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明后认错夫君卧扇猫
第75章
小
大
营帐内陷入沉默。
阿姒和妇人面面相觑,她看着对方的眸子,一时挪不开眼。
太熟悉了。
可她又说不上为何熟悉。
妇人凝着阿姒,目光落在她颈侧,像极渴之人寻找甘泉。
阿姒知道,她在看她衣襟下的长命锁,心里疑惑散了一半。
她是冲着长命锁而来,想必与晏书珩有故。因此再看一眼这含着愁绪的眼眸时,阿姒总算知道这熟悉来自何处。
晏书珩也有一双漂亮的眸子。
只不过他眼里总噙着温煦如春的笑,妇人眼底却是积年的愁绪。
这才让阿姒一时想不起来。
她首先往至亲去想。
然而据她所知,晏书珩的父亲是长子,母亲是祁氏女,常居佛寺。
不是父母,会不会是他的亲戚?
她本以为他们押她过来,是与三叔和玉玺有关,但此刻见到妇人,阿姒不免换了个猜测,会不会是冲着长命锁来?
她温声试探:“敢问夫人,可是您唤人把我带来此处的?”
妇人回过神,恍惚摇头。
“不是我。”
阿姒适才的猜测化为灰烬。
妇人又问阿姒:“女郎身上的长命锁,像极我一位故人的物件,可否让我看一看?你且放心,我不会拿走。”
阿姒见她并无恶意,又想着他们主帅未归,或许能从妇人这寻求突破。
她取下长命锁,小心递去:“谢夫人体谅。这是我心上人自小佩戴之物,虽赠与我,但我也不敢轻易弄丢。”
妇人明白她的意思,声音更为柔婉:“你放心,我会还给你。”
她接过长命锁仔细端详,长睫不断颤抖,神情亦越发悲伤痛苦。
“这是他打的么……”
阿姒听得云里雾里,以为他指的是晏书珩:“是他的父亲留下的。”
妇人眼圈变得通红,虽未哭泣,但双手捧着长命锁,胸口急剧起伏。一旁的侍婢忙上前轻拍她后背:“夫人,郎中说过,您不能动气的啊……”
妇人很快平复,她将长命锁递还阿姒,低喃道:“多谢你。”
阿姒收回长命锁,重新戴上。
妇人则在侍婢搀扶下落座,又示意阿姒也坐下。平复情绪后,她温和道:“你那心上人,可是晏氏儿郎?”
阿姒不知是否该如实说,会不会对她和晏书珩不利?可看到妇人殷切期盼的目光,她想,或许她可以相信她。
阿姒点了头:“您是他的亲戚?”
妇人微愣,道:“那孩子他,他应当是我……是我故人之子。”
只是故人之子,眼眸又怎会生得几分相似?说成故人,想必有苦衷。
但眼下阿姒更在意自己为何会被绑来。她正思量着要如何试探,妇人又问:“你那心上人,如今年岁几何,生得是何模样?又是什么样的性情。
”
阿姒瞧出了,这位夫人只关心与晏书珩有关的事。看来要想借她脱身,得先借着晏书珩拉近关系。
她隔着衣襟轻触长命锁:“他啊,他刚过二十三,个头很高,比我高出一个头。旁人都说他面若冠玉,是清雅温润的风华郎,是谦谦君子。”
但这些都是表象罢了。
那人很坏。
看似是如竹君子,其实是漂亮的毒蛇,温柔缱绻之后是咄咄逼人的危险。总以捉弄、吓唬她为乐。
可那样工于心计、步步为营的人,却会为了恩师的不理解而失落。也会不顾利弊权衡,去照顾一个可能会威胁到他利益和地位的先太子遗孤。
他还偏执、占有欲又极强。
真是个复杂的人。
还是个动不动吃醋的醋坛子。
想到这,阿姒嘴角不听话地扬起,随之而来的是怅然和迷茫。
妇人静静听着。见阿姒说着说着走了神,婉声道:“你很爱他。”
阿姒更是茫然了。
她原来……很爱晏书珩么?
她会动心,但他那么复杂的人,她应当还不至于爱吧。
但这会也不是纠结感情的时候。
她得先确保小命无恙。
阿姒把心思放到如何脱身一事上,就着晏书珩与妇人套近乎。
“对了!他那双眼尤其漂亮,和夫人您有几分相似,且他眼里总藏着笑……他很爱笑,笑起来叫人觉得如沐春风。又很聪明,与人往来时左右逢源。”
她边说,边留意妇人神色。
妇人听得认真,嘴角不自觉轻扬:“他竟很爱笑么?我记得他幼时不爱说话,和他父亲一样安静,生来气度矜贵,乍看着拒人于千里之外……”
话戛然而止,妇人捂着心口,秀眉痛苦紧蹙,宛如溺水之人。
仿佛触到了无法面对的伤口。
不顾一切奔出营帐外。
阿姒一头雾水,见她如此难受,也不忍在此时继续试探。
这位夫人和晏书珩必关系匪浅。
会是他的姑母或姨母么?
可只是亲戚,为何会在提到晏书珩父亲时如此悲伤。
.
妇人离去后,那侍婢回来了,对她恭敬许多:“夫人尚有些话未问,但因身子骨弱,不宜多说。女郎且放心,有夫人在,您和您的都不会有事。”
阿姒长舒一气。
“敢问姐姐,究竟是何人把我带来这里,又是为了什么?”
侍婢道:“是主帅的幕僚,至于为何,婢子不清楚。夫人心善,听闻来了个南周女郎,怕那些他们乱来,让我前来看看,这才发觉您身上长命锁样式独特,和小主子的很像。眼下夫人身子不适,小主子很快回来,或许女郎可问问他。”
说完便走了,虽所言不多,但阿姒从中摘出一个重要线索。
那侍婢称她为“南周女郎”,那群人虽蒙着面,但个个高大。
莫非是胡人?
可他们汉话说得熟练。
且胡人大多残暴,大多视汉人为两脚羊,而这群人中有不少汉人,那位夫人也是汉人,还与晏书珩有渊源。
莫非,是慕容氏的人?
慕容氏是鲜卑的一支,一直效仿汉人,多与汉人通婚。
几年前慕容氏趁乱自立为燕,又分裂成三部。其中南燕与汉人为敌,北燕中立,而西燕与大周往来甚密。
看来他们是北燕或西燕人。
侍婢还说长命锁和他们“小主子”的一样,那又是何人?
是他派人把她带过来的?
这夜阿姒辗转难眠。
清晨,营帐外一阵骚动,有人在外高喝道:“小主子回来了!”
死水一潭的营帐活了起来。
阿姒忙爬起,到帘后侧耳细听。
一行人朝这边走来,脚步声皆沉稳有力,看来皆身形高大。
有人上前汇报,说起什么郎中时,一行人正好走近,阿姒听到了。
“日前您不在时,周先生带了个人回来,说是南周的线人。那线人和周先生说了些事,昨日周先生派了五百人出去,带回了什么南周贵妃之妹。这就算了,夫人一向不理俗务,这回竟还去见了那女郎,出来后才悲恸病倒。”
沉稳的步子顿了下。
“贵妃之妹?”
来人嗓音清润,很好听,但寒意涔涔,半点情绪也无。
听到这个声音,阿姒愣了须臾。
她掀帘奔出。
这番动静引得众人瞩目,来人淡漠的目光扫来,继而猛一滞。
阿姒亦滞住了。
两个人都定在原地久并未言语。
“江……江回?”
.
阿姒记得清楚,江回最后一次出门办事,是在去岁七月中。
到如今正好过去一年。
然而再次与少年面对着面,她却有恍如隔世之感。
过去一年发生了太多事。
多到足以让那萍水相逢数月又分离的少年在她记忆中模糊褪色。
若非这与晏书珩相似的嗓音,恐怕阿姒也无法即刻听出是他。
如今再听,也仅六七分像。
阿姒怔愣的片刻里,江回已缓缓朝她走来,他比一年前还要淡漠,只在见到是她时失神了须臾。
他在她身前站定。
他身量虽高挑劲瘦,但和晏书珩相比还是一眼便能看出些区别。
眼下面对面,阿姒更是纳闷。
她怎么会认错夫君的?
对面的人沉默地立着。
他深深地看着阿姒。
阿姒从他淡漠的眼里看到些微困惑,她猜测这是因为她身份变了——
她从前未告诉他她失忆的事。
正想着如何解释,如何处理二人如今的关系时,江回已开口。
“阿姒?”
“啊(),是我。阿姒应了声。
二人再度无言而立。
稍许?(),两个人异口同声地开口。
“抱歉,我……”
“对不起。”
说罢又是一阵尴尬的沉默。
江回先道:“你不必抱歉,是我先丢下你,让你认错人。”
阿姒未再说话。
她之所以抱歉,是因当初对这少年郎的逗弄和挑拨,仅此而已。
她未再说话,如今一切显而易见,江回是北燕人,是那位夫人的儿子,与晏书珩有着她所不知的渊源。
是他们的人把她掳来此处。
疑惑太多了,不知该先试探什么,每一桩又都比他们的过往重要。
在性命和安危跟前,那些爱恨纠葛算什么?阿姒挑出最紧要的事,问他:“你们的人,把我绑来此处是为何?”
江回也有诸多疑问。
心绪杂陈,但他最终选择先回答阿姒的话:“是我父亲的幕僚。”
顿了下,他又道:“当初是我有所隐瞒,我本名元洄,家父是北燕摄政王,慕容凛。抱歉。”
阿姒虽是一惊,虽不知道为何他父亲是慕容凛,他却姓元,但或许是因为他母亲姓元,阿姒很快接受此事。
他姓甚名谁不重要。
重要的是他背后哪些人。
适才已探得一些,如今江回——不,她应当称之为元洄,他虽只说了这几句话,但阿姒却猜出不少事。
这里主事的人,是慕容凛。
再一想,自己被掳走的时机何其微妙,他们刚刚又说起什么南周的线人,想必和陈季延及玉玺有关。
阿姒顿时头疼。
此事涉及外敌,便非同一般。
不知陈季延与那位线人是什么关系,会不会危及陈家和阿姐。
她又问他:“可我只是一个女郎,什么都不知道,为何要绑我?”
阿姒茫然无措的模样让元洄宛若回到一年前,那时他还叫江回,她刚察觉要被献给权贵,来同他寻求庇护。
喝过交杯酒后次日,他要出门,她不安地牵住他袖摆问他多久能回。
一切像个梦。
心里一软,又是一空。
元洄收起无济于事的杂念,神色更为平淡,似一樽不会被七情六欲影响的冰冷石像:“我亦不知。我需先确认过他们将你绑来的目的。但你救过我,无论如何,过后我会送你安然离开。”
在阿姒印象中,江回除去耳根子容易发红,其余时候都很理智。
时隔一年,他看着比过去还要冷静。如今彼此立场也不同,他已不再是那个一逗就红了耳根的少年剑客江回,而是冷静的北燕摄政王之子,元洄。
想必他也不会再因私情误事,能承诺护好她已算仁至义尽。
不知朝廷的人何时能寻到她,幸好遇到那位夫人和元洄,多一个站在她这边的人,便少一
()分不安。()
因此阿姒不会在此时钻牛角尖,非要和元洄把界限弄得泾渭分明。
?卧扇猫的作品《失明后认错夫君》最新章节由??全网首发更新,域名[(()
她点了点头,仰面感激地看向他,温声道:“多谢……”
元洄低眸与她对视,眼里一抹压抑和隐忍闪逝,又归于平静。
“无妨,你救过我,应当的。”
不错,是因她救过他。
除此之外,再无其他缘由。
.
元洄去寻了周幕僚。
见他入内,周幕僚笑道:“四公子是想问有关那女郎之事?属下不知那是四公子的友人,失礼失礼。”
这周幕僚极得他父亲信任,虽对他自称属下,但却不听命于他。
元洄淡道:“她救过我,仅此而已。先生又为何将她掳来?”
周幕僚一听,眼眸微亮。
他说起阿姒的身份和南周线人。
元洄出来时,剑眉深蹙,他在阿姒营帐前止步,随即掀开帘子。
阿姒正抱着膝盖坐在榻边,听闻声音,倏然戒备起来,见是他,又徐徐吁出一口气:“是你啊。”
营帐十分逼仄,圈出一方窄窄天地。他们并不是第一次独处一室,当初喝过交杯酒,甚至还同榻而卧。
但今非昔比。
他们,已非夫妻。
元洄在距她三尺处站定。
“你叔父曾通过线人替我们做事。日前,线人称查得传国玉玺下落。此番把你带过来,便是因此。”
阿姒脸色倏地白了。
陈季延这个害群之马!
他竟替北燕做事,此事若传出去,恐会危及陈家和姐姐。
但转念,阿姒又想明白了,江回——元洄说是通过线人,且他们未在更早时绑来她,还要把她带来此处好生供着,想必所知不多,这才要问她。
看来陈季延留给他们的把柄不多。至少没有会威胁陈氏和姐姐根基的证据,否则他们可以直接派人去寻二叔或陈家的其余人,而不是把她绑来。
毕竟绑她只能试探玉玺下落,但绑架整个陈家利处更大。
不会危及阿姐便好……
阿姒紧绷的身子渐渐软下来。
见她双唇发颤,浑身被抽去骨头般瘫软,比失明那日还要彷徨。
元洄眉心紧了紧。
但随即他想起周幕僚的话。
“问出玉玺下落,便可让那位女郎回到南周。四公子是最像主君的一个孩子,理智果断,主君独独让您承袭元氏之姓,面上是不想让其余公子忌惮您,其实是对您寄予厚望。经过一年的历练,您比从前更为杀伐果断,日前还打败羯人,其他几位公子都因此虎视眈眈,想必您定不会在眼下因私情给其他公子可乘之机、误了主君光复元室的大业。”
明知是在攻心,但这也点醒了元洄。
弱者谈情,只会自取灭亡。羽翼未丰之人更不该太过心软。
元洄挪开视线,让自己别看她。
()“你可知道玉玺下落?”
阿姒抬眼,茫然看着元洄:“我不知道,陈季延已不是我族叔,他杀了我爹爹。我爹爹对他那么好,他以为我爹爹知道玉玺下落,便杀了我爹爹……可我爹爹没有给我留遗言,我哪知道什么玉玺,他一定是为了报复我,因为是我为了给爹爹报仇,把他的恶性公之于众……陈季延他连他的妻儿都骗。”
说到最后,阿姒眼底渗出泪,不住摇头:“我什么都不知道……”
即便不看她,但她无措又带着哭腔的话语依然能传入元洄耳中。
他看了她一霎,淡淡颔首。
“我知晓了。且先如此,你莫怕,无论如何,我不会让你有事。”
阿姒抬眼,长睫被眼泪沾湿,活脱脱被雨淋湿的乳燕。
“那他们……会不会……我怕,江回你是好人,可他们……”
她还习惯地唤他江回。
元洄移开视线。
“我会派亲信守着你,那些都是我的人,只听我一人吩咐。”
他说罢称还有事,匆匆离去。
出来时日头正悬在正中,元洄转身要去母亲所在的营帐,这才想起未曾问阿姒那日她和母亲都说了什么。
他要折身回去,又停住了。
罢了,下次再问。
隔着一道帘子,阿姒听着元洄的脚步声远了又近,止步须臾后再次远去,猜测他应该不会再回来。
她擦了擦泪,没了眼泪的遮掩,眼中的冷静和茫然都展露无疑。
看来她的判断无误。
只要咬紧不知道这一点,再抓紧元洄和那位夫人,她便可暂且无恙。待元洄彻底信任她之后,再设法通过他逃出,再不济,派护卫逃出去通风报信。
又擦了把泪,阿姒目光怔忪。
江回终究不再是江回。
而她除了是阿姒,还是陈姒月。
但他们的关系倒一如往常,从前是她真情掺着假意蓄意利用。
如今也是如此。
尽管内疚、无可奈何,可这不是她的错,也不是元洄的错,他们只是正巧生在了无法并肩作战的立场。
.
阿姒在营帐内等了半日,没等到元洄,却等来了慕容凛。
关于此人,阿姒略有耳闻。他是上任慕容氏首领与前朝公主之子。
此时一见,慕容凛个头高大,眉眼深邃,但五官比一般鲜卑人温和。他眉眼和元洄有几分相似,但眉目更为冷峻凌厉,周身气势咄咄逼人。
阿姒不卑不亢地同他见礼。
行的是汉人的礼节。
慕容凛随意地坐下,直接道:“既然你与我儿有交情,我可保你无虞,去留随意。只是传国玉玺的下落,你骗得了我儿子,但骗不了我,说吧。”
阿姒看出来了。
这位北燕摄政王有着胡人的铁血,和汉人的缜密。
他和元洄不一样。
阿姒便
道:“我的确不知玉玺下落,但您若认为我父亲会借言语暗示我,我可以配合,只是——”
慕容凛抬眼:“说。”
阿姒低眸:“陈季延是我的杀父仇人,他杀我父亲是为了玉玺。
“而您想要玉玺,因而您与我之间多少有些恩怨。当然,最直接的仇人,还是替您与陈季延联络之人。”
慕容凛深邃的眉眼望向阿姒。
阿姒装着不敢和他对视的模样,声音更低了,但也更果断。
“我要他们的命,一个不漏。”
帐内爆发一阵大笑。
那面容俊朗冷酷的中年汉子笑起来,便多了些豪爽和亲近。
“区区一个线人,有何不能?但前提是你得给我有用的消息。”
阿姒说自然:“可我不能确保那是否和玉玺有关,因为我一个深闺女郎,的确不知道玉玺在何方。不过,晚辈猜您既然将我找来,想必您也不知道。
“横竖是寻求一个可能,万一误打误撞就猜对了呢?”
她说话时保持着一如既往的温和和诚挚,好似真心实意在替他筹划。
慕容凛笑了笑。
“年纪轻轻,倒是果敢,比你们南周那些士人倒是有几分胆识。”
他很爽快,对身边兵士嘱咐两句,很快,兵士绑了个士人入内。
慕容凛道:“他是出卖你之人,也是被派去杀你父亲的人,如今转投于我。但背主之人,我慕容凛不喜。你要杀要留都可。喏,给她递剑。”
阿姒接过剑,却不动手。
“王爷,我想问他些私事,有关我父亲。您可否回避?”
慕容凛浓眉一挑。
“心眼不少,罢了,随你。”
.
他们离去了。
阿姒看着被五花大绑的士人,温和问:“你都与他们说了什么?又为何觉得我知道玉玺下落。”
那是个软骨头,见慕容氏不屑要他,忙道:“三爷去世,晏中书和陈家人都对三爷的旧人赶尽杀绝,小的见南周没有我的容身之地,又记得三爷说过您或许知道玉玺下落,知道他曾替慕容氏做事。这才来投奔。当初我是被三爷逼着派去杀少傅的……女郎饶命!”
通过他和慕容凛的话,阿姒确认此人并非慕容凛的线人,那些线人应该都被晏书珩和陈家拔掉了,否则他们不会通过这士人探知玉玺下落。
且此人只直到一个莫须有的玉玺下落,手上并无陈家把柄。
阿姒展颜而笑,笑如春风拂面。
“那我便放心了。”
看着他,她似乎看到了陈季延。
真可惜,她当初没亲自手刃仇敌,过后一直懊悔内疚。
好在眼前人,也是凶手。
便把他当陈季延吧。
爹爹……阿姒默念着,闭眼执剑狠狠往前砍,也不知砍到何处。
耳边只听到急剧而痛苦的哀嚎。
血腥气迅速蔓延。
阿姒脑中一片空白,脚步声传来,下一刻,剑柄被按住。
她抬眼,对上元洄淡漠的眸子。
阿姒蓦地心虚。
她适才还在他跟前装柔弱,此时他见她杀'人,会不会……
她彷徨地看他。
“我……”
又看向那士人,鲜红的血刺得阿姒心里一跳,虽不至于像那日伤陈季延那般惶恐,但也猛然心惊。
阿姒松开剑柄,惊呼着后退。
“我来吧。”
淡漠的声音从头顶传来,手起刀落,阿姒在同一时刻背过身。
身后有物件滚落在地的声音,不必猜,阿姒也知道是什么。
这回她是真怕了,不顾一切冲出帐外,被一双温暖的手扶住。
“别怕。”!
卧扇猫向你推荐他的其他作品:
希望你也喜欢
阿姒和妇人面面相觑,她看着对方的眸子,一时挪不开眼。
太熟悉了。
可她又说不上为何熟悉。
妇人凝着阿姒,目光落在她颈侧,像极渴之人寻找甘泉。
阿姒知道,她在看她衣襟下的长命锁,心里疑惑散了一半。
她是冲着长命锁而来,想必与晏书珩有故。因此再看一眼这含着愁绪的眼眸时,阿姒总算知道这熟悉来自何处。
晏书珩也有一双漂亮的眸子。
只不过他眼里总噙着温煦如春的笑,妇人眼底却是积年的愁绪。
这才让阿姒一时想不起来。
她首先往至亲去想。
然而据她所知,晏书珩的父亲是长子,母亲是祁氏女,常居佛寺。
不是父母,会不会是他的亲戚?
她本以为他们押她过来,是与三叔和玉玺有关,但此刻见到妇人,阿姒不免换了个猜测,会不会是冲着长命锁来?
她温声试探:“敢问夫人,可是您唤人把我带来此处的?”
妇人回过神,恍惚摇头。
“不是我。”
阿姒适才的猜测化为灰烬。
妇人又问阿姒:“女郎身上的长命锁,像极我一位故人的物件,可否让我看一看?你且放心,我不会拿走。”
阿姒见她并无恶意,又想着他们主帅未归,或许能从妇人这寻求突破。
她取下长命锁,小心递去:“谢夫人体谅。这是我心上人自小佩戴之物,虽赠与我,但我也不敢轻易弄丢。”
妇人明白她的意思,声音更为柔婉:“你放心,我会还给你。”
她接过长命锁仔细端详,长睫不断颤抖,神情亦越发悲伤痛苦。
“这是他打的么……”
阿姒听得云里雾里,以为他指的是晏书珩:“是他的父亲留下的。”
妇人眼圈变得通红,虽未哭泣,但双手捧着长命锁,胸口急剧起伏。一旁的侍婢忙上前轻拍她后背:“夫人,郎中说过,您不能动气的啊……”
妇人很快平复,她将长命锁递还阿姒,低喃道:“多谢你。”
阿姒收回长命锁,重新戴上。
妇人则在侍婢搀扶下落座,又示意阿姒也坐下。平复情绪后,她温和道:“你那心上人,可是晏氏儿郎?”
阿姒不知是否该如实说,会不会对她和晏书珩不利?可看到妇人殷切期盼的目光,她想,或许她可以相信她。
阿姒点了头:“您是他的亲戚?”
妇人微愣,道:“那孩子他,他应当是我……是我故人之子。”
只是故人之子,眼眸又怎会生得几分相似?说成故人,想必有苦衷。
但眼下阿姒更在意自己为何会被绑来。她正思量着要如何试探,妇人又问:“你那心上人,如今年岁几何,生得是何模样?又是什么样的性情。
”
阿姒瞧出了,这位夫人只关心与晏书珩有关的事。看来要想借她脱身,得先借着晏书珩拉近关系。
她隔着衣襟轻触长命锁:“他啊,他刚过二十三,个头很高,比我高出一个头。旁人都说他面若冠玉,是清雅温润的风华郎,是谦谦君子。”
但这些都是表象罢了。
那人很坏。
看似是如竹君子,其实是漂亮的毒蛇,温柔缱绻之后是咄咄逼人的危险。总以捉弄、吓唬她为乐。
可那样工于心计、步步为营的人,却会为了恩师的不理解而失落。也会不顾利弊权衡,去照顾一个可能会威胁到他利益和地位的先太子遗孤。
他还偏执、占有欲又极强。
真是个复杂的人。
还是个动不动吃醋的醋坛子。
想到这,阿姒嘴角不听话地扬起,随之而来的是怅然和迷茫。
妇人静静听着。见阿姒说着说着走了神,婉声道:“你很爱他。”
阿姒更是茫然了。
她原来……很爱晏书珩么?
她会动心,但他那么复杂的人,她应当还不至于爱吧。
但这会也不是纠结感情的时候。
她得先确保小命无恙。
阿姒把心思放到如何脱身一事上,就着晏书珩与妇人套近乎。
“对了!他那双眼尤其漂亮,和夫人您有几分相似,且他眼里总藏着笑……他很爱笑,笑起来叫人觉得如沐春风。又很聪明,与人往来时左右逢源。”
她边说,边留意妇人神色。
妇人听得认真,嘴角不自觉轻扬:“他竟很爱笑么?我记得他幼时不爱说话,和他父亲一样安静,生来气度矜贵,乍看着拒人于千里之外……”
话戛然而止,妇人捂着心口,秀眉痛苦紧蹙,宛如溺水之人。
仿佛触到了无法面对的伤口。
不顾一切奔出营帐外。
阿姒一头雾水,见她如此难受,也不忍在此时继续试探。
这位夫人和晏书珩必关系匪浅。
会是他的姑母或姨母么?
可只是亲戚,为何会在提到晏书珩父亲时如此悲伤。
.
妇人离去后,那侍婢回来了,对她恭敬许多:“夫人尚有些话未问,但因身子骨弱,不宜多说。女郎且放心,有夫人在,您和您的都不会有事。”
阿姒长舒一气。
“敢问姐姐,究竟是何人把我带来这里,又是为了什么?”
侍婢道:“是主帅的幕僚,至于为何,婢子不清楚。夫人心善,听闻来了个南周女郎,怕那些他们乱来,让我前来看看,这才发觉您身上长命锁样式独特,和小主子的很像。眼下夫人身子不适,小主子很快回来,或许女郎可问问他。”
说完便走了,虽所言不多,但阿姒从中摘出一个重要线索。
那侍婢称她为“南周女郎”,那群人虽蒙着面,但个个高大。
莫非是胡人?
可他们汉话说得熟练。
且胡人大多残暴,大多视汉人为两脚羊,而这群人中有不少汉人,那位夫人也是汉人,还与晏书珩有渊源。
莫非,是慕容氏的人?
慕容氏是鲜卑的一支,一直效仿汉人,多与汉人通婚。
几年前慕容氏趁乱自立为燕,又分裂成三部。其中南燕与汉人为敌,北燕中立,而西燕与大周往来甚密。
看来他们是北燕或西燕人。
侍婢还说长命锁和他们“小主子”的一样,那又是何人?
是他派人把她带过来的?
这夜阿姒辗转难眠。
清晨,营帐外一阵骚动,有人在外高喝道:“小主子回来了!”
死水一潭的营帐活了起来。
阿姒忙爬起,到帘后侧耳细听。
一行人朝这边走来,脚步声皆沉稳有力,看来皆身形高大。
有人上前汇报,说起什么郎中时,一行人正好走近,阿姒听到了。
“日前您不在时,周先生带了个人回来,说是南周的线人。那线人和周先生说了些事,昨日周先生派了五百人出去,带回了什么南周贵妃之妹。这就算了,夫人一向不理俗务,这回竟还去见了那女郎,出来后才悲恸病倒。”
沉稳的步子顿了下。
“贵妃之妹?”
来人嗓音清润,很好听,但寒意涔涔,半点情绪也无。
听到这个声音,阿姒愣了须臾。
她掀帘奔出。
这番动静引得众人瞩目,来人淡漠的目光扫来,继而猛一滞。
阿姒亦滞住了。
两个人都定在原地久并未言语。
“江……江回?”
.
阿姒记得清楚,江回最后一次出门办事,是在去岁七月中。
到如今正好过去一年。
然而再次与少年面对着面,她却有恍如隔世之感。
过去一年发生了太多事。
多到足以让那萍水相逢数月又分离的少年在她记忆中模糊褪色。
若非这与晏书珩相似的嗓音,恐怕阿姒也无法即刻听出是他。
如今再听,也仅六七分像。
阿姒怔愣的片刻里,江回已缓缓朝她走来,他比一年前还要淡漠,只在见到是她时失神了须臾。
他在她身前站定。
他身量虽高挑劲瘦,但和晏书珩相比还是一眼便能看出些区别。
眼下面对面,阿姒更是纳闷。
她怎么会认错夫君的?
对面的人沉默地立着。
他深深地看着阿姒。
阿姒从他淡漠的眼里看到些微困惑,她猜测这是因为她身份变了——
她从前未告诉他她失忆的事。
正想着如何解释,如何处理二人如今的关系时,江回已开口。
“阿姒?”
“啊(),是我。阿姒应了声。
二人再度无言而立。
稍许?(),两个人异口同声地开口。
“抱歉,我……”
“对不起。”
说罢又是一阵尴尬的沉默。
江回先道:“你不必抱歉,是我先丢下你,让你认错人。”
阿姒未再说话。
她之所以抱歉,是因当初对这少年郎的逗弄和挑拨,仅此而已。
她未再说话,如今一切显而易见,江回是北燕人,是那位夫人的儿子,与晏书珩有着她所不知的渊源。
是他们的人把她掳来此处。
疑惑太多了,不知该先试探什么,每一桩又都比他们的过往重要。
在性命和安危跟前,那些爱恨纠葛算什么?阿姒挑出最紧要的事,问他:“你们的人,把我绑来此处是为何?”
江回也有诸多疑问。
心绪杂陈,但他最终选择先回答阿姒的话:“是我父亲的幕僚。”
顿了下,他又道:“当初是我有所隐瞒,我本名元洄,家父是北燕摄政王,慕容凛。抱歉。”
阿姒虽是一惊,虽不知道为何他父亲是慕容凛,他却姓元,但或许是因为他母亲姓元,阿姒很快接受此事。
他姓甚名谁不重要。
重要的是他背后哪些人。
适才已探得一些,如今江回——不,她应当称之为元洄,他虽只说了这几句话,但阿姒却猜出不少事。
这里主事的人,是慕容凛。
再一想,自己被掳走的时机何其微妙,他们刚刚又说起什么南周的线人,想必和陈季延及玉玺有关。
阿姒顿时头疼。
此事涉及外敌,便非同一般。
不知陈季延与那位线人是什么关系,会不会危及陈家和阿姐。
她又问他:“可我只是一个女郎,什么都不知道,为何要绑我?”
阿姒茫然无措的模样让元洄宛若回到一年前,那时他还叫江回,她刚察觉要被献给权贵,来同他寻求庇护。
喝过交杯酒后次日,他要出门,她不安地牵住他袖摆问他多久能回。
一切像个梦。
心里一软,又是一空。
元洄收起无济于事的杂念,神色更为平淡,似一樽不会被七情六欲影响的冰冷石像:“我亦不知。我需先确认过他们将你绑来的目的。但你救过我,无论如何,过后我会送你安然离开。”
在阿姒印象中,江回除去耳根子容易发红,其余时候都很理智。
时隔一年,他看着比过去还要冷静。如今彼此立场也不同,他已不再是那个一逗就红了耳根的少年剑客江回,而是冷静的北燕摄政王之子,元洄。
想必他也不会再因私情误事,能承诺护好她已算仁至义尽。
不知朝廷的人何时能寻到她,幸好遇到那位夫人和元洄,多一个站在她这边的人,便少一
()分不安。()
因此阿姒不会在此时钻牛角尖,非要和元洄把界限弄得泾渭分明。
?卧扇猫的作品《失明后认错夫君》最新章节由??全网首发更新,域名[(()
她点了点头,仰面感激地看向他,温声道:“多谢……”
元洄低眸与她对视,眼里一抹压抑和隐忍闪逝,又归于平静。
“无妨,你救过我,应当的。”
不错,是因她救过他。
除此之外,再无其他缘由。
.
元洄去寻了周幕僚。
见他入内,周幕僚笑道:“四公子是想问有关那女郎之事?属下不知那是四公子的友人,失礼失礼。”
这周幕僚极得他父亲信任,虽对他自称属下,但却不听命于他。
元洄淡道:“她救过我,仅此而已。先生又为何将她掳来?”
周幕僚一听,眼眸微亮。
他说起阿姒的身份和南周线人。
元洄出来时,剑眉深蹙,他在阿姒营帐前止步,随即掀开帘子。
阿姒正抱着膝盖坐在榻边,听闻声音,倏然戒备起来,见是他,又徐徐吁出一口气:“是你啊。”
营帐十分逼仄,圈出一方窄窄天地。他们并不是第一次独处一室,当初喝过交杯酒,甚至还同榻而卧。
但今非昔比。
他们,已非夫妻。
元洄在距她三尺处站定。
“你叔父曾通过线人替我们做事。日前,线人称查得传国玉玺下落。此番把你带过来,便是因此。”
阿姒脸色倏地白了。
陈季延这个害群之马!
他竟替北燕做事,此事若传出去,恐会危及陈家和姐姐。
但转念,阿姒又想明白了,江回——元洄说是通过线人,且他们未在更早时绑来她,还要把她带来此处好生供着,想必所知不多,这才要问她。
看来陈季延留给他们的把柄不多。至少没有会威胁陈氏和姐姐根基的证据,否则他们可以直接派人去寻二叔或陈家的其余人,而不是把她绑来。
毕竟绑她只能试探玉玺下落,但绑架整个陈家利处更大。
不会危及阿姐便好……
阿姒紧绷的身子渐渐软下来。
见她双唇发颤,浑身被抽去骨头般瘫软,比失明那日还要彷徨。
元洄眉心紧了紧。
但随即他想起周幕僚的话。
“问出玉玺下落,便可让那位女郎回到南周。四公子是最像主君的一个孩子,理智果断,主君独独让您承袭元氏之姓,面上是不想让其余公子忌惮您,其实是对您寄予厚望。经过一年的历练,您比从前更为杀伐果断,日前还打败羯人,其他几位公子都因此虎视眈眈,想必您定不会在眼下因私情给其他公子可乘之机、误了主君光复元室的大业。”
明知是在攻心,但这也点醒了元洄。
弱者谈情,只会自取灭亡。羽翼未丰之人更不该太过心软。
元洄挪开视线,让自己别看她。
()“你可知道玉玺下落?”
阿姒抬眼,茫然看着元洄:“我不知道,陈季延已不是我族叔,他杀了我爹爹。我爹爹对他那么好,他以为我爹爹知道玉玺下落,便杀了我爹爹……可我爹爹没有给我留遗言,我哪知道什么玉玺,他一定是为了报复我,因为是我为了给爹爹报仇,把他的恶性公之于众……陈季延他连他的妻儿都骗。”
说到最后,阿姒眼底渗出泪,不住摇头:“我什么都不知道……”
即便不看她,但她无措又带着哭腔的话语依然能传入元洄耳中。
他看了她一霎,淡淡颔首。
“我知晓了。且先如此,你莫怕,无论如何,我不会让你有事。”
阿姒抬眼,长睫被眼泪沾湿,活脱脱被雨淋湿的乳燕。
“那他们……会不会……我怕,江回你是好人,可他们……”
她还习惯地唤他江回。
元洄移开视线。
“我会派亲信守着你,那些都是我的人,只听我一人吩咐。”
他说罢称还有事,匆匆离去。
出来时日头正悬在正中,元洄转身要去母亲所在的营帐,这才想起未曾问阿姒那日她和母亲都说了什么。
他要折身回去,又停住了。
罢了,下次再问。
隔着一道帘子,阿姒听着元洄的脚步声远了又近,止步须臾后再次远去,猜测他应该不会再回来。
她擦了擦泪,没了眼泪的遮掩,眼中的冷静和茫然都展露无疑。
看来她的判断无误。
只要咬紧不知道这一点,再抓紧元洄和那位夫人,她便可暂且无恙。待元洄彻底信任她之后,再设法通过他逃出,再不济,派护卫逃出去通风报信。
又擦了把泪,阿姒目光怔忪。
江回终究不再是江回。
而她除了是阿姒,还是陈姒月。
但他们的关系倒一如往常,从前是她真情掺着假意蓄意利用。
如今也是如此。
尽管内疚、无可奈何,可这不是她的错,也不是元洄的错,他们只是正巧生在了无法并肩作战的立场。
.
阿姒在营帐内等了半日,没等到元洄,却等来了慕容凛。
关于此人,阿姒略有耳闻。他是上任慕容氏首领与前朝公主之子。
此时一见,慕容凛个头高大,眉眼深邃,但五官比一般鲜卑人温和。他眉眼和元洄有几分相似,但眉目更为冷峻凌厉,周身气势咄咄逼人。
阿姒不卑不亢地同他见礼。
行的是汉人的礼节。
慕容凛随意地坐下,直接道:“既然你与我儿有交情,我可保你无虞,去留随意。只是传国玉玺的下落,你骗得了我儿子,但骗不了我,说吧。”
阿姒看出来了。
这位北燕摄政王有着胡人的铁血,和汉人的缜密。
他和元洄不一样。
阿姒便
道:“我的确不知玉玺下落,但您若认为我父亲会借言语暗示我,我可以配合,只是——”
慕容凛抬眼:“说。”
阿姒低眸:“陈季延是我的杀父仇人,他杀我父亲是为了玉玺。
“而您想要玉玺,因而您与我之间多少有些恩怨。当然,最直接的仇人,还是替您与陈季延联络之人。”
慕容凛深邃的眉眼望向阿姒。
阿姒装着不敢和他对视的模样,声音更低了,但也更果断。
“我要他们的命,一个不漏。”
帐内爆发一阵大笑。
那面容俊朗冷酷的中年汉子笑起来,便多了些豪爽和亲近。
“区区一个线人,有何不能?但前提是你得给我有用的消息。”
阿姒说自然:“可我不能确保那是否和玉玺有关,因为我一个深闺女郎,的确不知道玉玺在何方。不过,晚辈猜您既然将我找来,想必您也不知道。
“横竖是寻求一个可能,万一误打误撞就猜对了呢?”
她说话时保持着一如既往的温和和诚挚,好似真心实意在替他筹划。
慕容凛笑了笑。
“年纪轻轻,倒是果敢,比你们南周那些士人倒是有几分胆识。”
他很爽快,对身边兵士嘱咐两句,很快,兵士绑了个士人入内。
慕容凛道:“他是出卖你之人,也是被派去杀你父亲的人,如今转投于我。但背主之人,我慕容凛不喜。你要杀要留都可。喏,给她递剑。”
阿姒接过剑,却不动手。
“王爷,我想问他些私事,有关我父亲。您可否回避?”
慕容凛浓眉一挑。
“心眼不少,罢了,随你。”
.
他们离去了。
阿姒看着被五花大绑的士人,温和问:“你都与他们说了什么?又为何觉得我知道玉玺下落。”
那是个软骨头,见慕容氏不屑要他,忙道:“三爷去世,晏中书和陈家人都对三爷的旧人赶尽杀绝,小的见南周没有我的容身之地,又记得三爷说过您或许知道玉玺下落,知道他曾替慕容氏做事。这才来投奔。当初我是被三爷逼着派去杀少傅的……女郎饶命!”
通过他和慕容凛的话,阿姒确认此人并非慕容凛的线人,那些线人应该都被晏书珩和陈家拔掉了,否则他们不会通过这士人探知玉玺下落。
且此人只直到一个莫须有的玉玺下落,手上并无陈家把柄。
阿姒展颜而笑,笑如春风拂面。
“那我便放心了。”
看着他,她似乎看到了陈季延。
真可惜,她当初没亲自手刃仇敌,过后一直懊悔内疚。
好在眼前人,也是凶手。
便把他当陈季延吧。
爹爹……阿姒默念着,闭眼执剑狠狠往前砍,也不知砍到何处。
耳边只听到急剧而痛苦的哀嚎。
血腥气迅速蔓延。
阿姒脑中一片空白,脚步声传来,下一刻,剑柄被按住。
她抬眼,对上元洄淡漠的眸子。
阿姒蓦地心虚。
她适才还在他跟前装柔弱,此时他见她杀'人,会不会……
她彷徨地看他。
“我……”
又看向那士人,鲜红的血刺得阿姒心里一跳,虽不至于像那日伤陈季延那般惶恐,但也猛然心惊。
阿姒松开剑柄,惊呼着后退。
“我来吧。”
淡漠的声音从头顶传来,手起刀落,阿姒在同一时刻背过身。
身后有物件滚落在地的声音,不必猜,阿姒也知道是什么。
这回她是真怕了,不顾一切冲出帐外,被一双温暖的手扶住。
“别怕。”!
卧扇猫向你推荐他的其他作品:
希望你也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