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6章 看宅子

说来话长,王四兵就干脆找了个咖啡店。

“王四兵同志,士别三日,刮目相看……可以,连咖啡都喝上了。”

乔丽忍不住打趣上了。

王昭昭眼神一闪,“四婶,有时间你可得好好给四叔紧一紧紧箍咒,他们厂里的业务大多在南方……

现在南方是改革开放的中心,那边可是花花世界啊,可不能迷了眼。”

王四兵:“……!”

叔侄情有,但真的不多。

就,妥妥的漏风大棉袄啊。

“四叔,你怕不是我们大岭公社的首个万元户呢,啧啧啧……”

“大侄女,低调低调,咱们老实巴交的农民出身,从小就知道,捡一只野兔子都得藏着拿回家,不然别人就想抢,想分一腿的。”

王四兵这话一说,乔丽脸色有了微末的变化,王昭昭感觉到了,暗暗松了口气。

连忙转回正题,“四叔,你还没说呢,你决定在京市买院子的底气,是哪来的,厂子那边,你不是很小的股东吗?”

不止好奇,也是趁机让她四叔解释一下,好叫四婶更放心。

“厂子那边,到上个月,总利润也还不到一万,而且才上正轨,第一年不分红。

所以我只正常的拿了工资和补贴,七七八八算起来,有两三百块钱吧。”

正好在12月底,厂里做了年度总结,王四兵大概说说情况,又主动解释,“之前的收入来源,是市里两个门面收租,和自行车店。

不过,早先以为你会去省城读高中,我就想去那边搞点生意,到时候也好去那里买房……

前年你们去省城看英语演讲比赛,我和你连洪叔也一起去了,还记得吧?

你连洪叔认识的人多,脑子活,还有学识,我跟着他拿下不少铺面。

后来,你连洪叔和纪大伯商量开厂,他又拉我一把,让我占一小股。

去年,正式筹建时,我把以前的积蓄都投进去了……嗯……还借了一点。

不过,今年省城那边的铺面,转手卖了一些,也有一些租出去的……总之,七七八八赚了一些钱。

借的钱都还了,这回临来之前,我总了一下数,买个院子,不是很吃力。”

王昭昭:“……!”

乔丽:“……!”

“四婶,四叔借钱这事,你知道不?”王昭昭问乔丽。

乔丽摇头,“他当时只说还差一点,要想想办法……我当时还有点压箱底的钱,要拿出来,他没要,说有办法。

再过一段时间,我再问,他说已经解决了。”

所以,“四叔,你是找谁借的呢?”

“你连洪叔帮我做担保,找农村信用社借的。”

“……”

“你们别这样看着我,老连当时能借,我都没要……咳!我其实就想借信用社的,试试那种感觉。”

服了。

王昭昭和乔丽都无语住了。

王四兵嘿嘿笑,“不是有种说法吗?信用社借钱,能借到的是一种本事。”

行吧!

这个说法,王昭昭很小的时候,在村里也确实听过。

关键的事聊清楚了,三个人就开始扯闲篇,享受一个下午茶。

王四兵的效率很高,到了下一个星期天,再见面,就说已经基本确定好了。

“今天就是来接你去看看,如果你也喜欢,就开始准备付定金,把钱拢齐,就可以办手续。”

王四兵已经换掉了小开造型,因为在外跑,整个人又黑又粗糙,穿了‘土’一点,就回归本源,老农民形象。

但那双眼睛,透着精光,说话时莫名有种朴实又飞扬的感觉。

到地方了……

哇!

王昭昭下巴差点掉了。

“我以为会是那种很小的四合院,这都已经是三进的院子了……大宅门啊?”

不是小胡同里的四合院,而是大户的,坐北朝南。

王四兵嘿嘿一笑,“大侄女,你打哪里看出是三进院的?”

“门开在东南角,广亮大门,古时候官宦人家的大门,只比王公大院开在正中的门,低点档次……

何况这个宅子,门旁还有一间,古时候的达官人家,用来当私塾的,里面会有一个单独隔出来的院子。”

王昭昭虽然在理科方面花的心思多,其他方面也不是就落下不管的。

王四兵直接竖起一个大拇指。

突然,旁边走来一个老大爷,很是意外,“小丫头,年纪不大,倒还懂一些门道。”

“不好意思,我布鼓雷门,班门弄斧了。”王昭昭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发现那老爷子掏出钥匙来开门,原来是这屋主?!

开好门,老爷子说,“听说要几天才满十五,是今年华大特招班的?不错不错。”

“老爷子谬赞了。”王昭昭尴尬的笑笑,脸有些发热。

那位老爷子只笑了笑,把钥匙给王四兵,要他们看好了,锁了门,把钥匙给他送过去,便先走了。

目送那位老爷子离开,王昭昭才吐了吐舌头,走进了院门。

正对的,是一块影壁,四个角都砌出了花坛,种着文竹。

也确实如王昭昭说的,右边开了一道门,旁边有一个小院,中间摆着一张石桌。

左拐进入一进院,是抄手游廊,是连着二进院的,如果下雨可以走游廊进二院。

二进院挺大,一条通道直通正房和左右两间耳室,院子中间摆了一套石桌椅,左右条道,分别通往东、西厢房。

由通道隔出来四块空地,正房左边前面,还有一棵很有岁月痕迹,光秃秃的树。

其他只剩干黄的土。

“正好,爷奶又可以种点菜,种点花花草草。”王昭昭看到这里,超级满意。

“还有后院。”王四兵提醒她。

王昭昭不由得感慨,“妥妥的大户人家啊……”

东边有一条过道,通往后院。

古时女眷住的地方,院子四角有几个破坏的大花坛,再就是一排长楼。

“大户人家,大户人家。”王昭昭嘴里一直嘟囔。

看完一圈,三人到正房去坐了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