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曜一剑,一念三国:入联军被辱,反手认祖归宗

第354章 幽州战场

  兖州。

  “孙伯符突然被刺杀,真不知道对我们来说是好是坏。”

  曹操接到消息,虽然他与郭嘉等人早就预测了孙策的下场。

  可没想到,孙策竟然死的这么快。

  尤其是现在为关键时刻,他们共同出兵董曜,无论哪一方,都不能有后退的想法。

  “据说是孙权承其位,本来想以长江天堑为防线,将兵力收缩回去,后来被周瑜力劝,才再次对董曜发起攻势。”

  郭嘉缓缓说道。

  “孙权小儿,差点坏我大事!”

  曹操没想到孙权眼界如此低。

  孙策莽撞归莽撞,却知道大家合力攻打董曜,尚有幸存之机。

  到了孙权这,竟然妄想着防守,实在是没有继承其父兄的胆识,勇略。

  “周公瑾倒是不错,有他辅佐孙权,想必孙权也不会再生出退兵的想法。”

  “应当如此。”

  “对了,妙才那边如何了?”

  “与黄忠交手数次,双方互有胜负。”

  “嗯,不过这还不够,现在董曜身处南阳以东,与江夏的孙氏兵马对峙,我欲再给妙才增兵一万,让其火速攻打宛城,你们看如何?”

  曹操觉得不能继续拖延了。

  距离入冬已经不远,到时候双方将再次休战。

  大家都没有什么损失,董曜却是得到喘息儿的机会。

  凉州,并州百姓却没有闲着。

  这期间一直都在耕种,虽说因为土地原因,收成不如中原。

  但时间久了,坏地也能养成好地。

  董曜又有冀州,幽州在手。

  多拖延个一两年,粮食恐怕都要满仓了。

  论后勤,他又如何能与之相比。

  “该打了,必须在入冬前决出一个胜负!”

  “文若所言甚是,若等到来年开春,对于我们更加不利。”

  “增兵!”

  曹操见众人都这般说了,当即拍板决定。

  那就打,不止南阳要猛攻,冀州,幽州全部开始猛攻。

  “李将军,让你与令侄联系,可有消息?”

  曹操把目光移到李乾身上。

  他能于兖州崛起,李氏也出力不小。

  李典因为董曜科举的原因,竟然偷偷摸摸加入董曜势力。

  听说李典现在身处辽东,继承了公孙度的那些人马。

  他不仅希望李典这个人才加入曹氏,更想借助李乾的身份,将李典给策反。

  一旦辽东那边有变,对于镇守幽州的张辽来说,可是一个大麻烦。

  到是时候辽东李典西进,他们两面夹击,何愁拿不下幽州。

  “这……”

  李乾犹豫了。

  他多次命人送书信给李典。

  信中言明,即使不背叛董曜,也可以回到兖州来为曹操效力。

  可李典拒不回信,最近一封书信,他言明家中长辈过世,李典才回信一封。

  “怎么?”

  曹操有些不解。

  莫非李典连其叔父的话都不听了?

  “还请曹公自行查看。”

  李乾拿出李典在辽东送回来的书信,恭敬的递上。

  “唔,倒也是忠诚之人,可惜不为我所用啊。”

  曹操看过书信,感叹的说道。

  李典于信中言明,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担君之忧。

  他深受董曜器重,委以重任。

  现今李氏长辈过世,他军务繁忙,无法回兖州吊唁。

  待解决辽东之事,自会亲自回来向李氏所有人赔罪。

  “主公,能否把书信给我观看一番?”

  程昱说道。

  “拿去。”

  曹操看了一眼李乾,见对方点点头这才应允。

  “辽东公孙氏已经平定,乌桓被董曜打散,唯有鲜卑人于北边驻扎。”

  “但是鲜卑人对董曜畏之如虎,绝不敢有南下的想法。”

  程昱看过书信,喃喃道。

  现在李典分身乏术,这还有另外一种可能。

  那便是辽东还有战事,且战事十分焦灼,李典连回家尽孝的时间都抽不出来。

  “辽东除了公孙氏,尚有高句丽等不服从管制的存在,莫非是这些人开始动兵?”

  曹操脑子转的飞快。

  公孙氏在辽东势力不错,却没有将高句丽等势力剿灭。

  现在辽东易主,他们又岂能服从董曜?

  若真是这些势力入场,也能对幽州的董曜兵力进行一些牵扯。

  “主公说的不错,应当如此。”

  程昱现在可以断定,一定是这样。

  “命人前往辽东,通知高句丽等势力,对辽东发起猛攻!”

  曹操虽说无法给高句丽什么粮草,金银财物的支持。

  但口头承诺还是有的,便以他州牧的身份,许一个口头承诺。

  一旦打下辽东,便奏请天子,封这些人为王。

  反正口头承诺罢了,无论这些人能否成事,他也不会损失什么。

  “……”

  李乾顿时沉默下来。

  因为这一封信,他可是害苦了曼成。

  这也算是泄露军机了吧?

  还希望曼成不要恨他,他实在不是故意而为。

  谁能知道这些人仅凭信中内容,便脑补出了辽东局势。

  辽东。

  正如程昱,曹操所想。

  此刻李典正率领大军,与高句丽等势力展开交战。

  由于张辽要在北平,渔阳等地防守曹军。

  辽东兵马抽调不少,致使他这边兵力短缺,只能进行防守。

  “将军,防守住了。”

  副将浑身是血从城墙上下来。

  “他们退兵了?”

  “嗯,暂时退了,不知是否还会再来。”

  “这弹丸之地的高句丽,也敢骑到我的脖子上!”

  李典十分愤怒。

  辽东现在刚被收复不久,局势尚不稳,他只能一方面安抚当地民众,一方面进行防守。

  否则的话,他早就主动出击了。

  “左将军来信,曹操之子曹昂猛攻幽州,无法分出兵马给我们,希望我们能继续坚守。”

  “一旦局势缓解,定然分出兵马前来相助。”

  信使赶到太守府。

  “知道了,让左将军不必担心辽东的局势,有我在,绝不会让高句丽攻下一地!”

  李典拳头攥紧。

  渔阳。

  张辽率领两万大军出阵,扫向敌阵。

  经过这些是日的交手,他对敌方在熟悉不过。

  为首的正是曹操长子曹昂,以及曹氏的几名将领。

  虎背熊腰战将在曹昂身旁,是昔日虎牢关与董曜交手的典韦。

  “典韦在此,谁敢与我交战!”

  典韦纵马而出,手持双铁戟大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