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曜一剑,一念三国:入联军被辱,反手认祖归宗

第422章 陆逊到洛阳

  “孙权的使者?”

  董曜对于这个不速之客的到来,很是意外。

  “带了许多礼物,说要祝贺您称王。”

  董曜对于孙权的礼物并不怎么在意,他现在手握半个天下。

  吃的,喝的,玩的,什么东西没见过?

  看过使者递上来的书信,董曜笑了。

  信中孙权百般示好,言明先前曹操攻打南阳,多次请他出兵,他一再拒绝。

  这家伙年纪轻轻的,野心着实不小。

  不过作为三足鼎立之一的人,最后称帝,有野心也在情理之中。

  但现在孙权做不了大魏吴王了,想要做个大夏吴侯。

  封侯对于董曜来说,不过是一句话都事。

  孙权想要讨要个名正言顺的侯,那必须付出相应的代价。

  南郡虽说在孙权手里,却并没有完全占据。

  若是能把整个南郡给收回来,这是最好不过的了。

  “此事事关重大,小人做不了主。”

  孙权使者听董曜竟然想要南郡,赶忙解释道。

  他来此只是送礼,试探一下董曜的口风。

  现在试探出来了,封侯之事可以,但必须把南郡让出来,此事他必须告知孙权。

  “这要求的确苛刻了一些……”

  贾诩看过书信,能够从字里行间,看出孙权对权势的渴望。

  但南郡极为的重要,别说一个侯了,就是王,他也不会换。

  但换成孙权,他就不知道了。

  “他接不接受都无所谓,我没有任何损失。”https:/

  董曜毫不在意的摆摆手。

  孙权来试探,他也是去试探。

  若是真让出来,那这事还有的谈。

  徐荣战死的消息早就传遍各地,益州的刘备也知晓。

  对此,刘备发起反攻,阎行,庞德两人根本无法坚持。

  徐晃的战况也不是很好,他想像邓艾那般,又谈何容易。

  毕竟现在活着的人是刘备,不是刘禅,也没有黄皓。

  益州战事不利,刘备虽说不能像上次那般卷土重来。

  但若是让他缓过劲来,日后也不好对付。

  目前倘若能拿下南郡,可以从此地向益州巴郡进兵。

  到时候两路同时开拔,刘备首尾难顾,平定益州,天下三分。

  当然,他也只是想想罢了。

  “要我南郡?”

  使者快马加鞭回到江东之地。

  孙权得知董曜狮子大开口,脸都不要了。

  为了示好董曜,他特意把从交州获得的大象给送了出去。

  最后收了大象不说,还想要他的南郡。

  这董曜疯了吧,南郡有多重要,他难道不知道吗?

  欺人太甚,实在是欺人太甚。

  这吴侯,不当也罢。

  曹操,刘备得知孙权并未从董曜那里讨到好处,全都放下了心。

  尤其是刘备,当他得知董曜向孙权索要南郡之时,当即便派遣人马前去巴郡驻扎。

  生怕孙权一个想不开,真把南郡给让出去了。

  好在孙权没有昏头,并未答应董曜的要求。

  洛阳城外。

  陆逊历尽艰辛,终于来到此地。

  都怪周瑜,把他直接从大船上丢下去,致使他生了一场大病。

  如果他前来的路上没有生病,早就赶过来了。

  不过问题来了,他该怎么见到董曜。

  朝内文武,他更是一个不认识。

  别说董曜称王了,就是大将军时期,他一个平头百姓,也无法想见就见。

  利用科举制大显身手,这也有些行不通。

  而且科举制的时间早就过去,现在想参加也来不及了。

  “你说你是使者?”

  王府门前,陆逊被拦住。

  “嗯,我是江东使者。”

  陆逊点点头,撒谎不带脸红。

  他唯一想到能见董曜的方法,只有冒充使者了。

  “文书呢?”

  “在我心中。”

  “叉出去!”

  侍卫见陆逊如此无理取闹,心生不悦。

  哪里来的混账家伙,竟然敢拿他们取乐,是不是不想活了?

  “我真是使者,我来替孙权交付南郡的。”

  陆逊见状不断大喊,试图引起府内之人的注意力。

  侍卫更是着急万分,这人疯了还要连累他们。

  “这谁?”

  董恒从贾诩府邸中归来,看了一眼被人驱赶的陆逊。

  “回世子,这是一疯子,我这就把他给赶走。”

  近卫额头冒出冷汗,直接把陆逊给架住。

  “不必了,让他进来吧。”

  董恒打量了一眼陆逊,虽说面色有些苍白,但气度不凡。

  一看便是世家或豪族出来的,今日充当使者,想必是有要事求见。

  “算你运气好。”

  近卫松开陆逊,但还是在其左右。

  谁知道这是不是刺客,万一伤了董恒,他们的罪过就大了。

  直到带着陆逊来到院落,见到了董曜后,他们才离开。

  “陆议……不对,我该叫你陆逊。”

  董曜一眼便认出了面前的白面书生。

  他虽然与陆逊不相识,但像陆逊这种人才,他早就见过其画像。

  “夏王知道在下?”

  陆逊一脸的不敢置信,他什么人,怎能入董曜法眼。

  董恒也是一脸费解,父王为何会认识这家伙。

  而看此人表情,应该是第一次见父亲。

  真是奇了怪了,先前曾祖父带着他的时候,为他讲述了父王的诸多事迹。

  他甚至能从一些事中,察觉出父王的未卜先知来。

  若不是父王不喜阴阳五行八卦,他甚至以为父王精通这些旁门左道。

  “略知一二,只是不知你为何会来找我。”

  董曜也只是见过陆逊画像,对方的想法他一概不知。

  纵然孙氏与陆氏有仇怨,但为了家族,共同的利益发展,双方不还是通力合作。

  陆逊作为陆氏子弟,即使他想破大天来,也不知对方意思。

  “特来谋取个前程。”

  “据我所知你们陆氏与孙权关系极好,到他那谋取个前程不是更好?”

  “哼,孙策杀我陆氏一门,我岂会为孙氏效命。”

  陆逊言语间对孙氏极为痛恨。

  陆氏家族归陆氏家族,无论怎么说,他都不想去和孙氏扯上关系。

  “就这么简单?”

  陆逊的回答,出乎董曜的意外。

  这个时代的人,不应该都是以家族为集体吗?

  到了陆逊这,竟然变得有些快意恩仇那味了。

  不过既然是白白送上门的人才,他不用白不用。

  徐荣一死,他失去一个助力,可以把陆逊安排到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