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曜一剑,一念三国:入联军被辱,反手认祖归宗
第21章 阉宦之后,在这装什么忠臣
小
大
“祖父……”
董曜一直以来对董卓,始终保持着淡漠。
试想,一个孩子自小没有见过亲人。
忽然相认,又能亲近到哪里去。
太过亲近的那种,就显得有些目的不纯了。
他回到董卓身边,一是为了证明自己价值,让那些关外诸侯后悔。
二则是借助董卓之势崛起,于乱世中争霸。
近些时间相处,他发现董卓对他确实无微不至,极为关怀。
现在要分离了,还颇为不舍。
“好孙子。”
董卓望向董曜,眼含热泪。
活了大半辈子,他什么阵仗没有见过。
先前董曜虽喊他祖父,却始终给人感觉隔着一层。
这一声祖父,实在是叫到他心坎里了。
“乱世,是英雄的战场。”
“伯安你虽年幼,却有枭雄之姿。”
“只可惜,祖父倒行逆施,沾染一身恶名,连累于你。”
董卓先前急于求成,得罪了太多的人。
因没有子嗣,更是进入洛阳放飞自我。
现在董曜回来了,结果他名声也坏的差不多了。
即使是他发家的凉州,那里的势力也与他不对付。
论城府,论手段。
这个孙子远超于他。
最后,还是他把自己亲孙子坑了一把。
“徐荣。”
董卓轻声唤道。
“末将在。”
徐荣走进房内,拱手道。
“你以后就辅佐伯安吧。”
董卓离开之前要给董曜留下一些人,李郭二人便不提了。
他们在汜水关,根本无法赶回来。
徐荣不是凉州出身的将领,其家眷也不在那里。
且此人有谋略,治军有方,是个难得的人才。
留给董曜调遣正好合适。
“喏!”
徐荣本意并不想与凉州那边的将领扯上关系,现在相国如此安排,也正合他意。
并且董曜此人,他还是比较看好的。
“奉先呐。”
“相国。”
吕布赶忙上前。
“你与伯安乃是同门,更当辅佐于他。”
“奉先明白。”
“除伯安外,你们皆退下吧。”
这次董卓除了安排胡轸,没有给董曜留下任何凉州班底,只因为那些人不可靠。
比起董璜,董曜在凉州没有任何根基。
现在明面答应辅佐,暗地里还不知道怎么做呢。
与其这样,干脆不安排。
“伯安,徐荣统兵之才,可堪大任。”
“吕布虽与你有同门之谊,却反复无常,不可大用,需加提防。”
“李儒鸩杀少帝,恶名满天下,祖父不把此人推荐于你。”
董卓语重心长,尽力做着最后的安排。
“嗯,我明白。”
董曜点点头,今后便是他独当一面的时候了。
随着他在战前表现,董卓想要立他为继承人的想法越来越强烈。
也正如胡轸所说,凉州那边还有个董璜。
而董卓军团,也不是他一个人说的算,其背后势力错综复杂。
除此以外,还有韩遂,马腾那种独立势力。
这次迁都也好,可以顺带解决韩遂,马腾等人。
“你也下去吧,记住,祖父虽然走了,却在洛阳给你留了一大笔财富,能否获得,全看你自己。”
董卓摆摆手,之后他唤来李儒窃窃私语。
三日后,虎牢关内的凉州军集结,开始往洛阳方向前进。
···
此时关外诸侯日渐低迷,被董曜一人力压,致使士气不振。
进攻欲望?
丝毫没有。
他们是来干什么的,只有自己心里清楚。
着急进攻的也只有曹操,但他兵微将寡,根本无可奈何。
但随着一条董卓归洛阳的消息传来,让这群人再次躁动起来。
而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董卓回归洛阳,想要迁都的消息还是传了过来。
“董贼还是怕了我们。”
“我们拥有大军三十余万,董卓老贼岂能不怕?”
众诸侯发自真心地高兴,董贼一走,虎牢关就剩下个董曜,可谓是孤掌难鸣。
到时他们无论是趁机攻入关,还是收兵回自己的地盘,其目的皆达到了。
“诸位,切勿高兴得太早,董曜还在留守虎牢关,你们能对付得了?”
曹操的话,给众人泼了一盆冷水。
是啊,董曜还活着呢。
此人就是梦魇一般的存在,有他镇守虎牢关,根本无法攻打进去。
不久后,另外一条消息传来。
董卓,开始正式迁都。
而这次的董卓没有展现残暴本质,把洛阳给洗劫一空。
这让那些准备离开的诸侯,全部改变了主意。
洛阳作为东汉都城,人口众多,繁华无比。
试问,谁不想将这一块宝地占领。
董卓带走了大量兵马,虎牢关所有士卒数量,绝不会超过八万。
马腾已经往凉州赶,听闻那里的羌人对董卓愈发不满。
若是马腾抓住机会与羌人起事,他们的机会不就来了。
“诸位,董卓跑了,我们应打进虎牢关,进击长安,牢牢把握住追击董卓的机会。”
曹操兴高采烈地望向众人。
现在正是一举破虎牢,收复洛阳、长安,迎回天子的机会。
“董贼都被我们吓跑了,为什么还要追?”
“天子还在董贼手里,如妄动,只怕此贼会对天子不利。”
“听闻洛阳富庶无比,董贼并未劫掠,待入洛,可补充我等军资。”
“我等应先观望一阵,待董贼暴毙,即可全力攻打董曜。”
众诸侯看了曹操一眼,随后便不再提追击董卓之事。
他们心中更是对曹操鄙夷。
一个阉宦之后,在这装什么忠臣。
哦。
也是。
曹操祖上就是侍奉天子的。
身为阉宦后辈,想要做忠臣孝子再侍奉天子。
合理!
董曜一直以来对董卓,始终保持着淡漠。
试想,一个孩子自小没有见过亲人。
忽然相认,又能亲近到哪里去。
太过亲近的那种,就显得有些目的不纯了。
他回到董卓身边,一是为了证明自己价值,让那些关外诸侯后悔。
二则是借助董卓之势崛起,于乱世中争霸。
近些时间相处,他发现董卓对他确实无微不至,极为关怀。
现在要分离了,还颇为不舍。
“好孙子。”
董卓望向董曜,眼含热泪。
活了大半辈子,他什么阵仗没有见过。
先前董曜虽喊他祖父,却始终给人感觉隔着一层。
这一声祖父,实在是叫到他心坎里了。
“乱世,是英雄的战场。”
“伯安你虽年幼,却有枭雄之姿。”
“只可惜,祖父倒行逆施,沾染一身恶名,连累于你。”
董卓先前急于求成,得罪了太多的人。
因没有子嗣,更是进入洛阳放飞自我。
现在董曜回来了,结果他名声也坏的差不多了。
即使是他发家的凉州,那里的势力也与他不对付。
论城府,论手段。
这个孙子远超于他。
最后,还是他把自己亲孙子坑了一把。
“徐荣。”
董卓轻声唤道。
“末将在。”
徐荣走进房内,拱手道。
“你以后就辅佐伯安吧。”
董卓离开之前要给董曜留下一些人,李郭二人便不提了。
他们在汜水关,根本无法赶回来。
徐荣不是凉州出身的将领,其家眷也不在那里。
且此人有谋略,治军有方,是个难得的人才。
留给董曜调遣正好合适。
“喏!”
徐荣本意并不想与凉州那边的将领扯上关系,现在相国如此安排,也正合他意。
并且董曜此人,他还是比较看好的。
“奉先呐。”
“相国。”
吕布赶忙上前。
“你与伯安乃是同门,更当辅佐于他。”
“奉先明白。”
“除伯安外,你们皆退下吧。”
这次董卓除了安排胡轸,没有给董曜留下任何凉州班底,只因为那些人不可靠。
比起董璜,董曜在凉州没有任何根基。
现在明面答应辅佐,暗地里还不知道怎么做呢。
与其这样,干脆不安排。
“伯安,徐荣统兵之才,可堪大任。”
“吕布虽与你有同门之谊,却反复无常,不可大用,需加提防。”
“李儒鸩杀少帝,恶名满天下,祖父不把此人推荐于你。”
董卓语重心长,尽力做着最后的安排。
“嗯,我明白。”
董曜点点头,今后便是他独当一面的时候了。
随着他在战前表现,董卓想要立他为继承人的想法越来越强烈。
也正如胡轸所说,凉州那边还有个董璜。
而董卓军团,也不是他一个人说的算,其背后势力错综复杂。
除此以外,还有韩遂,马腾那种独立势力。
这次迁都也好,可以顺带解决韩遂,马腾等人。
“你也下去吧,记住,祖父虽然走了,却在洛阳给你留了一大笔财富,能否获得,全看你自己。”
董卓摆摆手,之后他唤来李儒窃窃私语。
三日后,虎牢关内的凉州军集结,开始往洛阳方向前进。
···
此时关外诸侯日渐低迷,被董曜一人力压,致使士气不振。
进攻欲望?
丝毫没有。
他们是来干什么的,只有自己心里清楚。
着急进攻的也只有曹操,但他兵微将寡,根本无可奈何。
但随着一条董卓归洛阳的消息传来,让这群人再次躁动起来。
而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董卓回归洛阳,想要迁都的消息还是传了过来。
“董贼还是怕了我们。”
“我们拥有大军三十余万,董卓老贼岂能不怕?”
众诸侯发自真心地高兴,董贼一走,虎牢关就剩下个董曜,可谓是孤掌难鸣。
到时他们无论是趁机攻入关,还是收兵回自己的地盘,其目的皆达到了。
“诸位,切勿高兴得太早,董曜还在留守虎牢关,你们能对付得了?”
曹操的话,给众人泼了一盆冷水。
是啊,董曜还活着呢。
此人就是梦魇一般的存在,有他镇守虎牢关,根本无法攻打进去。
不久后,另外一条消息传来。
董卓,开始正式迁都。
而这次的董卓没有展现残暴本质,把洛阳给洗劫一空。
这让那些准备离开的诸侯,全部改变了主意。
洛阳作为东汉都城,人口众多,繁华无比。
试问,谁不想将这一块宝地占领。
董卓带走了大量兵马,虎牢关所有士卒数量,绝不会超过八万。
马腾已经往凉州赶,听闻那里的羌人对董卓愈发不满。
若是马腾抓住机会与羌人起事,他们的机会不就来了。
“诸位,董卓跑了,我们应打进虎牢关,进击长安,牢牢把握住追击董卓的机会。”
曹操兴高采烈地望向众人。
现在正是一举破虎牢,收复洛阳、长安,迎回天子的机会。
“董贼都被我们吓跑了,为什么还要追?”
“天子还在董贼手里,如妄动,只怕此贼会对天子不利。”
“听闻洛阳富庶无比,董贼并未劫掠,待入洛,可补充我等军资。”
“我等应先观望一阵,待董贼暴毙,即可全力攻打董曜。”
众诸侯看了曹操一眼,随后便不再提追击董卓之事。
他们心中更是对曹操鄙夷。
一个阉宦之后,在这装什么忠臣。
哦。
也是。
曹操祖上就是侍奉天子的。
身为阉宦后辈,想要做忠臣孝子再侍奉天子。
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