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院士少一尾的九尾猫

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宇宙大脑’

“在《虚空场论》中涉及到引力与时空-共振时空曲率临界点理论的数学部分里面,如何计算能够干扰曲率空间的能级理论上来说是包含在内的。”

中宫报告厅内,当徐川说出这句话后,坐在会场前排的基普·索恩教授难得的老脸一红,然后掐了一把坐在旁边的爱德华·威腾,咬牙切齿的开口道。

“你早就知道了这个是吗?”

作为物理学界在数学能力上仅次于站在台上那个人的威腾,基普·索恩有理由相信这家伙早就计算出来了m级的太阳耀斑无法对超光速曲率空间造成干扰。

但他却没说!

谢特!

这老家伙一定暗悄悄的躲在一旁看他的笑话!

坐在基普·索恩教授的旁边,威腾耸了耸肩,开口道:“事实上像他一样精确的计算出触发曲率结构的拓扑相变需要的能级远高于m级太阳耀斑爆发时产生的能量级别我并没有去做。”

“不过关于虚空场论中超光速引力与时空-共振时空曲率临界点理论点里面,有个相当重要但细小的描述都被你们忽略了。”

听到这话,基普·索恩皱着眉头问道:“是什么?”

威腾笑了笑,开口道:“很简单,恒星耀斑爆发能级的强度!”

略微停顿了一下,他接着说道:“在虚空场轮的描述中,能够引起时空曲率波动的最低能级来源于参宿四的硅燃烧光致蜕变。”

“也就是说,如果要对平缓的时空造成影响的话,那么在极短的时间内所爆发出的能量强度要求极高。”

“按照虚空场论中引用的参宿四观测数据来看,硅燃烧发生于恒星核心温度达27-35亿开尔文的高温环境,伴随γ光子触发原子核蜕变,释放质子或a粒子并合成新元素。该过程能量释放极为剧烈,可在0.25秒内损失相当于0.1个太阳质量的能量。”

“而这个数值很显然不是太阳这种恒星表面的一场m级的恒星耀斑活动能够达到的。”

“所以即便是我没有精确的计算出触发曲率结构的拓扑相变需要的能级,也能够判断出m级太阳耀斑爆发活动并不足以影响到超光速曲率空间。”

听完威腾的解释,基普·索恩教授瞬间反应了过来,脸上露出了个苦笑。

“原来是这样,这处细节的确是被我所忽略了。”

“不过你为什么不早点提醒我?”

威腾耸了耸肩,道:“事实上并不仅仅是你的理论被他否决掉了,我提出的量子尺度不确定性导致的真空涨落效应也被他否掉了。”

闻言,基普·索恩教授一脸惊诧的看了过来:“也就是说那些传言是真的?他真的在数据库中发现了外星文明存在的证据?超光速航行的光粒子真的是被高级外星文明抹去的?”

威腾摇了摇头,道:“不知道,时间太紧急了,我还没来得及和他讨论这些事情。”

微微顿了顿,他的目光看向了站在报告台上的徐川,接着说道:“是否真的是外星人无法确定,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他大概真的在数据库中发现了什么不得了的数据和信息。”

基普·索恩脸上写满了兴趣,同样看向了报告台,喃喃自语的说道:“那还真让人感兴趣!”

......

报告台上,徐川的汇报工作依旧在继续。

在通过数学计算的方式否决掉基普·索恩教授提出太阳的恒星活动干扰超光速航行曲率空间的稳定性后,他迅速将‘枪口’调转,瞄准了自己的导师爱德华·威腾。

“......理论上来说,宇宙真空的确存在虚粒子对的导致的随机量子涨落,而真空量子涨落在微观尺度产生的效应足够瞬间扭曲时空薄膜的均匀性,使曲率通道局部塌陷。”

“若光粒子束恰在涨落峰值时通过,可能被卷入量子泡沫而湮灭;即实验表现为粒子束凭空消失,或随机偏折至非预定坐标如木星轨道乃至奥尔特云,导致接收端完全失效。”

“但通过对宏观化的量子真空涨落效应进行一个统计学上的‘稳定期’计算,我们就能得知,除非是超光速航行的光粒子粒子在曲率空间飞行过程中,其信息撞上了一个特别巨大或复杂的时空泡沫结构,导致重组失败,它的能量和物质被重新归还给了真空本身。”

“否则微观状态下的量子真空涨落效应并不足以导致我们的实验失败。”

当基普·索恩与爱德华·威腾这两位物理学界的顶尖大牛提出的猜测都被徐川否决掉的时候,中宫报告厅内,窸窸窣窣的讨论声在参加会议的物理学家人群中响起。

毫无疑问,在CrhpC机构乃至物理学界中,基普·索恩与爱德华·威腾所提出来的两种理论是支持人数最多,也是最有可能导致光粒子束消失的原因。

然而在现在,这两个推测都被超光速航行理论的鼻祖,眼前的这位徐教授所否决了。

报告厅内的议论声愈发沸腾了,终于,有人忍不住站起了起来,开口问道。

“那航行于超光速曲率空间中的光粒子束为什么会消失?”

报告台上,徐川看向那个忍不住站起身来提问的年轻学者,笑了笑,开口道:“严格的来说,这个问题我暂时也无法给出一个准确的答案。”

“不过...”

说到这,他走向控制台,操控了一下放映着《虚空场论》的投影设备,幕布上的数学公式迅速跳动了一下,转而变成了一份实验数据。

看着屏幕上的数据,徐川嘴角勾起了一抹弧度,转身重新面向了台下众多的学者,接着说道。

“不过在超光速航行实验的数据库中,我发现了一些规律性且和背景杂波完全不同的讯号。”

“各位请看这些....”

闻言,台下几乎所有人都将目光投递到了徐川展示出来的数据上。

偌大的投影幕布上,从超光速航行实验数据库中抽调出来的规律性信息在通过量子超算中心转化成dalitz图清晰的映入现场所有学者的眼中。

一张张断断续续,但却可以清晰的看出来它具备明显的规律性二维分布图上,写满了让人难以琢磨的讯息。

如果说之前还有人对徐川提出来的‘规律性且和背景杂波完全不同的讯号’有所异议的话。 毕竟整个CrhpC机构中研究超光速粒子突兀消失的学者不知道有多少。

那么当这些dalitz二维分布图清晰的摆在所有人的眼前时,这份质疑顿时烟消云散。

.....

看着绘制出来的数据信息图,徐川继续说道。

“宇宙本身可能有一个更深层次的、我们尚未知晓的运行机制或结构。超光速航行作为一种极端现象,就像是一个拥有最高权限的进程,它的执行会被这个底层系统“记录在案”。”

“想象一下,对于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各种软件,当一个程序发生严重错误时,系统会生成一个崩溃报告。”

“而如果我们将超光速航行技术看做对宇宙时空结构的一次“冲击”,这些规律性讯号就是时空结构自身生成的“错误报告”或“调试信息”,只是偶然地被我们的数据库系统捕获了。

“而从我们的数据库中捕获的这些它们规律性强,与背景杂波不同,因为它们代表了更高层次的、支配宇宙运行的数学规律,而不是我们日常感知的物理现象。”

“它们可能一直以某种形式“潜在”地存在于量子真空或信息场中。超光速航行这一极端事件,就像一个强大的触发器,改变了观测者(我们)的意识状态或接收能力,使得我们恰好在这个时候、这个地点(数据库)观测到了这些一直存在的模式。”

听到这个解释,坐在台下的众多学者几乎都要沸腾了起来。

因为这听起来,实在是有些过于匪夷所思。

有人忍不住大声的喊问道:“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的宇宙本身就存在着生命或意识?”

“它就像是一个拥有智慧的生命一样,时刻的观察着宇宙中的每一个星系,每一个星球,每一种生命!”

事实上,‘宇宙有灵论’并不是第一次出现在学术界。

这种想法在哲学、科幻和现代科学中都有深厚的根源。

它是一个非常迷人且古老的猜想,提出者将宇宙的宏观结构与人类意识中最复杂的微观结构相类比。

比如结构上的相似性,网络化。

人的大脑是由约860亿个神经元通过约100万亿个突触连接成一个极其复杂的网络。

智慧并非存在于单个神经元中,而是诞生于整个网络的动态交互之中。

如果是从这方面来看,宇宙同样有着类似的性质。

庞大的宇宙通过恒星、星系、星系团共同连接成一个巨大的‘宇宙大脑’。每一颗恒星每一个星系都像是这个大脑中的一个神经细胞。

而如果是从可观测宇宙的结构图,无论是星系图还是暗物质绘测图来看,这个网状结构在视觉上与大脑神经元的连接图惊人地相似。

就像是人类的大脑使用电信号传递信息一样,宇宙的大脑也可以通过恒星之间的光来实现这一目标。

这种结构上的类比是这个想法最直观的基础。

而除了结构上的相似性与网络化以外,大脑与宇宙复杂系统的共性也同样表现出了一致性。

比如它们都表现出自组织、涌现和动态演化的特性。

从复杂科学的角度看,不同的系统如蚁群、互联网、大脑、城市在达到一定复杂度时,可能会遵循某些相似的底层规律。

因此,宇宙作为一个终极复杂系统,可能也遵循这些规律。

除此之外,在一些哲学与神秘主义传统中,认为意识是宇宙的基本属性,遍布于万物之中也并不是什么罕见的东西。

就如同吠陀哲学中的“梵我如一”,或者某些形式的泛神论,即神与宇宙是同一的,宇宙本身就是一种神圣意识的体现。

不过尽管这些想法很有意思,但科学上目前还无法证实,甚至面临巨大的挑战。

比如缺乏沟通机制,时间尺度的不匹配等等。

大脑神经元通过电化学信号以接近光速的速度进行通信,这种通信是高度定向、快速且精密的。

而宇宙中天体之间的主要相互作用是引力,其传播速度也是光速,但强度极其微弱,且作用速度相对于宇宙的尺度来说非常缓慢。

恒星之间并没有像神经元那样进行“信息交换”的快速、高效机制。它们更多的是相互施加一种缓慢的、持续的牵引力。

而且,如果说人类思考一次的时间尺度是毫秒到秒。

那么从宇宙尺度上来说,无论是结构的演化,还是光从宇宙的这端传递到另一端,时间尺度都是以亿年为单位计算的。

所以即使宇宙真的有某种“思想”,这个思考过程也缓慢到我们几乎无法用任何有意义的方式去感知或理解。

它的一个“念头”可能就需要跨越整个星系的一生。

当然,这并不能否认宇宙就无法诞生出自己的意识或念头。

或许它‘完整’思考一次的时间可能需要上千亿年的时间,但这并不能排除宇宙这颗大脑会莫名的在宇宙的物理定律这个庞大底层操作系统的运行协议中设立一些规则。

如果说以前的物理学界对于这种说法嗤之以鼻的话.....

那么现在在眼前这位徐教授的支持下,宇宙拥有着自己的生命或自己的意识,甚至能够在底层的物理规律中设置某些不可逾越的规则....这似乎也并非什么不可能的事情。

就像是现在,当人类文明展开超光速航行实验的时候,这种深层的宇宙规则就被触发了。

航行于曲率空间的超光速粒子消失,而人类文明的数学库中亦被反馈了一些来自‘宇宙规则’的日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