人,短时间怕是难得出宫。不过一会儿见到周兄,倒能好好打听打听她的事。”
英娘瞪着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满是惊奇地望着爹爹,小脑袋里已经脑补出那位大庆第一位女知州理政的模样,只觉得厉害得不得了。
“爹爹!娘亲!”她突然尖叫一声,小脸上满是激动,“我日后也要当大庆的女官,也要为百姓做事!”
史氏与孟祺相视一笑,眼里都透着欣慰。
孟祺更是直接伸手将女儿抱进怀里,朗声笑道:“那可太好了!英娘这是要继承爹爹的志向,将来咱们父女一同为百姓分忧,好不好?”
英娘重重一点头,小模样格外郑重:“嗯!”
史氏看着女儿认真的样子,既心疼又不想泼她冷水,便温声道:“英娘有这份心是好的,但一定要好好读书才行。那位温尚宫可是出了名的才女,若不是学富五车,也做不到在地方上大展拳脚呀。”
英娘攥紧小拳头,用力点头:“娘亲放心,我一定好好读书!”
一家三口这般温馨和睦的模样,平日里并不多见。
史氏望着丈夫与女儿,眼波流转间满是柔情,嘴角噙着浅浅的笑意,幸福几乎要溢出来。
孟祺看着妻子温柔的侧脸,又低头瞧见怀里女儿亮晶晶的眼睛,心中暖意翻涌,却也夹杂着几分愧疚。
早年一心向学,实在亏欠了她们太多。他暗自打定主意,往后定要多抽些时日陪伴妻女,将这份温暖好好护着,再不能让她们受半分委屈。
喜欢小官之女的富贵手札请大家收藏:()小官之女的富贵手札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