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曜一剑,一念三国:入联军被辱,反手认祖归宗

第468章 刘备之死

  “玄德公,请。”

  董曜端起茶杯,放在鼻间闻了闻,茶香四溢。

  “汉贼不两立,我乃大汉宗亲,汉室忠臣,坐还是免了。”

  刘备站在原地未动,哪里有心情去品茶。

  倘若他是胜利者,怕是会比董曜还安逸。

  可惜,他不是。

  “既然玄德公提到汉贼,忠臣之说,那曜有一个问题,玄德公一直以来与朝廷交兵,是为了什么?”

  对于刘备的嘲讽,董曜只是笑笑了事。

  无论怎么说,他都是赢家。

  是贼,还是忠臣,史官会记载清楚的。

  不过刘备都已经成了阶下囚,态度还如此强硬,那就别怪他羞辱对方一番了。

  刘备面色坚定的说道:“当然是为国为民,兴复汉室。”

  “不尽然吧?”

  好一个为国为民,董曜反正不信。

  “如何不尽然?”

  “昔日有一孩童,曾于树下说道,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

  “戏言,当不得真。”

  刘备立刻便听出来,董曜说的孩童,便是他。

  少时他曾经口出狂言,说的便是要乘坐羽葆盖车。

  到头来,他还是差的很远。

  “那为国为民,兴复汉室在我看来也是戏言。”

  “这岂是戏言!”

  刘备说完,立刻被董曜打断:“以曜拙见,何为国,首先便是民,倘若没有民又哪来的国。”

  “兴复汉室之说更是可笑,汉室苦民久矣,不知有多少人盼着这大汉灭亡。”

  “于我治下的百姓,哪一个会去向往大汉?”

  “而你,所谓的为国为民,不过是想实现自己的野心罢了。”

  “国家,是你讨伐我的幌子。”

  “百姓,也不过是你的工具。”

  “倘若你真为民,就应该早早交出益州,避免与我军交锋,令益州官民陷入战争之中。”

  “这样做,才算是真正的为国为民。”

  董曜一连串说了很多,这也是他在心中憋了许久的问题。

  刘备的抵抗,会让更多的百姓陷入苦难。

  就像陆逊的一场大火,致使益州军损失惨重。

  儿子失去了父亲,父亲失去了儿子。

  天下一统,结束战争,于国于百姓,都是最好的局面。

  可刘备就是看不清这一点,妄想以现在的局势来挑战他。

  如今说什么为国为民,真是十分可笑。

  倒不如光明正大说自己是为了在乱世中崛起,建立自己的霸业。

  “……”

  刘备站在原地,被董曜接连戳穿,脸色红一阵白一阵。

  “此事不再谈论,战争死伤在所难免,前些年月云长之事还望玄德公莫怪,曜已奏请天子,追封为解良侯。”

  董曜放下茶杯,于此处遥敬洛阳皇宫。

  天子的确是他的笼中鸟,但无论何时,他都保持着一丝敬畏之心。

  毕竟这只是做做样子罢了,又有什么难的。

  “备在此替二弟多谢夏王了。”

  刘备听后,感动的点了点头。

  解良,是二弟关羽的祖籍。

  也是在此处杀了人,躲躲藏藏五六年,四处逃遁。

  如今董曜之举,也算是为关羽正名。

  “举手之劳罢了,云长豪气干云,让人敬佩。”

  董曜摆摆手,这对他来说根本算不得什么。

  别说封侯了,再搞几个王都行。

  “不知夏王将备迁徙至洛阳,究竟所为何事?”

  刘备不解,莫非董曜就是来故意羞辱他一番?

  不应该吧,真是这样的话,随便派遣一人去益州不就行了。

  “想着如何安置玄德公。”

  处置刘备,成了董曜现在最大的问题。

  将其送走,前往小日子那里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但是像这种人,他不放心。

  就像刘璋之子刘循,刘璋死后,刘备对其极为松懈,导致刘循寻找机会藏匿起来。

  刘循的出现,也促使了他加快统一益州的步伐。

  如今看来,斩草除根,才是最为正确的决定。

  “如何处置还不是夏王一句话。”

  “既如此,还请玄德公选个死法吧。”

  董曜招招手,白绫,鸩酒被人呈上来。

  “夏王真乃宽容之人,还让将死之人自选个死法。”

  刘备笑了笑,眼神中的光芒逐渐消失。

  看来今日在劫难逃,也好。

  按照昔日结拜的约定,他早就该死了。

  “不知玄德公可还有什么遗憾?”

  “备想前往祖庙去看望一番。”

  “准。”

  董曜安排近卫三人,带着刘备离开王府。

  临走之时,刘备选择了鸩酒。

  ……

  大汉祖庙。

  刘协带着宫人于此处祭拜,听到身后脚步声,他回过头,只见一年近半百,须发斑白的人走了进来。

  刘备默默看了一眼天子,他一个将死之人,就没有必要上前行礼了。

  来到刘邦,刘秀的画像前,刘备深感愧疚。

  两人一个开创大汉基业,一个重新造就大汉。

  比起这两位,他能做的实在太少。

  面对董曜,他根本无力招架。

  坚持到了最后,也不过是落得个被毒死的下场。

  “拿酒来!”

  片刻后,刘备伸出手高呼道。

  “请。”

  近卫端着鸩酒来到刘备面前,为其亲自斟酒。

  “大汉,亡了!”

  刘备拿起酒盅,一饮而下。

  两刻钟后,刘备只感觉口渴,腹部有一种强烈的灼烧感。

  又过了一会儿,喉部开始缩窄,呼吸逐渐麻痹。

  他强撑着身躯,还是敌不过痛楚,立刻跌倒在地。

  “发生何事了?”

  刘协见到这一幕想要上前,却被近卫给拦下。

  “他是谁!”

  紧接着,刘协追问道。

  “此人乃是刘备。”

  三名近卫对视一眼,似乎没有什么好隐瞒的。

  “刘备……”

  刘协看着鸩酒发作,于疼痛中难以忍受的刘备,不忍继续看下去。

  据说此人是刘氏后裔,一直在为了复兴汉室而坚持。

  没想到,战败后会落得个这种下场。

  能抵抗董曜的人,现在又少了一个。

  “已经死了。”

  一个半时辰过去,刘备彻底没了动静。

  近卫检查过后,确保刘备真的死亡。

  三人把刘备尸体抬走,匆匆回到王府禀告。

  “夏王,刘备已经死了,其家眷也随刘备来到洛阳,该如何处置?”

  董曜沉思过后,决定斩草除根,下令道:

  “全都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