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9章 清廷败因(2)
“看见没有,这就是发展科技的必要性啊!
用传统的方式运粮,速度慢不说。
一路上人吃马嚼的费用就得不少。
带英那蒸汽轮船除了吃煤之外,基本上不用再消耗其他的东西了。
要是当时清朝有铁路和蒸汽火车来运输粮草,还用担心什么后勤问题?”
朱厚照兴奋的对着众人喊道。
宇文邕好奇问向朱厚照:“什么是铁路和蒸汽火车?”
“那里边可就复杂了。
你且过来,朕跟你详谈...”
朱厚照不由分说的把宇文邕拉过去,低声说着什么。
看宇文邕不时点头,似乎也十分的意动。
任小天无奈的笑了笑。
朱厚照这家伙放在现代,那应该也能成个销冠级别的人物吧。
任小天也不管嘀嘀咕咕的两人,继续向众人说道:“这第三就是清廷的兵制已经接近崩溃。
当时清廷的常备军是由八旗兵和汉人的绿营兵构成。
再加上临时拉壮丁来的乡勇。
他们一起组成了抗击带英的清军。
八旗兵作为清廷的底牌,自然是装备最好、待遇最优的。
然而这些世袭贵族们入关已经二百年,早就荒废了骑射武艺。
其中大部分人也是鸦片的忠实拥趸。
拿着最好装备的他们反而是战斗力最低的那支军队。”
康熙一脸的难以相信:“怎么会?!
我大清八旗怎么会堕落至此?!”
毕竟在他那会,八旗骑兵的战斗力还是相当彪悍的。
任小天嗤笑一声:“天下哪有长久的王朝?军队也是同样的道理。
当年铁木真的黄金家族鼎盛时天下无出其右者。
等到明朝时他们的后裔鞑靼人不还是被瓦剌这种曾经的小部落压的抬不起头吗?”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就算他们战斗力还在,那又能如何呢?
难道让他们以骑射来对付带英的铁甲战舰和火炮吗?
那又与异想天开何异?”
康熙沉默不语。
“鸦片战争时带英火炮一响,八旗老爷兵基本上是闻炮即溃。
一个个的只恨爹妈少生了两条腿,那跑的比兔子他爹都快。
然而就算骑在马上也跑不过炮弹飞行的速度。
就单说镇江一战,八旗骑兵被火炮打的全军覆没,一丝抵抗的勇气都没有。”
雍正惨笑一声。
这种表现比当年明朝京营怕是还有不如吧?
毕竟明朝京营克扣粮饷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
那些人连饭都吃不饱,当然别提打仗了。
但是八旗跟他们可不一样啊。
任小天刚才也说了,他们的吃穿用度和武器装备都是最好的。
可即便是这样,这些八旗子弟居然连抵抗的勇气都没有。
这如何能不让雍正这个皇帝心寒呢?
他已经下定了决心。
回去之后立刻要整顿八旗风气。
实在不行就把他们的所有优待全部取消。
战斗意志和战斗力差到这种程度,根本不够资格让朝廷每年花费巨额银两供养他们。
“由汉人组成的绿营兵,表现的比八旗兵要好的多。
然而他们也是常年被克扣军饷,造成他们不得不做其他兼职来养活自己。
这样就导致他们难以保持足够的训练。
再加上他们的装备都是八旗淘汰的老旧装备。
即便他们有那个对战的勇气,也根本没办法给带英海军带去重创。”
乾隆脸色十分难看。
他引以为傲的八旗子弟居然连汉人都比不过?
这实在是让他难以接受。
“最后再说临时招募的乡勇。
说是乡勇,实际上就是普通的农民拼凑而成的。
他们哪里受过什么军事训练?更别说有什么装备可言了。
这些乡勇可以倚仗的只有矛戈、盾牌、锄头、镰锹这种十分原始的武器。”
刘邦听到这里脑袋恍恍惚惚。
一群没有接受过任何训练的农民,面对的是武装到牙齿的蛮夷精锐。
他似乎已经看到这些乡勇悲壮的结局了。
“然而就是这些不起眼的乡勇,给带英造成的损失最大。
因为与其他两支官军相比,他们更有理由来驱逐带英的侵略。
这理由或许不是什么国家情怀和家国大义。
或许又只是单纯的想要保护自己脚下耕地不被人破坏。
三元里之战时,乡勇们奋起而击。
就靠着原始的武器击毙了七名英军,重伤了四十二人。
这也是带英海军在鸦片战争中遭遇的最惨重的一次伤亡。”
朱元璋感慨道:“谁言蚍蜉不可撼树?”
任小天点点头:“人民的力量是无穷的,这句话可不是随便说说。”
随即他又说道:“但是三元里之战是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像这种情况基本上是很难再成功复制。
况且这三支军队都是各自为战,很难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刘秀讶异道:“这又是为何?
朕还是第一次听说打仗还有这种情况的。”
刘秀的疑问不是没有道理的。
不管是打什么样的战争,最高的指挥有且只能有一个。
不然的话这些将士们该听谁的?
别到时候打着打着连自己的敌人都分不清了。
哦,带英人黄毛碧眼,还是很好分辨的就是了。
“因为他们各自有不同的上级。
八旗归都统指挥,绿营归总兵指挥,乡勇则归提镇指挥。
这三者之间互相没有管辖的权利,自然是要各自为战了。
虽然上面还有钦差大臣,但手握重兵的将军可不认这个钦差。
何况钦差也未必就是精通军事的大臣。
真要让他们来指挥,或许战况会比原来更差。”
刘秀微微摇头。
指挥系统乱成这样,那什么仗怕是都打不好。
任小天继续说道:“由军队乱象也引申出当时清廷的一大核心政策。
这也是导致战争失败的第四个原因。”
刘邦顿时追问道:“哦?是什么原因?”
任小天摇头道:“清廷历来是防汉远甚防夷。
自从入主中原以来,人数不占优势的清廷无时无刻不在担心汉人会推翻他们的统治。
所以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各个方面对汉人进行限制。
即便是到了鸦片战争时期,这种限制也并没有打开。
这也就是绿营军只能捡八旗淘汰装备的原因。
他们怕汉人拿上装备之后首先造他们的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