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第一个任务,设计制造数控机床

  看完自己的办公室回来,技术研发科研发科的全体职工已经在这里等着他了。

  看样子是在等着他的工作安排。

  赵学成也不啰嗦,上前一步笑着说道:

  “各位同志,大家好!

  从今天开始我就正式上班了。

  我是一个直来直去的人,有什么话就直说,不会和大家绕圈子。

  以我浅薄的工科知识,我会尽我所能,和大家一起努力,将我们的祖国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强国。”

  “我知道这里的条件非常艰苦,大家都辛苦了!

  我会想方设法为大家争取更好的科研环境。

  另外,我每天都会抽出至少一个钟头和大家交流,大家遇到任何技术问题都可以来问我。

  我也从大家那里学到很多知识,这样我们共同提高。”

  “还有,我们要打破思想的束缚,团结互助,互相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千万不要敝帚自珍,要相信我们完全可以创造世界一流的技术,只要大家勤奋努力,就没有实现不了的梦想。

  今后让我们携手并进,为实现咱们的工业梦想而奋斗”

  赵学成说完,全场鼓掌。

  大家脸上也洋溢出前所未有的信心与热情——这个新领导与众不同,又亲切又朴实。

  在他的感染下,全体研发人员都充满了干劲,想要为祖国科技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赵学成说完,从公文包里拿出了一叠设计图纸。

  “同志们,我们第一个任务就是设计制造一台可以实际使用的数控机床。

  这里是我带来的相关设计图,可以提供参考。”

  一时间,会议室里鸦雀无声,人们面面相觑。

  “数控机床?”

  老技术员李建,也就是昨天带着赵学成一起参观工厂设备的那个技术员第一个开口。

  语气中难掩惊讶,

  “赵科长,你这提议未免也太不切实际了吧?

  要做出数控机床,那得是大工厂、大设备、大团队才行啊。

  咱们这么个小研发室,又没有先进设备,怎么可能做得到呢?”

  李建的话音还没落,其他技术员就开始附和起来:

  “对对对,李师傅说得对!”

  “做数控机床?我们连个普通机床都做不出来好不好。”

  一个身材佝偻的老技术员抬头看了眼赵学成,冷笑道:

  “现在我们连维修都做不好,还要做什么数控机床。

  要是盲目的做这些东西,非乱套不可!”

  旁边一个中年技术员推了推眼镜,语速很快地说:

  “就算我们设计出来了,我们这里又没有精密加工设备。

  没有数控系统,要怎么制造和调试啊?

  这纯粹是天方夜谭!”

  “我看这新来的赵科长也太不谙世事了。

  他以为这是在大学里做课题项目呢,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这里是重工业生产的一线啊!”

  一个矮个子技术员摇了摇头。

  “呵呵,我就说这赵科长一来就说要扬眉吐气的。

  还以为能带我们开创新局面呢,原来是个空谈口号的浮夸风!”

  他旁边的一个技术员也是非常失望的摇了摇头。xbiquge.org

  “也别全怪赵科长了,他本来是学校出来的,哪里知道实际工作有多难。”

  一个看着比较和善礼貌的老员工替赵学成解围。

  然而更多的人开始高声疾呼:

  “他不懂也就算了,关键是提这样不切实际的方案。

  他也不先调查一下我们的实际情况,就贸然提出来,太不负责任了!”

  “做不出来的事情就不要浪费时间了,我们还不如研究些实用的东西。

  多设计些粮食加工用机械或者是可以改善咱们生活的东西,老百姓才需要啊!”

  “我看就该让他好好思考思考,到底是不是浮夸风,我们可不是大学,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技术研发科科长里尽是这样的抱怨声。

  许多老技术员都摇着头,一副十分失望的样子。

  整个会议室里弥漫着压抑低沉的气氛,所有人都对赵学成提出的方案嗤之以鼻,认为根本不切实际。

  等到大家说的差不多了,赵学成缓缓站起,拍了拍手掌以引起全场注意。

  “同志们,我理解大家的质疑。

  但1958年的时候,清水大学那边不是也只用了一个月就造出了第一台数控机床吗?

  仅凭一张照片,他们不也成功了吗?

  现在我们条件比那时好多了,经验也比他们丰富,凭什么就认为我们办不到?”

  赵学成的声音洪亮而有力。

  全场静默,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这个年轻人的身上。

  “我知道这里条件艰苦,但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更应该振作起来!

  舍得抛弃一切陈旧思想,敢于创新!

  种花家人民的创造力源源不断,一定可以创造奇迹!

  今天我就是要看看,我们技术科到底是不是这个气魄!”

  “如果你们真觉得我的方案太激进,可以选择退出。

  但我要说明白,退出的人将来和技术科的任何成果和荣誉都没有关系。

  留下来的人,就不要再废话,拿起图纸马上行动。

  有困难可以问我,我会全力支持。这是我们唯一的出路!”

  赵学成的话音落下,会议室鸦雀无声。

  许多技术员面带羞愧之色。

  许多人都是听到过那个故事的,也就是第一台数控铣床的事。

  当初那些科学家就是去毛熊那边参观了一次,拍下了一张照片。

  都没有实际参数,就光凭着这张照片,耗费一个月的时间就把数控机床给造了出来。

  现在他们都有了更多的经验,居然不敢向前了。

  终于,还是李建。

  重重地咳嗽一声,第一个站起身来,走到桌前拿起一叠图纸:

  “赵科长说的对,我们确实需要打破陈规了。我第一个跟着你干!”

  因为是跟赵学成接触最多的人,他知道赵学成不是一个说大话的人。

  特别是昨天两个人的交谈,他就知道赵学成的知识储备远远超过他的想象。

  根本就不像大家说的,刚出校园什么都不懂。

  所以他第一个站了出来。

  紧接着,更多人也纷纷站起,一个个走上前来,语气中多了几分决心:

  “我也要试一试!”

  “已经这把老骨头了,万一真做出来了呢!”

  个别老技术员还在嘀咕:

  “赵学成你也太骄傲了!以为自己是谁啊!”

  但也只好愤愤地站起来,抱着图纸离开了。

  会议室很快就空了下来。

  所有人都带着一丝期待与忐忑,向各自的工作岗位而去。

  满腹疑虑地研究起这些设计图来。

  赵学成望着他们的背影,嘴角露出一丝自信的微笑——他知道,最困难的第一步已经迈出去了。

  不过他不知道的是,散会之后就有人找到了杨厂长和张书记