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曜一剑,一念三国:入联军被辱,反手认祖归宗

第592章 征讨庐江1

  “岂有此理!”

  吕蒙大怒,他正在庐江浴血奋战,头一回九江没了。

  这么一来,他彻底孤立无援。

  东边的九江反倒是兴起兵马,前来与黄忠围攻他。

  “我们好像不用搬救兵了。”

  马忠面上虽严肃,但话语间却有些兴奋。

  毕竟他早就说了,贺齐不是好东西,一定是那个内奸。

  现在贺齐谋反,也证实了他之前的话,他岂能不兴奋。

  “嗯。”

  徐盛心不在焉的答应着,他总觉得哪里有些不对,但又说不上来。

  总之,十分的奇怪。

  他前脚带人突围出寿春,后脚贺齐就跟着反了,实在是有些巧合了。

  只能等朱据残兵到来,询问对方一番。

  见二人一问一答,吕蒙便有些气不打一处来。

  什么意思,什么时候了,竟然还想这些。

  消息传回庐江不久后,朱据便率领着残军来到吕蒙大营。

  一路风尘仆仆,他早就人困马乏,倒也像是血战一番,逃命的样子。

  “子范,寿春究竟发生何事,为何我一走便被占领,一日不到九江震动,几乎已经全部落入到董曜手中。”

  徐盛见到来人,当即便上前问道。

  “你们二人不在,城内只有我主持大局,我一方面要担心董曜大军随时攻城,另一方面派遣巡逻岗哨去贺齐处监视他,谁知他就反了,联络了旧部开城投降。”

  朱据一路上早就想好了说辞,反正他说的都是事实。

  就算徐盛有机会去询问贺齐,依然找不出任何破绽。

  “看,只是增加岗哨,这个人就心虚的反叛,早知临走之前便杀了他。”

  马忠无时无刻,不在验证着自己的猜想。

  之前不知晓寿春情况,这下朱据到来,实锤了。

  贺齐,狗叛徒。

  “如今九江已失,该如何?”

  吕蒙面对黄忠久不能破,听闻江夏也已经派出一支兵马,准备进攻庐江。

  现在董曜大军再来,根本毫无胜算可言。

  这何止是五万打十万,是打二十万,甚至是五十万。

  没的打,对方一人一口唾沫都能把他们给淹了。

  而且董曜也并非鲁莽之人,麾下文武齐备。

  统一大业在前,归朝论功授爵在后。

  这种情况之下,更没有人会冒然出兵,致使满盘皆输,成为真正的罪人。

  “还得虎威将军拿主意。”

  此地官职最大的人是吕蒙,最受孙权信任的也是吕蒙。

  徐盛,马忠等人皆没话说,这烂摊子他们也管不了。

  若是吕蒙说打,那就打。

  不打,就撤。

  “宁可战死,绝不让出庐江!”

  吕蒙思忖过后,下定决心。

  他能有今日全靠孙权,若他把庐江给让出去,与贺齐谋反还有什么区别。

  反正回到吴郡也是等董曜大军到来,倒不如直接战死在此地。

  “末将誓死追随虎威将军。”

  徐盛立刻表明态度,他与吕蒙心思差不多。

  死,也得死在战场上。

  “末将……”

  马忠一时间有些犹豫,他不能说没有忠心,但觉得这样没有任何意义。

  万一董曜过了江,孙权归降了董曜,那他们岂不是白死了?

  但这些人已经表态,都不想灰溜溜做逃兵,他若是逃了,丢人现眼。

  望向朱据,对方也没有表态。

  希望朱据能理智一些,劝说一下吕蒙,不要不撞南墙不回头。

  “末将也愿意追随虎威将军,誓死守护庐江!”

  江东的战船,不少都屯在江口。

  他们若是真想撤离,顶多损失些人马罢了。

  但这样的话,战船过了江,便可重新组织人手来,在江上与董曜进行交战。

  尽管周瑜训练了水军,但董曜剩余的北方兵马,大多数都是旱鸭子。

  一旦打起来,主力还是要靠周瑜的水军。

  可他们若不撤,全都战死在庐江,那些战船反而是落入到董军手里,等于削弱了江那边的战力。

  想到这,朱据不由感慨。

  他这个内奸真是做到头了,事事都在为董曜考虑。

  希望天下统一后,董曜不要忘了他的所作所为。

  “命人烧了江口战船,绝不留给董曜大军!”

  “啊?”

  马忠慌了,这不仅真要战死,连逃走的机会都不给。

  疯了,这群人是真疯了。

  孙权还未说什么呢,你们急着送死?

  朱据请命:“末将亲自去焚烧战船。”

  “好,一定要快。”

  吕蒙点点头,便把重心放在防守上。

  他把大军集结于舒县,粮草也分配妥当,只等董曜大军到来,双方决一死战。

  “子范,等等我。”

  马忠追着朱据,这些人想死但他想活着。

  此行一起去江口,趁机上了战船离开庐江。

  ……

  “父王,合肥尚未交战,听闻寿春降了,他们也便降了……”

  董恒本以为去了合肥是一场恶战,结果是望风而降。

  让他这好战的心,顿时觉得十分无趣。

  “你小子还想着领兵作战,天下归一,你便给我去洛阳监国。”

  董曜真想一巴掌抽在儿子身上,战事越快结束越好,哪能一直打。

  “监国……”

  听闻此话,董恒很是垂头丧气。

  对于其他人,监国或许是天大的恩赐。

  但对于他来说,简直就是折磨。

  当初董曜出征的时候,他十岁开始,便已经去学习着监国。

  学完文武艺,便与外祖父蔡邕一起处理朝政,审批各类呈文。

  谁家孩子去审批呈文啊,他小小年纪,却承受了这个年纪不该承受的压力。

  “子常,以后这天下都是你的,你得开心一些,笑一个,不要身在福中不知福啊。”

  吕布拍了拍董恒的肩膀,这小子,不知道当皇帝的好处。

  多少人为了这个皇位,费尽心血,求之不得。

  现在董曜打了个现成的出来,这小子还不领情。

  “嘿嘿。”

  董恒勉强扯出个笑容来,这福气给你,你要不要?

  整日被关在深宫,天天为国事操劳。

  干不好,人家指着你鼻子骂,扎小人咒你。

  干好了,那是你应该做的。

  未来的日子,他几乎已经能够预料到。

  征讨完孙权之前,是他最后与凤翅镏金镋并肩作战的日子。

  以后,就得封在库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