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曜一剑,一念三国:入联军被辱,反手认祖归宗

第267章 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

  刘备目光深邃,他于幽州之地起兵,一路破黄巾,参加讨董。

  后辗转各地,终于有机会成为一州之主。

  此时,手握一州权利的他,要完成自己心中的志向。

  匡扶汉室?

  或许有吧。

  遥想儿时,他于大桑树下,曾说过一句戏言:“我为天子,当乘此车盖。”

  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见识到了世间的多广。

  戏言。

  也想成真啊。

  大汉被董氏祖孙握在手里。

  兴汉。

  除贼。

  便是他能拉拢天下人心的关键。

  益州之地同样如此,他可以以此为理由,北伐董曜,为所有人获得一个利益。

  但现在需要有人提起,代替他将益州的士族给笼络起来。

  “玄德公,在下有一法,只是不知道您是否能够屈身。”

  法正思忖良久,刘备想要笼络益州士族,除了示好还不够。

  更别说是打下凉州,推翻董曜这些事情。

  因为这些根本不现实,即使是小孩子也不会选择。

  但另外一法可行,便是政治联姻。

  想要得到士族的支持,便与士族强行绑在一起。

  只有这样,双方才会认为彼此真心实意。

  “孝直可速速道来。”

  刘备终于谋得一法,不由欣喜若狂。

  “不知玄德公对吴懿有何看法?”

  “对此人略知一二,他父亲与刘焉交情甚好,一起迁徙至益州。”

  刘备一开始也想拉拢吴懿,但因为刘璋被甘宁所杀,对方并不待见他。

  如果想得到此人的支持,只怕是有点难度。

  “吴懿有一妹妹,嫁给刘焉三子刘瑁,后刘瑁因狂疾去世,玄德公若想拉拢……”

  法正话说到这里便不再言语。

  他已经说的很明白,刘备想要在益州站稳脚跟,唯有娶了这个寡妇。

  虽说有些不好听吧。

  但你想借人家势,不付出怎么可能。

  “什么话,我大哥乃是龙凤之姿,仁德之君,你想让他娶一个寡妇,还是嫁过刘焉家的!”

  张飞大怒,法正实在是瞧不起人。

  “益德,住嘴。”刘备轻喝一声,又对法正道:“弟无礼,还望孝直莫怪。”

  法正淡淡一笑,并不把张飞的话放在心上。

  而且他也早就听过张飞是个惹祸精,粗人一个罢了,没有必要和他计较。

  “益德,你可知我们来到益州要立足,唯有讨好当地士族方可,只是我与刘瑁同族……”

  刘备对于寡妇并不在意,但一想起此女曾经嫁给刘瑁,他便犹豫了起来。

  “玄德公何必拘泥于此,论亲疏远近,谁又比得上晋文公与子圉?”

  法正举例,以此来劝说着。

  “听孝直之言,令备拨云见日,茅塞顿开。”

  “既然如此,还请玄德公即日去登门拜访。”

  法正见刘备这般,也深感欣慰。

  有此君主,何愁大事不成。

  获得吴懿的支持后,刘备于益州的路也会好走上许多。

  “益德,给孝直赔礼。”

  刘备对法正更加看重了许多,他实在是太需要这种人才辅佐。

  “我……”

  张飞则是张了张嘴,将嗓子眼里的话给咽了下去。

  “不必如此,征东将军心直口快,为玄德公着想,正又岂能让其赔礼。”

  法正摆摆手说道。

  “好,好小子,俺张益德服你了。”

  张飞拱拱手,他素来敬重士大夫。

  法正所作所为现在他已经了解了大概,的确是为了大哥着想。

  对此,他还能说什么呢。

  “这就对了,等我拉拢益州士族,益德可与孝直共同出兵,你二人共事,我很放心。”

  刘备早就想让法正做张飞的谋士,关羽不行,其性子太傲,还不喜士大夫。

  张飞性格刚烈,需要人管束。

  有他的安排,又有其最敬重的士大夫在一旁,绝对可以收得住性子。

  “知道了。”

  张飞点点头,他现在看法正越来越顺眼了。

  以后只要不影响大哥的利益下,他对法正绝对是言听计从。

  天刚亮起。

  刘备便亲自前往吴懿府邸。

  没人知道他们具体交谈了什么,只知道过了半日,刘备满面红光的从府内出来。

  之后的三日里,吴懿大宴宾客,与吴家交好的士族纷纷到场。

  经过一番商谈,他们纷纷站在了刘备这一边。

  又过两日,益州之主刘备大婚,迎娶吴懿之妹。

  短短十日未到,刘备昭告天下。

  兴义兵,讨董贼。

  北伐,扶汉室于危难之中。

  关羽原本已经进入汉中,甚至与徐荣等人交战。

  奈何没有后续兵马支援,在打了几仗后,他也退回了益州之地。

  听闻刘备再度起兵北伐,他连夜召集诸将,准备一同出兵北伐。

  不久后,消息便传到了汉中。

  徐荣召集诸将把守于各要道,准备抵御刘备的进军。

  同时他也写书信一封,火速送往洛阳求援。

  他知道,这次与先前不一样。

  不再是关羽孤军深入,无奈折返。

  而是益州主臣,众志成城。

  按照他的猜想,为了提高军队士气,刘备可能会亲自到场。

  这样的话,就更加难以作战。

  ······

  洛阳。

  大将军府。

  “爹爹,今日学什么剑法?”

  董恒这些时日里,几乎天还未亮,便迈着小腿跑到董曜房门前。

  就连董卓想要阻拦,一时半会儿都拦不住。

  “今日不学剑法了。”

  董曜抬头望天,带娃真是好累啊。

  得亏是吕玲绮的那两个还小,不然得闹腾死。

  “那学什么?”

  董恒听到无法学习剑法,语气都有些不开心。

  “学习治国,如何?”

  董曜瞥了一眼万年,毫不忌讳的说道。

  治国。

  除了治刘家的国,还有谁的国?

  他的野心很大,但并不是只有称王,称帝才能实现。

  极力培养下一代代替汉朝,也算是野心的一种。

  “治国……哪有打仗好玩。”

  董恒兴致乏乏,祖爷爷多次为他请来先生,都被他打跑来。

  他根本不愿意学习古籍中的内容,去治理什么狗屁国家。

  他要做征战沙场的将军,开疆拓土。

  除了汉朝的天下以外,还有其他汉人没有踏足之地。

  他要让所有人都知道,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