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五十章 爹病了

  有些祝福虽迟但到。

  杜红英坐在电话机前一个接一个的祝福电话,但能记得她生日的都是上了年纪的人,比如周贵芳、兰英、梁阿妹、符嫂子、赵崇庆……

  儿子闺女一个都没记得自己的生日。

  赵浩瀚误打误撞打了一个电话进来还匆匆挂断。

  甚至连她亲闺女在军区都没有来,杜红英心里说不失落是假的,孩子还是要小时候好玩儿,长大了各玩各的,没空功夫记得你生日什么了。

  到傍晚的时候,小于打电话进来说首长的会没开完,不回来用晚饭了。

  得,杜红英又要一个人吃剩菜剩饭。

  热了一菜一汤填了肚子准备出去溜圈。

  电话又响了起来,是红兵打来的。

  “姐,今天是你生日啊,我都忘记了,刚才回来娘在说,祝你生日快乐呀。”

  “你和小静回家了?”

  “小静晚上有课,杜二娃也有晚自习,我一个人回来的。”杜红兵看着坐在堂屋里沙发上的爹忍不住轻轻的叹息一声。

  “咋了,红兵?”

  亲兄弟一声叹息,杜红英的心瞬间就提到了嗓子眼。

  她太了解红兵的性格了,不是那种随便叹息抱怨的人,一定是遇上烦心事儿了。

  “爹病了,我说送他去医院他还不同意,说自己没事儿。”

  “啊,怎么回事儿?中午的时候娘打电话时都还说是好的呀?”

  “昨天就有点不舒服了,娘也没打电话给我,幸好今天回来了。”杜红兵道:“爹发烧了,看样子肺部还有点感染。”

  “赶紧的啊,送医院,现在得听你的,不能听他的。”

  老还小老还小,老了脾气就越来越不好,倔强得厉害。

  “我就是说呢,爹说让我买点药回来熬给他吃就好。”

  如果只是单纯的感冒发烧他当然能解决,但是给爹把了一下脉,情况不容乐观。

  身为大夫的杜红兵也很无奈:有些事儿可以预见却不能改变。

  “让爹接电话。”

  杜红英知道老杜同志年纪越大性子也越拧。

  大约是因为多年当领导当家惯了,年纪大了就有点力不从心了,要听从年轻人的指挥似乎不太服气。

  一个病人不听大夫的,那肯定是不行的。

  “爹,我姐让你接电话。”

  杜红兵喊老爹。

  “说嘛,啥子事儿。”老杜同志有气无力的声音传来:“我不想动。”

  连走动都没力气,哪还有心情接电话。

  杜红兵没辙,只好按下免提键。

  “爹,您得听红兵的话,赶紧的上医院去看病。”

  “上医院也是看医生,家里不是有一个医生吗?还上啥医院呀?”

  “爹,您听红兵的啊,红兵让上医院就上医院呀,您不能像年轻时那样拖着,以为拖一拖就拖好了,年纪大了越拖越严重。爹,您得上医院,听见没啊?”

  “听到了,麻烦!”

  老杜同志很是不耐烦。

  “你这个倔老头儿,以为还年轻呢,前天让你加衣服,你偏不,看吧,又感冒了吧……”

  话筒被杜红兵抓了起来,杜红英没再听到冬梅娘的念叨。

  “姐,我先送爹去医院了。”

  “行,做一个全面的检查吧,该咋治咋治。”

  电话挂断,杜红英的心却久久平静不下来。

  爹娘都七十多岁的人了,身体一年比一年差。

  按说,杜家条件不差,什么营养品保健品都不缺,杜红兵是医生也懂得养生,但是,有钱也买不来健康。

  一年到头,总会有伤风感冒的情况出现,家里药不断。

  唯一没有改的习惯就是爹娘总是不告诉自己,每一次都是事后才知道的。

  “你爹才吃了几天药。”

  “哎呀,人老了总是这样不对那样不对,前几天脑壳痛,红兵拿回来的药才熬来吃了。”

  爹娘不说,红兵一般也不提。

  他们也总是报喜不报忧。

  这一次,红兵告诉自己了,而且还坚持送医院。

  杜红英突然有一种不太好的预感。

  不行,她要回家一趟。

  半夜三更,高志远回家,听杜红英说要回老家愣了一下。

  当知道是老丈人生病时他立即就同意了。

  “行,明天让小于送你去火车站。”高志远道:“我明天八点有个重要的会议,没办法送你。”

  “我自己打车去,不用送。”

  她又不是第一次出远门。

  这人还千叮嘱万叮嘱的。

  难不成她看起来很蠢?

  会被骗不成?

  “小心使得万年船。”高志远道:“我听说有些女子出门打工,有些女生出门上学被骗卖到山区里去了呢,这些犯罪团伙专门盯着单身女子下手。”

  “行,我知道。”

  杜红英不以为然,都是千年的狐狸了,谁还敢在她面前演聊斋啊?

  杜红英没想到的是,在火车上,还真有人盯上了她。

  因为临时起意回家,没能买到卧铺票,挤硬座是真的挤啊,过道上都站满了人。

  嘈杂声,汗臭味儿让好些年没挤过绿皮火车的杜红英严重不适应了。

  早知道就应该找个车送她回家。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真的难。

  好在,这趟行程只有几个小时,她忍。

  坐在她旁边的是一个福态的五十开外的妇人,穿得珠光宝气的……

  嗯,在这样的场合穿成这样,真的是胆大啊,也不怕被盗啊?

  “大妹子啊,你这是上哪儿呀?”

  妇人很热情的问她。

  “回家。”

  杜红英原本不想理她,出门在外,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但是吧,做人还是要懂礼貌,随便答几句也不吃亏。

  “家是哪儿的呀?”

  杜红英将头偏向了窗外,她不习惯这种查户口式的问话。

  妇人见她不理睬,也就没再问她。

  “三十多年没回来了,也不知道家里是个啥情况了。”妇人自言自语:“也不是我心狠,就是当年我爹娘做得太过分了……”

  絮絮叨叨的,好像是说家里人收了彩礼逼她嫁一个老光棍,她连夜逃出了家去了南方打工,后来嫁了一个有钱的老板过上了好日子……

  杜红英……听起来像故事,但是就冲这身穿着打扮这身派头,和自己一样挤绿皮火车,还是从南方挤过来的?挤了几十多个小时了精气神还这么好,你觉得我会信?

  请收藏本站:。笔趣阁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