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宠婚,嫁给第一硬汉紫云飞
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 你给我说没用
小
大
到饭点了,来的客人只有高志远喊来的勤务兵小于。
再加上一个不请自来的钱小胖。
高志远听说过钱小胖的名字,也听杜红英提起过这小子惦记着自家闺女。
钱家人也是知根知底的,可惜小五根本就没将这小子看上眼。
今天这第一印象,高志远觉得还不错,因此就特别留意。
“小伙子,能喝酒不?”
“酒量不好,但可以陪着高叔叔喝一点。”
“行,来,倒上。”
杜红英拿出酒,给高志远和小胖倒上,也给小于倒一杯。
“多谢婶子,我不喝酒。”小于连忙捂住酒杯:“下午三点首长还有一个会议要参加。”
首长可以喝,但是他不行,他得开车。
“好,等会儿你回去的时候带一瓶回去,休假的时候喝。”
杜红英很清楚,这些小伙儿都爱这一口。
“多谢婶子。”
首长夫人真是太客气了,也太会煮吃的了。
那啥……他反正不能喝酒,就埋头干饭也没毛病吧?
倒是那钱小胖,看样子要过首长这一关了。
钱小胖陪着高志远喝酒,聊天。
从国际到国内、从经济到政治、从宏观到微观、从国事到民生……高志远问的钱小胖几乎都能答上。
杜红英默默的听着,心想老高同志今天是喝得有点高啊。
以前可没见他有这么多话。
最后两人喝光了一瓶,钱小胖还是面不改色,口齿清晰,有问必答。
喝高兴了,酒足饭饱后高志远问了钱小胖在哪儿工作。
“去年去了派出所当一名民警。”
杜红英就有点纳闷:钱小胖什么时候去了派出所工作了?
以前好像在做什么生意来着?
年轻还真好,想干啥就干啥。
嗯,自己年轻的时候也折腾过。
小于已经看了三次时间了,几次欲提醒首长该走了。
高志远似乎也明白这一点。
拍了两下钱小胖的肩膀。
“嗯,小伙子不错,好好干。”
“是,高叔叔,我一定会努力的。”
“行,我还有个会要开,就先走了。”
高志远要走,杜红英让他漱一个口。
这满嘴的酒气形象不好。
“行行行,听你的,漱个口再走。”
高志远笑着对钱小胖道:“你婶子管得严,我们家最高领导是她。”
杜红英……又坏我名声!
高志远和小于走后,钱小胖陪着杜红英喝茶,几次都欲言又止。
“婶子,五妹妹很少回来吗?”
“是啊,她工作忙。”
看吧,这孩子就是为了小五而来的,到底是没憋住问了起来。
“那她多久回一次家啊?”
“不一定,有时候三五个月,有时候一年半载才回来一次。”杜红英一声叹息,意有所指:“我当初就不同意她入伍,你说姑娘家家的,这样子工作了成家了怎么办?没时间照顾孩子,没时间照顾家庭,跟谁过日子恐怕都过不到一起去。”
“不会的,婶子,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工作,只要相互理解支持尊重,就会将日子过好的。”
钱小胖连忙道:“五妹妹是一个很优秀的人才,她热爱这份工作,喜欢她的人就会支持她,绝不可能将她困在家庭里。相夫教子那是解放前的封建思想,现在的女性能顶半边天,女性也能在自己的事业领域做出成绩的。”
“真正喜欢一个人,是能看到她的优点包容她的缺点理解她的难处的……”
杜红英……你给我说这么多一点用处都没有啊。
她倒是希望钱小胖的执着能打动她,钱小胖能心想事成,这样自己也不至于焦心。
可是小五的心已经死了!
别说爱情了,看样子,她连亲情都不需要了。
说什么三五个月回家都是骗人的鬼话。
事实上,自从叶兴凯出事后,这两年来小五都没有回过一次家。
是的,就算在军区,杜红英也有两年时间没看到过闺女一眼了。
正聊着天的时候,电话铃响了。
“我去接一个电话。”
杜红英站了起来。
“行,婶子,您先忙,我和大伯约的时间快到了,我就先走了,回头有时间再来看望您们。”
钱小胖趁机告辞。
“那行,你慢走,回头来玩儿。”
杜红英接电话,是亲娘陈冬梅打来的。
“你看看,上了年纪了,记性不好了,都吃过午饭了才想起来今天是你的生日,怎么样啊?有没有来客人啊?”
“娘,我的生日您的难日。”杜红英笑道:“有客,坐了一桌呢。”
且不管人多人少,反正她是做了满满一桌的菜,小于小胖都算是客不是?
“孩子们来没有啊?”
“没呢,都忙,各有各的工作。”
“是啊,长大了各奔东西,各有各的工作各有各的事儿做,想要聚在一起不容易了。”
陈冬梅是深有体会的,邻居们都说她福气好,儿女都有出息,可是只有她自己知道,每当节假日孩子们忙工作回不来,她是很羡慕旁边邻居家的热闹。
今年她生日那天是周三,红兵上班还值夜班,田静要上课,杜二娃要上学,亲戚朋友也没请,那天杜天全下厨炖了一锅汤,蒸了一个鱼,炒了一盘肉丝,还有凉拌了一盘青菜,到中午吃饭的时候还是他们两老口。
第二天红兵回来的时候他们都还在吃剩菜。
“就是,娘,您和爹身体好吧?”
昨天才问候过的话,杜红英再次拿出来说。
是的,每一次通电话最关心的只有这个话题。
“还行还行。”
事实上,并不是很行,老头子今天早上说头有点晕,这会儿人还窝在床上没起来呢。
但是她不能告诉杜红英,怕她担心。
天远地远的,担心又回不来,不是凭空添麻烦吗?
她们不做这样的爹娘。
等红兵晚上回来再带老头子上医院去看看,估计着啊,又是老毛病犯了。
“天气变化大,您和爹都注意着点,该添衣服的时候添,也别穿得太厚了,热病比感冒更难医。”
“知道的,我们都七十多岁的人了,未必连冷暖都不知道加吗?我们又不傻……”
请收藏本站:。笔趣阁手机版:
再加上一个不请自来的钱小胖。
高志远听说过钱小胖的名字,也听杜红英提起过这小子惦记着自家闺女。
钱家人也是知根知底的,可惜小五根本就没将这小子看上眼。
今天这第一印象,高志远觉得还不错,因此就特别留意。
“小伙子,能喝酒不?”
“酒量不好,但可以陪着高叔叔喝一点。”
“行,来,倒上。”
杜红英拿出酒,给高志远和小胖倒上,也给小于倒一杯。
“多谢婶子,我不喝酒。”小于连忙捂住酒杯:“下午三点首长还有一个会议要参加。”
首长可以喝,但是他不行,他得开车。
“好,等会儿你回去的时候带一瓶回去,休假的时候喝。”
杜红英很清楚,这些小伙儿都爱这一口。
“多谢婶子。”
首长夫人真是太客气了,也太会煮吃的了。
那啥……他反正不能喝酒,就埋头干饭也没毛病吧?
倒是那钱小胖,看样子要过首长这一关了。
钱小胖陪着高志远喝酒,聊天。
从国际到国内、从经济到政治、从宏观到微观、从国事到民生……高志远问的钱小胖几乎都能答上。
杜红英默默的听着,心想老高同志今天是喝得有点高啊。
以前可没见他有这么多话。
最后两人喝光了一瓶,钱小胖还是面不改色,口齿清晰,有问必答。
喝高兴了,酒足饭饱后高志远问了钱小胖在哪儿工作。
“去年去了派出所当一名民警。”
杜红英就有点纳闷:钱小胖什么时候去了派出所工作了?
以前好像在做什么生意来着?
年轻还真好,想干啥就干啥。
嗯,自己年轻的时候也折腾过。
小于已经看了三次时间了,几次欲提醒首长该走了。
高志远似乎也明白这一点。
拍了两下钱小胖的肩膀。
“嗯,小伙子不错,好好干。”
“是,高叔叔,我一定会努力的。”
“行,我还有个会要开,就先走了。”
高志远要走,杜红英让他漱一个口。
这满嘴的酒气形象不好。
“行行行,听你的,漱个口再走。”
高志远笑着对钱小胖道:“你婶子管得严,我们家最高领导是她。”
杜红英……又坏我名声!
高志远和小于走后,钱小胖陪着杜红英喝茶,几次都欲言又止。
“婶子,五妹妹很少回来吗?”
“是啊,她工作忙。”
看吧,这孩子就是为了小五而来的,到底是没憋住问了起来。
“那她多久回一次家啊?”
“不一定,有时候三五个月,有时候一年半载才回来一次。”杜红英一声叹息,意有所指:“我当初就不同意她入伍,你说姑娘家家的,这样子工作了成家了怎么办?没时间照顾孩子,没时间照顾家庭,跟谁过日子恐怕都过不到一起去。”
“不会的,婶子,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工作,只要相互理解支持尊重,就会将日子过好的。”
钱小胖连忙道:“五妹妹是一个很优秀的人才,她热爱这份工作,喜欢她的人就会支持她,绝不可能将她困在家庭里。相夫教子那是解放前的封建思想,现在的女性能顶半边天,女性也能在自己的事业领域做出成绩的。”
“真正喜欢一个人,是能看到她的优点包容她的缺点理解她的难处的……”
杜红英……你给我说这么多一点用处都没有啊。
她倒是希望钱小胖的执着能打动她,钱小胖能心想事成,这样自己也不至于焦心。
可是小五的心已经死了!
别说爱情了,看样子,她连亲情都不需要了。
说什么三五个月回家都是骗人的鬼话。
事实上,自从叶兴凯出事后,这两年来小五都没有回过一次家。
是的,就算在军区,杜红英也有两年时间没看到过闺女一眼了。
正聊着天的时候,电话铃响了。
“我去接一个电话。”
杜红英站了起来。
“行,婶子,您先忙,我和大伯约的时间快到了,我就先走了,回头有时间再来看望您们。”
钱小胖趁机告辞。
“那行,你慢走,回头来玩儿。”
杜红英接电话,是亲娘陈冬梅打来的。
“你看看,上了年纪了,记性不好了,都吃过午饭了才想起来今天是你的生日,怎么样啊?有没有来客人啊?”
“娘,我的生日您的难日。”杜红英笑道:“有客,坐了一桌呢。”
且不管人多人少,反正她是做了满满一桌的菜,小于小胖都算是客不是?
“孩子们来没有啊?”
“没呢,都忙,各有各的工作。”
“是啊,长大了各奔东西,各有各的工作各有各的事儿做,想要聚在一起不容易了。”
陈冬梅是深有体会的,邻居们都说她福气好,儿女都有出息,可是只有她自己知道,每当节假日孩子们忙工作回不来,她是很羡慕旁边邻居家的热闹。
今年她生日那天是周三,红兵上班还值夜班,田静要上课,杜二娃要上学,亲戚朋友也没请,那天杜天全下厨炖了一锅汤,蒸了一个鱼,炒了一盘肉丝,还有凉拌了一盘青菜,到中午吃饭的时候还是他们两老口。
第二天红兵回来的时候他们都还在吃剩菜。
“就是,娘,您和爹身体好吧?”
昨天才问候过的话,杜红英再次拿出来说。
是的,每一次通电话最关心的只有这个话题。
“还行还行。”
事实上,并不是很行,老头子今天早上说头有点晕,这会儿人还窝在床上没起来呢。
但是她不能告诉杜红英,怕她担心。
天远地远的,担心又回不来,不是凭空添麻烦吗?
她们不做这样的爹娘。
等红兵晚上回来再带老头子上医院去看看,估计着啊,又是老毛病犯了。
“天气变化大,您和爹都注意着点,该添衣服的时候添,也别穿得太厚了,热病比感冒更难医。”
“知道的,我们都七十多岁的人了,未必连冷暖都不知道加吗?我们又不傻……”
请收藏本站:。笔趣阁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